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方现代景观设计思潮对中国现代景观发展的影响
近现代风景园林的时间范畴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西方工业革命,以及19世纪中期中国鸦片战争两个时间节点作为起始点,展开相似的发展历程。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古典园林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失去其存在的基础,从而逐渐消亡,近代园林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基础上萌芽产生。
西方现代景观学发展动态
1.1田园城市(GardenCity)
由于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大工业的发展,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日趋膨胀,人口日愈集中,大城市开始出现居住条件的明显两极分化的现象。
劳动人民聚居的“贫民窟”(S1uin)环境污秽、狭隘噪杂,城市住宅、交通、环境等问题都亟待解决。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倡导的“田园城市”的理论,在英国和美国都有若干实践的例子,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易实现的空想,并未得到推广。
1.2城市公园(Urban Park)
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资产阶级革命导致欧洲君主政权的覆灭,不少以前归皇家所有的园林逐步开始对平民开放。
英国伦敦肯辛顿园、海德公园、圣.杰姆士园、摄政公园;
法国巴黎布劳涅林苑、樊尚林园、苏蒙山丘公园.
随着城市的发展,除原属皇族的园林对平民开放以外,城市公共绿地也相继诞生,出现了真正为居民设计、供居民游乐、休息的花园甚至大型公园。
波士顿公园(Boston Common)是美国第一个公共公园,它在1630年被用作公共牧场。
公园从动物畜养和管理起源,变成与人们和城市自身健康相关联的事物,公园成为“城市的肺脏”。
奥姆斯特德的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吸收英国风景园的精华,创造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园林,纽约中央公园问世以后,美国掀起了一场城市公园运动(An Urban Parks Movement),美国园林也因而被称之为”城市公园时期”。
奥姆斯特德又与沃克斯作了尼亚加拉瀑布公园规划、波士顿和布鲁克林的公园及道路绿化系统规划、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等。
1.3绿道规划(Greenway Planning)
19世纪的城市公园运动和20世纪的开敞空间规划浪潮之后,美国建成了大量的公园和开敞空间。
然而,这些绿地之间相互独立、分散,缺少系统性的连接和更为宏观的有机规划。因此,美国在21世纪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分散的绿色空间进行连通,形成综合性的绿色通道网络,简称绿道网络。
波士顿 “翡翠项链”(Emerald Necklace)(1878-95);
芝加哥河滨庄园规划(RivreSide)(1868—70);英国伦敦绿带(Greenbelt)及英国绿带法(1938);
波士顿都市开放空间系统(Metrnop01.
itan Park System of Boston)(1893);
新英格兰地区的绿色通道规划(Greenway.Planning);
曼宁全美景观规划。
1.4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
建立国家公园的主要宗旨在于对未遭受人类重大干扰的特殊自然景观、天然动植物群落、有特色的地质地貌加以保护,维持其固有面貌,并在此前提下向游人开放,为人们提供在大自然中休息的环境;同时也是认识自然、对大自然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
1864年,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签署了保留壮丽的约塞米蒂河谷(Yosemite Valley)和美利坡撒大树林(Mariposa Big Tree)作为保护区的法案。
树林归属加利福尼亚州管理,以供“公众使用,任何时候都可以在此度假和休闲”。
国家公园诞生于19世纪末。1872年美国总统格兰特签发了在怀俄明州200万英亩的土地上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Yellow Stone:National Park)的决定。
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有300多个不同类型的国家公园被纳人世界闻名的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由美国所倡导的这些保护区的概念,被其他国家也采用。美国著名的国家公园有黄石国家公园、大峡谷国家公园、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热泉国家公园、沙漠之花国家公园、华盛顿郊外的森林公园、红杉国家公园等。
1.5国家森林
1891年,美国国会制定的《森林保护法案》明确规定,除了改善森林的生态和优化河道水流走向外,任何人和组织机构,一律不准砍伐国家森林公园中的一草一木。
迄今,美国境内的国家森林公园已经有150多处,总面积达77 293 513公顷。
1.6 GIS技术及景观生态学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走向定量化、数字化、科学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从现状绿地分类数据赋值与分析,到规划绿地图层处理与空间分析,以及建立绿地规划信息系统,GIS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目前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是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
1.
