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佩琦中庸 毛佩琦七解中庸(毛佩琦)
介绍: 在浩瀚的中国古代典集中,《中庸》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书,千百年以前它就被奉为“四书”之一,一代又一代学子们将其奉为经典,穷极一生进行研读,那么,《中庸》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它在数千年之后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在中国历史漫长的沧海桑田中,无数的圣人先哲来了又去,一页页的史书和典籍记载了他们曾经铿锵的脚步。在每一个离去的背...
介绍: 在浩瀚的中国古代典集中,《中庸》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书,千百年以前它就被奉为“四书”之一,一代又一代学子们将其奉为经典,穷极一生进行研读,那么,《中庸》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它在数千年之后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在中国历史漫长的沧海桑田中,无数的圣人先哲来了又去,一页页的史书和典籍记载了他们曾经铿锵的脚步。
在每一个离去的背景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闪烁在远方的智慧的光芒,哪怕是弹指一挥间已是相隔数千年。而在这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一部叫做《中庸》的书却千百年来被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们奉为经典,历经千年而历久弥新。
那么《中庸》究竟是怎样一部奇书?它为何千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尊崇和追随?而自幼就喜欢读“四书五经”的毛佩琦教授在他数十年的讲台人生中,究竟又是怎样品味“中庸”二字的含义呢?这一部数千年前的经典又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它能够对我们的人生有哪些帮助呢? 我是学历史的,学了这么多年历史,当然要接触很多经典,过去有一句话,叫做文史不分家,还有一句话,叫做六经皆史。
什么是六经呢?《诗》《书》《礼》《易》《春秋》这是五经,再加上《乐经》,六经都是历史,所以我们读历史的人能不接触经典吗?要接触经典。
可是我们从小开始接受的就是新式教育,和老的、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我们没有进过私塾。我的父亲是一位老知识分子,解放以后他教中学,因为教的是文科,所以我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也接触了一些经典。我们虽然没有像过去老先生那样系统地读各种经典,但是几十年来继继续续地,各种经典都接触过。
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是什么呢?就是我对《中庸》的理解。 《中庸》是什么书?大家知道有“四书五经”,《中庸》就是所谓“四书”之一。
《中庸》本来是《礼记》当中的一篇,后来南宋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做朱熹,把它单独抽出来,和《大学》《孟子》《论语》加在一起称为“四书”。朱熹为“四书”做了章句,什么是章句呢?大家知道古代的书既不分段也不分句,没有标点符号,要分成段、分成句、分成若干章,叫做“章句”。
朱熹给《中庸》做了注,后来不少人也不断地给《中庸》做了注,于是就形成了一本书,叫做《四书章句集注》。实际上后来大家所读的《中庸》就是这部《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之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容?这个数千年之前的古老之书,能够带给我们今天一些什么呢?毛佩琦教授读《中庸》,究竟要带给我们怎样一部《中庸》感悟呢? 下面我对《中庸》的内容进行七点解释。
第一,《中庸》是:子思所作,传续道统。子思是谁?子思有两位子思,一个是孔子的学生叫子思;还有一位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子的儿子鲤,他的儿子叫子思。《中庸》是子思所作。子思为什么要作《中庸》?他担心时间久了以后孔子所传下来的道统会继绝,会被别人错误理解,因此就作了这一部《中庸》,用来传续道统。
所以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序》当中的头一句话就说到:“中庸何为而作也?”他自己回答:“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
”子思担心道学失传,于是作了《中庸》。 第二我要说:中庸之道,天下大本。宋代还有一位思想家叫做程颐,程颐说过一句话,他说:“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什么叫“中”啊?不偏,在中间,那就是“中”。
什么叫“庸”呢?不改变。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这个正道和正理是不能改变的,这是“中庸”。子思在《中庸》当中说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什么是“大本”?“本”,根本、基本,我们现在可以理解,是最根本的道理、最基本的理论、最核心的理论,是我们一切思维行动的准则。
所以他说,中庸是天下之大本,现在我们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我们认为所谓天命实际上是自然,是自然规律,我们不能够违背自然规律,自然有它自己运行的法则,这个法则是不可超越的。
用我们现在科学的观念来解释这个观点,古人在解释天命的时候实际上有他一定的道理。 子思在《中庸》当中还说一句话,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说“和”这个字是天下达道,什么叫“达道”?他继续解释,达道就是顺其性,天下就能够做到“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什么叫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呢?说天和地它们各安其位,万物就得到了生长的机会,就可以繁盛。
我们想,它这个深层的意思在哪里?那么天还不是有天的位吗?地还不是有地的位吗?怎么他还要提出天要“位焉”呢,让天安于其位呢?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天和人的关系、人对天的态度,天是天,地是地,人不破坏它,你不妨碍它的正常运行,万事万物才能够发展,才能够繁育。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前不久世界各地发生了各种灾害,海啸、风暴,还有新出现的各种疾病,艾滋病、禽流感、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多,怎么造成的?人们对自然过多地破坏、掠取,天失掉它应有的位子,为什么呢?上天臭氧有了空洞,影响到自然界的变化,地球受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南北极冰川融化,所以影响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生存,就叫天地不在其位。
