薛法根桃花心木02 薛法根《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2017-12-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一支笔,准备好了.(学生都拿着笔)现在还没有开始,笔放下.每个人都看着我,看着我的脸.要注意看我的眼睛,我的眼睛会说话.(提醒一名学生看着自己)我看到每一个同学的眼睛都很有神,很有精神.你们还长着两只耳朵,要学会听,薛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话,这段话有几句?     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你说.     生:一共有三句.(见老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一支笔,准备好了。(学生都拿着笔)现在还没有开始,笔放下。每个人都看着我,看着我的脸。要注意看我的眼睛,我的眼睛会说话。(提醒一名学生看着自己)我看到每一个同学的眼睛都很有神,很有精神。

你们还长着两只耳朵,要学会听,薛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话,这段话有几句?     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你说。     生:一共有三句。

(见老师还在等待,又加上)因为在这段话中一共有三个“在不确定中”,所以应该有三句。     师:说得多好啊!

三个“在不确定中”,这段话的含义非常深刻。这样的句子文质兼美,我们要把它记下来。拿笔,听写这三句话。    (分三个学生到黑板上听写)     师: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提醒学生,听写之前要听完整,记住了要写的话,然后再写。

)    (提醒学生检查“这叫做会检查,能主动检查的同学是很了不起的!”)    (要求学生自己检查。

)     我们来看黑板上三位同学的默写。请你读一读(生读)发现问题了吗?(生沉默)再读一遍(生再读: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这会发现了没有?     生:少了个“出”。

    师:少了一个字意思就会大不一样了。第二位同学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知(发现错了)感受与情感的感知。

    师:默写对了,要读好了。你写的字也和你读书一样,有点潦草。

重来——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     师:你看,用心读就能读好,再用心读一遍,相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

    生(再读)     师:第三位同学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力量,努力生长。

    师:转化为——     生:巨大的能量。

    师:巨大的力量能转化为能量,意思没错。但是和听写的要求有出入。你来改一改。     生:(到黑板上改,回到座位上,欲坐下)     师:再读一读。

    生:(站起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坐下)     师:别坐下。你干吗老是急着坐下呢?你漏了什么东西吗? 关键的漏了!你别以为这个东西不重要——(看着学生)     生:(仔细观察)句号。

    师:哎对了,再来加上。      生到黑板上加上了句号。

    师:话说完了要价上句号。记住了,以后写话写完了要加上句号。“养分”的“分”写对了,刚才我看到好几个同学的“分”写成了“份”。注意啊,养分的分没有单人旁。

    师简要评价黑板上三个同学听写,谁做的最正确?(给她掌声)谁的字最端正?(掌声)     三位同学默写了三句话,这三句话文质兼美,再看看:     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在不确定中……在不确定中……在不确定中……,又是一个排比的句式。     自己好好地读它个两三遍。

    生读。师行间巡视。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这三句话。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非常好!

她把重点的词语通过朗读强调出来了。(指着另一个女生)再听她读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不错,就是没有读错。要读得更好,语速要不快,像老师这样读(示范读)请你再读一读。

    生(再读)     师:本来很好,你把“转化为”三个字的一个词分成了两个词,所以有了遗憾,把最后一句再读一遍。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不错。

很有长进。(示意一名男生读)     生(读,把“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读成了“对环境的感知与情感的感受”)     师:感……感……感什么?前面是感受,后面是感知,你要看清楚了再读啊。

你的眼镜不太清楚可以换一副。     生:(读)     师:有没有同学读得稍微好好一点的?(见一生举手)噢,这里有,你来。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不错。我们一起读,一起读要整齐,速度要不快不慢。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齐读的确读得比较好!这里有一个词叫“不确定”,我们说一般的人种花、种树、种草都要按时浇水、施肥、除草,这些对花草树木来讲是“确定”的。

在课文中,种桃花心木苗的那个人的表现却与众不同,他让人感到奇怪。(板书:奇怪)他的好多做法让人觉得不可琢磨,不可理解,仔细读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人觉得奇怪?边读边把它们画下来。老师要听得到你们读书的声音。

    生读课文,师行间巡视。    (提示:有些独特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出来,有些独特的地方你要用心地读、感受,才能发现。

)     师:(指一生)请你先读一读令你感到奇怪的语句,然后告诉大家,奇怪的是什么。     生:他来得并没有规律……     师(打断)读书要读整句,从这一句的开始读起。

    生: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奇怪的是为什么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师:这里有两个提问,你说得不概括,说明白、说清楚。

第一个“奇怪”是什么?第二个奇怪是什么?     生:奇怪的是他来得没有规律,(师板书:没有规律)     师:你知道他什么时候来?能确定吗?     生:不知道。

    师:这就叫做“不确定”。(示意生继续说)     生:第二个是他浇水的量也不一定。

    师:这一次浇得多,下一次浇得少。你能确定吗?     生:不能。

    师:两个奇怪,两个不确定。还有吗?     生: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师:那是什么奇怪呢?     生:也是来的时间不一定。

    师:这里说得奇怪是什么?     生: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     师:刚才的奇怪还没有说完呢!