7设计风格的变化和新设计流派的产生
西方现代景观的产生和发展,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涉及绘画、雕塑、建筑等其他艺术领域,范围也相当广泛,在不同地域和时间产生了不同的设计流派和设计师,在新的时期内又产生了新的发展趋势。
1 8世纪欧洲爆发的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从手工业时代进入工业文明的开端,工业革命带来了科技、社会、文化方面的巨大变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现代运动”(Modern Movement)。
①工艺美术运动;
②新艺术运动——高迪的巴塞罗那居尔公园;
⑧现代艺术——印象派与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艺术、蓝骑士画派、风格派、构成主义、至上主义、超现实主义;
④现代建筑运动——表现主义、荷兰风格派、包豪斯。
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建筑充分体现了建筑与景观的结合,建筑以几片大理石和玻璃墙体构成流动的空间,室内外空间相互穿插、融合,没有明确的分界。这座建筑成为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建筑,其空间处理对后来众多的景观设计时产生巨大的影响。
⑤现代景观
(1)极简主义(Minimalism)
是一种以简洁几何形体为基本艺术语言的雕塑运动,是一种非具象的、非情感的艺术,主张艺术是“五个性的呈现”,以极为简洁的几何形体或数个单一形体的连续重复构成作品。
使用工业材料、崇尚工业化的结构,形式简约、明晰,颜色尽量简化。代表案例:彼得.沃克的哈佛大学泰纳喷泉、伯纳特公园、IBM索拉纳园区。
大地艺术(Land Art或.Earthworks)
20世纪60一70年代,许多极简主义雕塑的纪念陸的尺度需要一个特定空间或特定场,一些艺术家,特别是极简主义雕塑家开始走出画廊和社会,来到遥远的牧场和荒漠,创造出一种巨大的超人尺度的雕塑——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是雕塑与景观设计的交叉艺术。
随着废弃地成为大地艺术家的创作舞台后,这种利用实际上给双方带来了利益:大地艺术对环境的微小干预并不影响这块土地的生态恢复过程;另一方面在土地漫长的生态恢复过程中,它以艺术的主题提升了景观的质量,改善了环境的视觉价值。
因此大地艺术也成为各种废弃地的更新、恢复、再利用的有效手段之一。代表案例:德国的拉茨的杜伊斯堡风景公园。
(2)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
解构主义大胆向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提出质疑,认为应当将一切既定的设计规律加以颠倒,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安全感。
代表案例: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全球的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使人类认识到大自然掠夺的开发与滥用所造成的后果。应运而生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给社会、经济及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越来越多的环境规划设计行业不断地吸纳环境生态观念。
2 现代中国景观学发展动态
中国现代景观根植于传统,在吸收西方理论中摸索前行,尽管路程曲折,却以蓬勃发展的姿态引起世界的关注。
现代的景观设计师在寻求与世界接轨同时又保护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创造了尊重自然生态、体现地域和文化特性、充满人性关怀以及富有现代艺术感的新景观,这些探索为中国未来景观的发展带来了前行的理论依据和可以借鉴的新形式。
2.1中国现代景观学发展历程回顾
2.1.1萌芽——被动吸收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世纪末,中国传统园林受到冲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古典走向现代。
在理论发展方面,园林是为公众服务的思想,把园林作为一门学科的思想得到了发展,同时,还受到西方近代造园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园林景观学发展的特点是被动吸收西方造园风格,建设各类城市公园。
这个时期园林的类型有:
(1)租界公园
上海的外滩公园(1868年,现黄浦公园)、虹口公园(1900年)、法国公园(1908年,现复兴公园)。
(2)自建公园
有齐齐哈尔的龙沙公园(1897年)、无锡的城中公园(1906年)、南京的玄武湖公园(1911年)和中山陵(1926-1929年)、广州的中央公园和黄花岗公园(1918年)等。
(3)开放传统园林作为公园
在辛亥革命以后,北京的皇家苑囿和坛庙陆续开放作为公园,例如北京先农坛开放作为城南公园(1912年)、社稷坛开放作为中山公园(1914年,现中央公园)、颐和园(1924年)、北海公园(1925年);有些是将过去的衙署和庙宇开放作为公共游览,如四川的东湖公园(1926年)、上海的文庙公园(1927年)。
