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8日南京一中105周年校庆

2017-05-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从事气象工作61年了,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家气象中心工作.天气预报及其服务是我倾尽全力的工作,我对气象的这种缘分却来自母校一中.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恰好又是我小学毕业,随家从四川回到了南京.当时,我是十一.二岁的孩子.那时南京冬天是很冷的,冬天屋沿上挂着长长的冰溜尖,我们冻得连下课上厕所手都解不开裤子.但是,下课必玩的两个游戏是踢小皮球和玩"官兵捉强盗",以此来取暖.玩后我们会绕着校内一小山,来到山上那栋被称为气象台的独立小楼.最早时竺可桢教授曾向一中要了几名学生去北极阁学气象,如

我从事气象工作61年了,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家气象中心工作。天气预报及其服务是我倾尽全力的工作,我对气象的这种缘分却来自母校一中。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恰好又是我小学毕业,随家从四川回到了南京。当时,我是十一、二岁的孩子。那时南京冬天是很冷的,冬天屋沿上挂着长长的冰溜尖,我们冻得连下课上厕所手都解不开裤子。但是,下课必玩的两个游戏是踢小皮球和玩“官兵捉强盗”,以此来取暖。

玩后我们会绕着校内一小山,来到山上那栋被称为气象台的独立小楼。最早时竺可桢教授曾向一中要了几名学生去北极阁学气象,如后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工作的陈学溶老师。气象二字便深印我脑中,连晚上最喜欢的事情都是看天上的星星。

初中学生虽然小,但是初中老师的教育具有很大的启蒙意义:记得我们有一位地理陈老师,给我们讲淮河秦岭是气候上南北分界线、气候带、季风,引起我对气象浓厚的兴趣。1951年,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参加军事干校,我报名被分配到气象干校学习气象观测;学完后被分配到陕西秦岭大巴山区建立气象站。

在那里生活非常艰苦、工作异常劳累,想到在一中时的气象兴趣,想到军事需要,我也就愉快的坚持下来。56年高考时我只报了气象专业,被北大录取直到研究生毕业,到了中央气象台,长期从事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建设工作至今。始终牢记,在一中的这段学习生活,是我从事气象工作的启蒙点。

解析:百年一中人才辈出,仅院士就有23人

在105年的办学历史中,南京一中涌现出大批的杰出校友,以生物物理学家饶子和院士、大气物理学家李泽椿院士、海洋地理学家金祥龙院士等为代表的23位两院院士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不仅如此,一中人在文体等领域也出了不少“领军人物”:如89届校友、现任中国男子花剑队主教练,带领中国花剑队在伦敦奥运会荣获金牌的王海滨;91届校友、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的梅婷;87届校友、主持过《南京零距离》、《名师高徒》、《非诚勿扰》等节目的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孟非等。

贡泽培:80高龄编纂校史、校本课程《石刻的诉说》

语文特级教师、在南京一中任教45年;南京语文教学界大师级人物

我今年80岁,和南京一中的情缘却长达近70年。1945年我进入一中读书,1951年4月毕业于一中高中,服从组织需要留校执教语文,没想到,这一教就是40多年。可谓受教于斯,任教于斯,献身于斯。

一中地处城南,平民教育办学理念和良好校风影响深远。我亲授的学生张年安是“老三届”校友,他在校友聚会中,回答当年同班学友关于“一中学子是怎样的人”的问题时,切切实实地答道:“从一中出来的人一般比较好学,不落伍;比较勤奋,不偷懒;比较实在,不浮躁;比较规矩,不违法。

”我在场频频点头,说:“你就是这样的人”。张年安同学下乡插队,高校毕业后为南京教育、文化事业作出贡献,就是以“好学,勤奋,实在,规矩”为事业基础的。

我虽已到耄耋之年,但这几年,我仍愿为学校尽自己绵薄之力。历时20多个月,为学校编著的20多万字校本教材——《石刻的诉说》现已杀青,即将付梓。这本书通过绿色校园中的石刻,诉说百年一中丰富的人文故事和深刻的文化积淀,算是我这个老一中人,给母校105周年校庆的一份献礼。

在世纪交替之际,南京一中首创“中学导师制”的办学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要从学生教育的“教授之师”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之师”。学校培养出了一支师德高尚、师能精湛、善于合作、适应发展的优秀教师群体。

“一中的老师有着一种最为质朴的教育精神。”南京一中尤小平校长告诉记者,老师们为学生自觉的奉献精神时常让他深深感动。据了解,学校先后培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15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4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34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42人;在职教师中,现有博士学历4人,硕士学历34人。

张锐:37公里环城行走的“旅行价值”

南京一中高三(13)班学生,首届崇文班学生

一中的风格是草根与自由,单从这两词的字面上解,就颇有深意。芳草扎根泥土,于世未数数然,才长得自由之草叶。同样,草若非延绵不尽,某一个体也不能承受这一名词之重。在一中求学六年,我渐渐明白:一个人是如何在集体中,作为莽原的一分子,获得自由的快乐。

我喜欢一中老师上新课时极其用心的铺垫,不用某次渺远的***来破坏学习纯粹知识的性质;我喜欢小高考复习时,老师依然向我们评论时事,教导我们如何做人;让我真正体味到自由之感的,则是学校给同学们一次次旅行的“放纵”。

最为炽烈的一次是在一个夏初,我们的37公里环城行走——这是学校给崇文班学生设置的一次课程尝试。活动全程都是同学们策划的,路线也是我们事先亲自考察的。那一天的疲累是不必多说的,但我不愿说辛苦,累是所有旅行的特质,而苦字会让旅行的意义减损不少。行走是旅行的原始方式,而旅行源于渴望,苦或慈善并非我们的终点,正如我们的标语:“步之所至,爱之所行”。

这就是我们班与旅行的故事,走着走着,心就走宽了,走远了。

解析:创设崇文项目,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10年,南京一中创设旨在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崇文项目,引发广泛关注。中科院院士饶子和教授担任崇文班名誉班主任,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师大等校院士级科学家为崇文项目学生制定培养计划,一批优秀的大学教授、专家参与到崇文项目教育教学中。

“南京一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底蕴,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具养分的成长土壤。”南京一中尤小平校长表示,作为南京一中这样的百年名校,必须要有在全球化视野下培养人才的意识,为培养国际通用性人才奠定基础。

“创设崇文项目,我们试图将大学教育教学的理念前移至高中,从而帮助学生跳出简单应试的窠臼,在更加开阔的教育教学平台上逐步形成其质疑的能力、批判的精神、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