刚才的奇怪“有时上午来,有时下午来”是什么不一定?     生:时间不一定。

    师:当然是时间不一定,做什么事情的时间不一定?浇水的?施肥的?     生:到作者家喝茶的时间不一定。

    师:哎,喝茶的时间不一定。所以对我们来讲也叫做“不确定”。

    还有奇怪的吗?     生:还有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     师: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你没有读完,当然没什么好奇怪的,你读完了就知道到底什么奇怪了。

    生:(继续读)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师:你把这句连起来读一读。     生: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师:奇怪的事情在哪里?     生: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枯萎了,他带几株来补种。     师:补种。

哎?这个人他不经常来,他怎么知道桃花心木会死掉,他还带桃花心木苗来补种,奇怪吗?(生:奇怪)你,别忙坐下。你回答问题没完,我跟你也没完。(众笑)你把这个奇怪连起来说,不能看书。

要会学习,来。     生:更奇怪的是他来的时间……     师:(打断)来喝茶也是来,来浇水也是来。

对不对?     生:令人奇怪的是,他来浇水的时间不一定,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更奇怪的是他来作者家喝茶的时间也不一定;更奇怪的是他每次都会带几棵桃花心木苗来补种。

    师:这就叫做会概括。会概括你就会读书了。完了没有?     生:没有……(众大笑)     师:那继续说,还有什么奇怪的?     生:没有……(众哄笑)     师:怎么没有了?那不是完了?     你找的这些奇怪并不奇怪,课文中明明有“奇怪的是……越来越奇怪的是……更奇怪的是……”,谁都找得出来。

这还不算有本事,有本事的课文没告诉你这是奇怪,但是你能问出奇怪。

看看谁会发现。     生:我是从“我起初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我是从“懒”看出来的。因为我不知道他到底懒不懒。     师:那你说他懒吗?     生:我起初认为他懒,但是不确定。

    师:为什么后来认为他不懒了?     生: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懒人是不会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的。

    师:哦,奇怪的是这个人到底是懒的还是不懒的。

有了一个疑问,看得出你会读书,这次你的眼镜没有白戴。(众人再笑)     完了吗?你就看这个懒啊?下面还有一个地方也看得出来。

看出来了吗?     还有一个地方,我一定要你看出来(众笑)。     生: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

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师:到底是真的忙还是假的忙?     生: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可以看出来,他不一定忙。

    师:到底是忙还是不忙也有疑问了。你看,会读书了,能读出疑问来了。     对这个忙产生了疑问,还有吗?     这时候还能找出来的同学就了不起了。

    生:我还能从这里看出疑问来:“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师:几个问题?(顿了一下)四个问题啊!

一连四个问号啊!你们看他多会发现,有问号的地方说明感到奇怪,心里有疑问。

都找到了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感到奇怪的地方,一直读到四个问号。自己读。体会他的疑问,开始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行间巡视。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个过程? 眼睛看着我的,有自信的就举手。     生: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师插话:你很想读好,我能理解,但不要太过分了。

学着生“树苗种下以后,他常(“常”故意很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师:提醒学生注意读书的节奏)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

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

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读的过程中注重及时评价。

)     师: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很好,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生:(重新读最后的四个问句)     师:真棒!

(带头鼓掌)     (对着读书的孩子):满意吗?     生:满意     师:满意,有进步!

这是好的。当然,这也是我指导得好。

(众人笑)我问你,如果薛老师不在,你愿意找一个班上的同学做你的老师吗?     生:愿意。     师:哪个人可以做你的老师?     生:(示意是自己的同座。

)     师:好的,还是一位女同学。下面我们来看,同样读这一段,她是不是有做老师的水平。

    生: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

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师:(带头鼓掌)读得很好!

你有什么经验没有?     生:……的时候不能读得很快,要轻一点。

    师:你看,她理解了,还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我们读书的时候要带着自己的体会,还要对关键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掌握轻、重、缓、急,要有重点,明白吗?     同学们,这位种树人这么多令人奇怪的表现,作者心中这么多的疑问,最后追问了四个问题,追问了这位种树人,而这位种树人轻轻松松,简简单单说了两段话,把所有的问题都说清楚了,读。

     生:读      师:读完了?(指着一名学生)请你站起来,读      生: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

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

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生把“拼命扎根”读成“拼命挣扎”师:啊!