2.1.2发展——自主建设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7年***结束。
新中国建国初期,1949年到1953年,是经济的恢复期,很少兴建公园,而是把原来供少数人享乐的场所改造成为为广大民众提供游览、休息的绿地。
1953年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城市绿化建设恢复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在1953年到1960年间兴建大量城市公园、苗圃、街道绿化、单位及居住区绿化,城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1958年***形势下,中央提出的“大地园林化”对当时的城市园林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1960年至1965年的自然灾害和1966年至1976年的***期间,严厉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使园林建设陷于停滞状态;为了度过困难,以“园林结合生产”“以园养园”为名义,大量侵占园林绿地,还出现了公园农场化和林场化的趋势,都使绿化事业遭到了历史性的破坏,例如北京圆明园曾经变为农场种植蔬菜,养殖家畜,对园林造成很大的破坏。
在理论发展方面,这个时期的园林发扬中国自然山水园的艺术传统,比如绝大多数公园都是采用自然山水的形式,注重文学情趣和哲理意义传统内容也有所体现,广州兰圃(前身是广州植物标本园,1962易名)。
植物造景也借鉴西方园林的一些植物造景手法,实例如南京药用植物园(1964年)。园林建筑也力求与环境统一,民族风格和现代艺术、技术相结合,如杭州曲院风荷公园、桂林芦笛岩公园(1962年)。建国初期,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园林绿化建设受到苏联影响,20世纪50年代引入了苏联城市文化休息公园规划理论,对中国现代公园影响很大,例如讲究功能分区,注重安排集体性、政治性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内容,如北京陶然亭公园(1952年)。
园林教育方面,1951年,北京农业大园艺系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合作开办造园系,1956年院系调整时,该系转至北京林学院,并学习苏联模式,改名为城市及居住区绿化系。
直到1964才更名为园林系。
2.1.3融合一主动吸收时期
1977年***结束到九十年代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侧重于实践的探索,出现多种风格,各种风格之间产生融合,也发生了一些碰撞。
例如八十年代流行的欧陆风格、美洲风格,主要出现在居住小区和城市广场中,从建筑外形到室内装饰,从园林布局到小品植物,纷纷效仿欧美国家,很多时候反而抛弃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并且许多城市都有相似的情况,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不管他们雕琢得多么精巧华丽,这些建筑和园林与周边环境却显得不够和谐,地域的特色渐渐掩盖在千篇一律的华丽外衣之下。
值得一提的还有大连的广场与草坪之风,尽管它们出现之初受到了欢迎,但是不宜人的超大尺度、空旷以及没有遮荫的生硬地面使得广场热的弊端一一显现,也让城市的个性渐渐消失在生硬混凝土之下。盛行的草坪热促使城市广场大面积使用的草坪,其相对于乔灌木而言生态效益低下,这与大力提倡的生态园林却越走越远。
当然西方现代运动也冲击着中国的现代景观,在学习和借鉴中,这个时期的园林作品也刻上了现代主义了烙印。九十年代深圳的“抽象园林”就是证明,九十年代中后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大地艺术、解构主义、现代艺术、现代雕塑、高技术、新材料这些新的语境也开始出现在中国现代园林作品中。
但是,很多时候景观被片面理解为艺术、造型和美化,最终演化为城市美化运动。
八十年代程绪柯将生态学运用于园林规划设计和绿化建设中,提出“生态园林”的观点。之后,节水型园林、生态恢复性设计等观点,都从科学的角度来探索现代景观发展的新方向。
另一方面,景观生态学、GIS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运用使更大范围的区域规划有了科学的依据,并提供了新的工作方法。
2.1.4创新——转化创新时期
九十年代初至今。
在各个领域,大量的实践使设计师在借鉴运用西方近代景观学理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建设完成以后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他们深深的思索:中国现代景观应何去何从?全盘西化还是固守传统,抑或找寻某个中间平衡点?于是,寻求与世界接轨同时又保护传统的现代景观学的探索展开了。
景观设计师们开始关注自然格局和自然过程,使生态设计获得根本的依据;关注地方特征(或地脉)和乡土材料,从而体现景观的地域性;关注地域的文化特点(或文脉),使景观成为其广阔的社会背景的有机组成部分;关注人的行为和心理,强调空间的体验和人性关怀而非平面图案的追求;关注高技术、新材料,使景观获得了光鲜的面貌和崭新的形式;关注现代艺术,使新景观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
