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全集毛佩琦 【百家讲坛】《刘伯温》(全七集)
朱元璋和刘基,一个是明君,一个是贤臣,二人鱼水交欢,相得益彰。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种关系也是亘古以来少有的,但是这种关系能够维持下去吗?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历史上那些皇帝成功以后,诛杀功臣的例子还少吗?朱元璋和刘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你想,在建国以前,朱元璋和刘基,虽然一个是主,一个是臣,但是他们还有同甘共苦,共患难的战友关系,他们是战友啊。可是到了大明帝国建立以后,他们是君臣关系,一君一臣,地位变了。朱元璋从一个草野之民夺得最高权力,一路血战过来,多少人想着这个皇位,都没有得到,这是战场刀枪打出来的。他能够容忍,别人分他一杯羹吗?
朱元璋这个人,心胸并不是很宽阔,前面我们看到,说朱元璋用刘基倾心以任,那是在危难的时候,那是用得着。情况变了、形势变了,会不会都是这样呢?我们举个小例子。有一次,有一个官员受到朱元璋接见,这个官员很恭恭敬敬,陪着朱元璋吃了一顿便饭,他吃完了便饭以后,就拿筷子,就横在面前,摆放在那儿。
朱元璋说,这是什么礼,说你吃完了饭,把筷子横在那儿,摆得很整齐,什么意思?这官员说,“此俗礼也” 。
说这是我们家乡的俗礼。朱元璋大怒,“俗礼可用于朕乎” 。你家乡的俗礼,我是皇上,你怎么能让俗礼给我用呢?发脾气,处分这官员。再举一个例子,朱元璋记小事。有一次朱元璋说,要减免某一地方的赋税,过了几个月他忘了,说这个地方的税,该征了吧,下边官员提出,说皇上您忘了,咱们已经宣布减免这个地方赋税了,如果现在再征的话,叫失信于民。
朱元璋哑口无言,好,我们不实行。这个事情就算过去了,没想到朱元璋记住了,过几天,这个官员请假回家,说好了10天回来,结果到了10天,上朝,没看见他,等他回到南京把他找来,说朕失信于民,我不失信,你失信于朕,我要处罚你,下令将其处死。
做了皇帝以后已经有所变化的朱元璋,究竟会怎样对待刘伯温这样一个昔日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功臣呢?他们之间曾经极其密切的关系究竟会发生怎样难以预料的变化?
第一讲:迷雾重重 在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上,有一位被后世称作大明王朝第一谋臣的刘伯温。而在五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上,刘基刘伯温更是一个被神化的非凡人物。相传是他所做的那一首《烧饼歌》,竟然准确预言了其后数百年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第二讲:宦海沉浮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为我们再现刘伯温四起四落的艰难仕途,揭示刘伯温走上反叛元朝道路的背后原委,讲述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之宦海沉浮。
第三讲:谋士出山 本期继续讲述系列节目"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第三集。23岁就高中元朝进士的刘基刘伯温,他在官场上却并不顺意,先后经历了四起四落的人生磨难。传说刘基懂得谋略,识得天象,能掐会算,能预知未来,由于他事先知道朱元璋是未来能够成就大业的所谓“真龙天子”,从而,便毅然决然地投奔了他。
一个饱读诗书,四次担任元朝官职,视元朝为正统的封建士大夫,刘基改变了自己的志向,从而跟出身卑微的朱元璋走到一起来。
第四讲:神机妙算
第五讲:特殊君臣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此时此刻这个年轻王朝的根基还远远不够稳固,于是刚刚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的刘伯温以推行儒家思想、建立法制纲纪、恢复建立科举制度、制礼作乐、建立卫所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大明江山。揭示朱元璋与昔日战友刘伯温之间非同寻常的君臣关系。
刘伯温第六讲:危机四伏
第七讲:伯温之死 刘伯温怀揣朱元璋写个他的《绝交书》回到故乡后两个月后就死去了,原因就是因为朱元璋让太医们给刘基看病的时候,胡惟庸在刘伯温的药里下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