拼命地挣扎啊,老师也在拼命地挣扎啊!生改正以后,师:有长进了,所以说人都是有潜能的,你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你的眼睛闪闪发亮。)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      师:啊——我们先给她掌声,你在努力地生长!就是最后两句很可惜。有的句子读得不顺口,要多度几遍,最后两小句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多好啊!(鼓掌)(指着她的同桌)你现在愿意作他的学生吗?(生摇头)他一点都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吗?他不一定可以做你的老师,但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

这样你会得到更多更快的长进,明白吗?      师:同学们,读一读这两段,像这位同学一样读出自己的潜能。

开始。      生:放声自由读书。      师:同学们读书显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

种树人的话简简单单,明明白白,谁都听得懂,你们听懂了吗?不要说我们活生生的人,就算是桃花心木苗,它们听懂了吗?     生:能听懂。     师:如果我们大家都是桃花心木苗,我们大家都会明白。

我老了,我不明白。你们看,一般种树人都要按时给花草树木浇水、施肥、除草。但是这个种树人,他有时间喝茶,没有时间浇水,我看他是个懒虫,是个大懒虫!

你们骂他!为什么不吗?我要骂他,这个大懒虫,太懒了!    (指着一名学生)你为什么不骂他?     生:因为我觉得他不懒,懒人是不会知道几株桃花心木苗会枯死。

    师:这不稀奇。(指着另一名学生)你为什么不骂他?     生:因为我觉得他说的话有道理。

就是如果他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师:嗯,你说的是有道理!(指着另一名学生)你为什么不骂他?     生:因为他让我们学会找水源,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自己找水源的话,就无法自己生长。

    师:有点道理。(指着另一名学生)你为什么不骂他?     生:他让我们学会的独立自主……     师:等等,你再说一遍。

    生:他不会让我们养成依赖的习惯,让我们学会的独立自主。

    师:有道理。你呢?(指着下一位学生)     生:种树的人希望我们每一株树苗都会有用,让我们不要有依赖的心,要我们把根扎得很深,自己找水,将来成为有用的栋梁之才。

    师:听了你的话,我不骂他懒了,我改骂他没文化!我是一棵小树苗呀,我那么小,未成年,我多么希望种树人能照顾我啊!

他看着我渴死也不来给我水喝。他没有良心!他没有爱心!骂他,没良心,没爱心!骂啊!你为什么不骂他?(指着一名学生)     生:他不来是为了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让我们拼命地长根,让我们没有水源也能一样生长。     师:你呢?     生:我觉得……     师:看来你想骂他了,这么没有爱心!

骂     生:不是,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我们从小就把根扎得很深。这样我们长大了就不会枯萎。     师:你?     生:我觉得树苗就像人一样,树苗没有水就会枯死,我们人也一样,不会独立的话也很难生长。

    师:讲得非常不错。

但是我要幸福!我要快乐!     生:如果你要现在的快乐的话,你会得到的痛苦更多。     师:现在不苦,将来会痛苦啊!

有点道理。你?(指着另一名学生)     生:我认为要学会独立自主。自己从土地里寻找水源,如果没有人浇水,能自己从泥土里寻找养分。

有狂风暴雨的时候,我们的根扎得很深,就不会害怕。     师:你说的有道理。你?     生:我认为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树苗不依赖他。

如果他每天来浇水,只要一天不下雨,树苗就吃不消了。     生:我觉得他不来浇水,树苗的根就会扎得很深,找到地下水源,沐浴着阳光,快乐地生长。

他不是为我们现在考虑,他在为我们作长远的打算。     师:有道理,这样多好啊!     生:我觉得种树人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样做可以让树苗在没有水的时候不会枯萎得更多。

他们的根很深,这样就能利用吸收到的很少的营养,努力生长。能独自面对狂风暴雨。     师:这个看来他有点良心。

但是真的有一棵树枯死了,这棵小树会骂他的。你不骂他?你不痛恨他?你会感谢他?     生:我觉得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我们能独自面对坎坷、狂风暴雨。

枯死的树苗有一颗依赖的心。     师:我知道了,你是说它该死。是吗?     生:是因为这棵树苗没有能经受得住生活的考验。

没有炼就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根扎得不深,没有得到足够的养分才会死的。所以,他应该把根扎得更深。     师:听出来了。那些死掉的真的该死。还有好多同学要说,现在不说了。

这位种树人他有文化吗?他懒吗?他有爱心吗?一棵一棵的树苗,它要自己生长。有的树苗真的枯死了,为什么呢?因为它不会自己寻找水源,所以它无法在自然环境中存活下来。它真的该死!不顺应自然的就该死!