所以我们古人说,“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这个道理,说天地各安其位它们就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这样万物才能够繁育,才能够发展。
这种思想非常可贵。 天地间的大道要讲究中庸和谐,这样才可以万物繁茂。但是这毕竟是宇宙间的大道,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人,中庸是否也会在我们的身上发生作用?中庸究竟对于我们的人生又有哪些帮助和引导呢? 《中庸》里头这样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我解释这句话,人们遇到各种事物就会产生情绪,有喜、怒、哀、乐,可是在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呢,你是看不出来的。
别人问你对一件事的态度,或者对这个事情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你没说话,没有表达出来,这时候是“中”,因为含在里头。可是你一旦表现出来了,说得很正确,“中节”,说到关键之处了,说到要害点了,说得准确了,说得正确了,谓之“中节”。
“中节 ”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和”。所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两个人发生了矛盾,争执不下,需要你出来表态,那么你根据什么来表态呢?要根据这个“节”来表态,就是原则。
你说我不偏不倚,我不偏向左也不偏向右,对不对呢?可能两个人都得罪了。如果说我偏向左不偏向右,那么这是对还是不对呢?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个是对了,一个是错了。
现在《中庸》要求要“中节”,根据原则,根据基本道理来表态,来作出对于事物的判断,这样双方都会心服口服,大家都会皆大欢喜,因此就达到了“和”这样的局面。
第三我要讲:世教衰落,中庸不行。中庸之道为什么不行呢?孔子说:“道之不行,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说道不能够通行,不能够被大家所接受或者实行,我了解了:智者过,愚者不及,说聪明人做得过分了,做过了;这个比较傻的、比较迟钝的人还没有达到,这是一种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呢,他说“道之不明,我知之矣”,说现在关于道的事情大家都解释不清楚,什么原因?我知道了,“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好,前面讲的是一个智者、一个愚者,一个贤者、一个不肖者。
智者和贤者他们做得都过分了,愚者和不肖者,表现不好、品德不好的他们做得不够,因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过,一个是不及,所以永远达不到中道,所以大家既不明白“中”的道理,也不明白“中”应该如何做。
我们现在有一个成语,成语是说“过犹不及”,实际上它说了两个事:说是超过了,同样是没有达到。举个例子,今天我们从国宏宾馆想到天安门去,一下子坐车到了建国门了,过了。
过了还是没到啊,我们本来想上天安门去游览游览照个相,你到建国门了,行吗?还有人根本没有到天安门,到了复兴门下车了,这叫不及。“过犹不及”,不及还是不及,总而言之就没达到你的目的地,这两点都不行。我们要求的是准确到达目的地,这是中道,是正道。
虽然要做到这个“中”要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不偏不倚,但是我们依然会觉得,做得不够肯定不好,但是多费一些劲做得再多一些,这应该是不会错的啊!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并非完美,毛佩琦教授究竟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对此,年轻时代的他究竟又有过怎样的亲身经历呢? 那么说贤者,说智者做过了头了,积极性很高,做得过分了;愚者、不肖者还没做到,努力不够,还差一点,贤者就对吗?可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原谅贤者,他这个好心,你看一下子把我们都拉到建国门去了,虽然没到了天安门,到建国门了,是吧。
平常的时候常常会原谅这种过分聪明的人,急性子的人,操之过急的人。实际上我们想想,这种操之过急和过分的人所造成的损失可能更大。
你想,我们如果到复兴门,也没有到达天安门,可能我们付出的体力、财力可能没有那么大,出租车的表跑得还没有那么多;一下子到了建国门了,劳民伤财费时间,还得往回走,现实生活当中也是这样。
我在1958年的时候是中学二年级的学生,赶上“大跃进”,去深翻土地。大家知道,土地如果一定程度的适度深翻可以保墒,可以保持营养,消灭一些害虫,有利于庄稼生长。可是深翻要是过了分,庄稼不长了。
我们深翻到什么程度呢?深翻到一丈深!怎么深翻,三个人,一个人翻上一个台阶,然后这个人再翻上另一个台阶,三个人加起来把一丈以下的土翻到上面来。那个土很暄,可是把几千年不动的老土翻出来了,生土翻出来了,土壤全部破坏。
过犹不及。过分了,这一种积极性应该鼓励吗?应该批评。所以,常常是那些个操之过急的、做过了头的,可能给我们造成破坏更大。 第四:中庸之道,既易又难。中庸之道是一个在我们身边存在,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实行,但同时它是一个深奥,又是一个无穷尽的,可以包容包括宇宙万物间的各种道理的一个大道。
这个道,除了我们感到它大,大得天地不能包容,小到天下不能破解以外,还在于在实行起来可能很难。
《中庸》里头怎么说的呢?它引用孔子的话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什么意思?治理天下国家的人可以治理天下;“爵禄可辞也”,说我们作为一个人各有志,明天给你高官、给你高工资,我可以辞掉这份工作也没有什么难的,我不想干,可以辞,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我们遇见一件事,人家拿白刀子威胁你,面对威胁我可以挺身而出,我不怕,这些事情都是可以做得到的;“中庸不可能也”,孔子说中庸啊,确实很难做到,你想,要求不偏不倚一点也没有偏差,完完全全到那个标准点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我们在打枪,比如说射击,射到十环,十环就是那正中心,肯定十环里头还有误差。你比如说我们航天飞机载人落到地球,我们给它限定了一个范围,误差不超过多少,这就是准确了。
你要完全一点没有误差,做得到吗?大概是非常难的。所以孔子说,中庸不可能也,很难,很难,大体上做到可以,精密地做到很难。所以它难到什么程度呢?难到比治理天下还难,难到比辞去高官厚禄还难,难到比面对刀枪剑戟还难。
中庸是这样一个既易又难的大道理。 * 做到中庸之道竟然如此之难,那我们还怎么去遵循这个难以把握的中庸呢?毛佩琦教授究竟能够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和指引,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得到中庸之道的保护和帮助呢? 第五我要讲:中庸之道,学习可得。
通过教育,培养中庸。中庸之道不是天生可以得来的,它要通过教育,通过教化宣传,通过学习来得到。《中庸》引用孔子的一段话是这样说的,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斯以为舜乎。”什么意思呢?说舜是不是一个大智慧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