在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之后,中国设计师的思想开始走向开放,重视理论探索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俞孔坚的生态观、本土观、风水观,刘滨谊的景观三元论,朱建宁和王向荣的观点等。
2.2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实例
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实践范围包括:综合性公园、居住区、市政工程(道路、广场、滨水)、废弃地再生、湿地建设、风景名胜区和绿地系统、企事业园区、博览会等。俞孔坚先生的中山岐江公园设计是在回答民族景观与世界景观如何交融的最好的实例。
中山岐江公园受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理念的影响,同样强调对废弃工业设施的生态恢复和再利用,这种设计理念是世界景观设计界探索产业用地再生设计的结晶。同时,俞先生从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出发,保留龙门吊、水塔等场地原有构筑物,建设了一些反映地方特色和中国景观的景观元素,尤其是红盒子,这些都反映了民族性、地域性。
在这个案例中,世界的成为了民族的,同时俞先生用实际行动告诉中国的设计师:“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是处理民族景观与世界景观问题的最好切人点。
学习西方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技法是对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和资源共享,文化和艺术共同进步的社会里,我们之所以学习西方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技法,是因为他们在最近百年内相对于我们是先进的。
几百年以前,西方和日本都在不断地学习中国的造园,就是因为在当时中国的造园理念和技法是先进的。日本人做的很好,他们学了中国的,但他们提炼了,升华了,也就逐步形成了为人称道的日本园林风格。中国的景观设计师也应该明白,学习不是拿来,不是copy,而是洋为中用!
要想洋为中用,就要把自己的足下文化融人世界景观设计理念中去提炼中国自己的景观设计理念。
3 结语
中国现代景观发展,深受西方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的影响,同时也离不开中国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大环境的影响,园林建设中一些计划、公园的营建、绿地系统规划,得以实施并取得成效。
如何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而又不乏现代,如何借鉴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而又能体现民族特色,如何设计信息时代人们想要的生态型景观,是一直是景观设计师努力解决的问题。
时代要求我们创作出饱含民族特色而又体现世界潮流,绿意盎然而又有良好生态效益的景观作品。
[参考文献]
[1]刘少宗,龚理淑,檀馨等.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3]北京市园林学校主编.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4]赵世伟.园林工程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与栽培应用大全.上卷.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5]武汉园林技工学校主编.植物生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6]北京立业大学城市园林系主编.
园林树木学(内部教材).1985.
[7]中国树木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树木志,第一卷.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8]郑万钧.中国树木志,第二卷.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19]郑万钧.中国树木志,第三卷.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10]张天麟.园林树木1000种.学术书刊出版社。
[11]梁伊任,杨永胜,王沛永.
园林建设工程[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12]蒋永明,翁智林.园林绿化树种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3]陈俊愉,程绪珂.中国花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