就算它暂时在种树人的照料下获得很好,将来还是枯死。只有自己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它才能真正长成栋梁之才。所以我们说种树人一系列奇怪的做法,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要——(指着黑板上的板书)     生: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种树人能像树苗一样活一百年吗?他不能!

但是所有的树木最后成就的要是百年的基业。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都是对种树人的深刻的理解,我看你们能比种树人更懂规律、更有爱心。我听了种树人说的这番话以后,悟出了这样一段人生的哲理:(指着黑板)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这个道理多么深刻、多么重要、多么有意义啊!所以我们的父母、老师会经常对我这样说:如果我们遇到不确定的因素,困惑的时候、彷徨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会对我们说——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语文老师会说——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数学老师还会说——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我们还会听到英语老师也会说——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体育老师还会说——     生:在不确定中……     师:你们还想听吗?     生:不想了。

    师:为什么不想听了?这么深刻的哲理呢!     生:我要听。     师:那你继续读。

(众人大笑)     生:不是想读     师:读了这么多遍,你的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很烦。

    师:再好的话听多了也会觉得很烦。我们会在心里说,我都知道了,你不要再烦我了!关键不是在于说多少遍,而在于记在心里。

    再好的道理,再深刻的道理、再有意义的话,如果反反复复地就这么说,任何人都会觉得厌烦,这不奇怪。     林清玄这么一位优秀的作家,也讲了这个道理,你有没有觉得厌烦?     生没有反应。

    师:你有没有想过,他使用什么办法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而让我们不觉得厌烦?他和我们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体育老师说的话有什么不同?     生:没有反应。

    师:他是怎么一步一步地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快速地浏览课文。

他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你有发现?不要忙着说,再看一看,想一想。     生:他先写了个故事,把浇水的时间不一定     师:你说清楚了两点。

一是没有直接讲道理,先写了一件事后说道理这样的写法叫做什么?     生:叫做烘托     师:烘托?叫做借事喻理。

(板书)     生齐读     师:在一件小事中写一件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就叫做借事喻理。

    他是怎么一步一步写的?你还有发现么?     生:他首先提出疑问,然后通过种树人的回答得出自己的想法。

这是烘托。     师:我告诉你啊,这不叫烘托,不烘也不托。他先写发现种树人的奇怪表现,奇怪的……越来越奇怪的……更奇怪的……一个一个的问题,叫做层层设疑。

(板书设疑)通过种树人的回答解答了疑问,这还不够,最后我悟到了一个人生哲理,这时解疑(板书解疑)悟到人生道理(板书悟理)     生(齐读)设疑——解疑——悟理     师:所以我们读起来感觉引人入胜。

    还有发现吗?     生:我觉得他用树苗比喻人。

    师:从树写到了人,这个写法比较高明。     生: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

我觉得是列数字。     师:列数字?你能用科学的眼光来发现!(众人笑)像这样“有时……有时……有时……”来说明并没有规律,这种写法叫做——     生:排比     师:看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

照理说事情写完了,道理也说明白了,为什么还要写着两段话?自己读一读。

    师:怎么不那么简洁明了?     生:这两段是说明桃花心木也像人一样。

桃花心木能够独立生活了。人也是这样,不养成依赖的心,就能够生活了。     师:你说了一大段话,就是没有说清楚。这是用事实来——     生:证明种树人的话是正确的。

    师:哎——这一次清楚了,明白了。     生:这两个自然段是写种树人种树的结果,就像种树人自己说的那样。

最后一段“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是说桃花心木已经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地上站得很稳了。     生:证实了种树人的方法是正确的,也证实了作者悟出的道理是正确的。

    师:你看得远了。     生:是说桃花心木已经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地上站得很稳了。

    师:你这话是重复别人的话。重复表示重要。(众人哄笑)     我们的眼光不要仅仅盯着尾巴,看尾巴的时候也要看见头。

    生:开头和结尾都写了桃花心木“高大笔直”。     师:首位照应,意味无穷。

一起读最后两小节。(生齐读)     就这两句话让文章锦上添花,读来让人回味无穷。这个道理意味深长。今天我们一起学的课文叫——(生齐读课题《桃花心木》)通过一件寻常的生活小事,让所有感受到,在生活中、不确定的环境中要——(生齐读: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我们要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同学们,在滚滚的不确定中,我们会怎么样呢?我们应该怎么样呢?请你课后模仿作者的写法写三句话:在不确定中,我们……在不确定中,我们……在不确定中,我们……这样的人生哲理我们不但要念在嘴里,记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转化为我们的行动,成为我们成长的力量。祝愿我们的同学都能像桃花心木苗一样,成就百年的基业。下课!

