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玫瑰园副总经理蔡洪亮为我们讲述真实的梁希森

2017-09-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为玫瑰园崛起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北京玫瑰园别墅***副总经理蔡洪亮先生应本报之约现身说法,试图来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梁希森,告诉我们一个真正恢弘的"北京玫瑰园"--少年时代的梁希森,经历可谓是极其坎坷.17岁那年,梁希森到河北沧州当锻工,21岁又只身一人下关东谋求发展.1978年,在外闯荡了数年的梁希森回到家乡,承包了100亩土地搞种植.1980年,梁希森先生用承包土地赚来的钱投资创办了一家面粉厂,由此开始了由普通农民向优秀企业家的巨大跨越.随后十几年里,梁希森稳扎稳打,先后投资

作为玫瑰园崛起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北京玫瑰园别墅***副总经理蔡洪亮先生应本报之约现身说法,试图来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梁希森,告诉我们一个真正恢弘的“北京玫瑰园”……

少年时代的梁希森,经历可谓是极其坎坷。17岁那年,梁希森到河北沧州当锻工,21岁又只身一人下关东谋求发展。1978年,在外闯荡了数年的梁希森回到家乡,承包了100亩土地搞种植。1980年,梁希森先生用承包土地赚来的钱投资创办了一家面粉厂,由此开始了由普通农民向优秀企业家的巨大跨越。

随后十几年里,梁希森稳扎稳打,先后投资开办了五金厂、棉纺厂、棉织厂、建筑装饰公司及温泉酒店等实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1995年,希森集团正式组建成立。此时的梁希森已是身家过亿,希森集团的年产值达近4亿元人民币,并于1996年荣登山东省十强民营企业行列。

企业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了,那么,今后该如何发展?梁希森先生此时充分显示出了其作为一名成功企业家的远见卓识。梁希森决定:到最具潜力的首都北京发展,选择一家最具影响力的房地产项目,从房地产最基础的建筑装饰入手,首先摸清底数,然后再伺机转入房地产开发业。

思路确定后,梁希森先生随即开始对北京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广泛征求意见,并反复加以比较论证。

经过了一番苦苦寻觅,“玫瑰园”(当时称利达玫瑰园)被纳入了梁希森的视线。最终,梁希森毅然拍板决定:承接“玫瑰园”的建筑装饰工程!当时,“利达玫瑰园”因资金短缺,已陷于停工状态,按一般人的想法,接手这样的工程简直无异于“自投罗网”,其结果必定是血本无归,但这正反映了梁先生的过人之处,在梁希森看来,此乃天赐良机。

“希森集团”的介入,令原本陷入绝境的“玫瑰园”重现了一线生机。应该说,如果没有当年梁希森先生的果断决策,今天的“北京玫瑰园”也许早就不复存在了。1996年2月起,“希森集团”先是垫资7000万元,分包“玫瑰园”40套别墅的建筑装饰工程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并于当年7月完工,然而,这时候的“玫瑰园”已根本无力支付工程款了。

“玫瑰园”面临着两种命运:一是有雄厚资金注入,起死回生;二是彻底瘫痪,直到破产。而对于希森集团来说,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了。

虽然希森集团在当初注意了风险控制,但玫瑰园的瘫痪,也给希森集团整个资本运作和资产扩张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怎么办?那段日子,梁希森几乎是彻夜不眠地不停地在思考。

也正是在那段日子,刚过不惑之年的梁希森作出了一个也许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抉择,那就是:变被动为主动,继续加大对“玫瑰园”的投资,直至其资不抵债,然后首先申请财产保全,继而申请“玫瑰园”破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竞买,直接由建筑商转变为开发商!

此时的“玫瑰园”,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梁希森即将迎来他生命中的一次重要考验。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梁希森先生高明的决策能力及高超的经营智慧表露得淋漓尽致。怀着“一击必中”的坚定信念,梁希森开始了向新的事业高峰的全力冲刺。

接下来的一切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希森集团”果断地与“利达玫瑰园”签订了工程总承包合同,至1996年底,共投入2.3亿元人民币,完成了186栋别墅的建设和内外装修工程,并按协议依法取得了186栋别墅的房产证,成为了“利达玫瑰园”最大的债权人,理所当然地拥有了“玫瑰园”的半壁江山。

1997年上半年,“玫瑰园”实际处于停顿交涉阶段;8月,“希森集团”联同另一大债权人北京高登企业***向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提出“玫瑰园”破产申请,同时申请了财产保全;8月10日,北京一中院下达“受理破产案通知书”,“玫瑰园”进入破产程序;1998年7月21日,北京一中院下达“玫瑰园”破产“民事裁定书”,宣告“玫瑰园”破产,并进入清查债务阶段;1999年6月8日,北京市房地产拍卖***向国内外发出“拍卖公告”;7月16日上午,“希森集团”以3.

98亿元竞买成功。2000年1月6日,“希森集团”成立了项目公司———“北京玫瑰园别墅***”。至此,“希森集团”在梁希森先生的运筹帷幄之下,步步为营,实现了从传统加工制造业向房地产业的战略性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希森集团”一步步朝着既定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外界的种种猜测和议论颇为耐人寻味。不少媒体以及众多业内资深人士均异口同声地认为:“玫瑰园”的破产是必然的。对于所谓的最大的“受害者”———“希森集团”,人们表示了一致的“同情”,并语重心长地忠告后来者要“引以为诫”。

而对于“希森集团”入主后的“玫瑰园”的前景,人们也普遍持观望和怀疑态度。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梁希森先生以及“希森集团”上上下下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泰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这就是梁希森先生给予外界的强烈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