                      《桃花心木》,“难点”何在                              作者:熊生贵          在一个大型的“难课”研讨会上,笔者观摩了一位老师执教人教版第十册《桃花心木》。

他的教学思路基本是引人入胜的:让学生阅读3~10自然段感受“奇怪现象”(种树人浇水没有规律,时间不一定,补栽树苗)→自主生发问题(有无问题问种树人?)→阅读第12~14自然段,找句子解答疑问→抓住第13~14自然段,品读、体味,第13自然段品读后师下结语、板书:树,在不确定中学会自己生长;第14自然段品读后师下结语、板书:人,在不确定中学会自主成长。

但这样的过程展开和推进,是否真正实现了学生的理解、感悟?事实上,学生在研读、体悟中能够感受的主要是:种树人的不确定行为,是让树在不确定的自然中能生存;我们要能够面对不确定的生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而后一层意思似乎应该是阅读感悟的要旨,但可以看出学生并没有亲身之感,没有实现真正的领悟。

    问题出在哪里?课后,我们听教师说课,意思是说本课的难点是理解树适应“不确定”才能生长,人要适应“不确定”才能生存,总之,“不确定”是本课的重难点,果真如此吗?那学生要理解、感悟真的就难了。

因为他们现在的生活“太确定”了,天天、月月、年年如此有规律,他们也难以想象自己未来的生活有什么“不确定”。

课前读了资料、课中教师提供例子,那都是别人的事,别人的“不确定”,自己怎会有亲身之感?也不能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蕴意,从今天起就将自己“确定”的生活给“打破”,来一个“不确定”吧?     那么本课的重难点究竟应该定在哪里?究竟怎样才能突破,实现学生真正的感悟,使他们获得实实在在人生启迪?笔者认为,生活的“确定”与“不确定”并不是最重要的,那只是条件问题,重要的是,无论树或人,应该是“不依赖”,能够独立自主。

要让学生真正领会本文寓意,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明了“种树之理”,深刻领悟成长之道:学会不依赖,在生活、学习中独立自主。     为突破难点,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种树人“奇怪”行为的条理性归纳阅读,第3~10自然段后,要让学生归纳出桃花心木种树人的行动与普通种树人的不同点,清清楚楚地口述表达,这也是说话训练的问题。

    第二,探究问题答案,抓住种树人话语的关键句子,清晰理解“种树之理”。种树人话语有三处,分正说和反说,要让学生由每句表面意思的领会,再综合体会其种树要旨。

    种树不规律(不确定)的行为→顺应了大自然规律→让树不依赖,能够独立生长→长成百年大树。

(正说)     种树有规律(确定)的行为→违背大自然规律→让树养成依赖之心,不能独立生长→容易枯萎,即使成活,也难经受狂风暴雨。(反说)     这一部分对话、理解、说话训练是关键,务求落实、到位,因为全文借“物”喻“人”、借“种树”喻“育人”,这“物”与“种树之理”的把握是基础,定位不准、把握不透,那喻“人”、喻“育人”就失去根基,失去本体。

    第三,抓住作者所感悟话语的关键要素,深刻领会要义,切实领会为人“成长之道”。这一步务求深入、深刻,让学生有亲身之感。

    ——在种树道理理解之后,不禁让人想起一句名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树人的话语及其中蕴含的道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人生成长有什么启示呢?     ——在学生自由表达之后,教师说“那我们来看作者有什么感悟呢”,并打出作者感悟的话语:“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努力生长。

”     ——作者在这段话中表达了深刻的思想,他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请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努力生长”,结合自己的经历、平时所听到亲人、邻居的故事等,谈谈自己的感悟。

    ——教师相机补充《近乎冷酷的母亲关怀》的故事提出问题:这位母亲真是冷酷的吗?她不怕儿子受苦吗?她为什么要这样做?结合本段,再看看,你体会到什么?     ——通过上述学习与感悟,再回头想想,你平时在生活、学习中,在“不依赖”“独立自主”方面做得如何?     这一系列的启发、引导与交流,让学生深刻领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如果一切条件都由别人提供得太充足,一切事都由别人帮你做得太完备,那我们容易养成依赖之心,无独立自主的品性,就无法经得起将来不确定生活带来的种种考验。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