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华一妇婴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华:发挥独特优势助力“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倡议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应对全球形势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开创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稳定发展,而且对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发展,探索区域化、全球化发展新模式、新道路也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作为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更是要体现国有资本的意志,充分发挥在资金、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增强做好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敏锐性和自觉性,全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
一、邮储银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独特优势
“一带一路”倡议既给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商业银行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必须结合自身特性,认清自己的定位和特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邮储银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是规模庞大的资金优势。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重点和优先领域,解决资金融通问题是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受制于财政实力有限、金融发展滞后、外资利用不足等因素,普遍存在资金缺口;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很多重大项目具有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更需要长期、大额、稳定的资金支持。
邮储银行的资金优势与“一带一路”资金需求特点高度契合。
近年来,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存款增长面临挑战,邮储银行存款稳定增长、结构良好,截至2016年末,邮储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7.29万亿元,同比增长15.56%;其中个人存款余额超过6万亿元,占比超过80%。同时,邮储银行的存贷比仅40%左右,信贷业务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二是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既需要实力雄厚的国有大型企业,也离不开充满活力的中小微企业。一方面,从产业发展上看,“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基础设施的金融服务需求,还有围绕产业转移、产业链聚集而产生的大量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另一方面,从区域的发展上看,“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地域非常广,其中不仅有城市金融需求,还有大量县域地区“三农”的金融需求。这些金融需求与普惠金融的融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
发展普惠金融离不开实体网络的支撑。邮储银行具有遍布城乡的实体网络优势,在目前近4万个营业网点中,约60%的网点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区域。邮储银行的实体网络布局与“一带一路”倡议重心高度契合,必将成为邮储银行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践行普惠金融的良好基础。
三是厚积薄发的后发优势。“一带一路”项目涉及国家广、主体多、金额大、结构复杂,除了传统的信贷融资需求外,势必会衍生出贸易金融、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诸多新兴金融需求,对商业银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邮储银行成立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深化改革、转型创新,资产类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产品线不断丰富和完善,打造了涵盖零售业务、公司业务、国际金融、金融市场、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在内的现代银行业务格局。
同时,邮储银行始终秉承现代风险管理的逻辑和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在业务飞速发展的同时,始终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截至2016年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87%,仅为银行业平均值的一半。
二、邮储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邮储银行秉持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勇于担当的大局意识,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特点和优势,坚持“一大一小”的经营策略,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多产品的综合金融服务支持。一方面,将自身业务发展与国家战略相结合,主动调整信贷策略,不断强化金融合作,持续加大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坚持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脚踏实地,不断优化网络布局,深入研究发展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自觉承担起“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
一是支持重点领域。一方面,聚焦重点地区,重点支持重大项目。这些年来,仅通过专项融资业务,邮储银行就对西部地区的铁路、公路、电网、水利、农业等重点项目累计投放4000多亿元,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提供2000多亿元资金,支持国内重大铁路及“一带一路”跨境高铁网建设,并推动“一带一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巴基斯坦、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重点推进10余个重大项目,涉及交通、建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另一方面,围绕优质客户,重点支持企业“走出去”。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等领域,以并购贷款、贸易金融、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方式,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
累计为客户提供内保外贷、海外代付等融资约300亿元,支持国内电力、航空、燃气、钢铁等企业境外并购近百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走出去”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
二是强化合作共赢。“一带一路”是合奏,不是独奏。面对“一带一路”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不可能“包打天下”。邮储银行始终坚持以开放的姿态做好相关金融服务。首先,积极认购国家专项建设债券,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间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累计通过市场化方式认购专项债券7780亿元。其次,积极参与银团贷款或提供跨境担保服务,支持客户在境外拓展并购业务,为客户获取相对先进的技术或品牌提供资金后盾,如为国内电力、航空、燃气管道等企业在境外收购股权提供融资支持。
通过与境内外保险机构合作,为中资企业跨境工程承包项目的投标及建设工作提供融资及增信支持,协助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再次,对于亚投行、金砖银行等新设机构,以及丝路基金、欧亚基金等外向型产业投资基金,主动寻找和创造合作机会。
三是完善网络布局。一方面,结合自身优势及“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境内机构布局,完善机构设置。目前已完成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地自贸区机构设置,并在广西设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东盟货币中心”。另一方面,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有力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着力拓展“一带一路”沿线代理行网络,与相关境外金融机构积极建立业务合作关系。
截至2016年末,邮储银行共建立代理行1003家,其中,覆盖“一带一路”国家42个、银行242个;与新加坡、卡塔尔等国的银行建立双边授信关系;在广西等地已建设边贸业务特色网点,支持“一带一路”对东盟地区边贸结算。
四是发展普惠金融。一方面,加强与涉农租赁公司合作,通过出口信贷、履约保函、内保外贷等产品,支持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事种植、养殖行业,建立境外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运输基地,延伸产业链和贸易链。同时,以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为契机,围绕农业现代化、特色化、规模化的“三化”建设下功夫,因地制宜,挑选优势行业、优势客户,形成同行业规模化、不同行业差别化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农业做大做强,更好地吸引境外资本技术与本土产业合作。
另一方面,邮储银行在传统小微企业融资、产业链金融上秉承中国邮政集团内“物流 金融”独特优势,满足跨境电商企业物流、结算、融资需求,推出了跨境电商一站式金融服务理念及“e邮汇”“跨境e贷”“保税e融”等跨境产品,从而推进境内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发展。
与卡塔尔商会指定的平台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中阿立购”会员专属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存款、货币兑换、资金管理、国际结算、贸易融资、保函担保、财务顾问等一体化的全方位跨境金融融服务体系,可实现自动对账、自动清算、信息查询一体化的全流程、线上化服务。
三、进一步提升邮储银行“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效能
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未来一个时期,“一带一路”建设将秉承“共商、共享、共建”的理念,积极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包括我国在内的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发展机会。邮储银行将从战略高度重视,牢牢抓住这一重大机遇。
一是积极做好顶层设计。邮储银行已将“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十三五”规划纲要》,更要将金融支持“一带一路”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性业务,内化到邮储银行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实践中。
专门成立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团队,及时开展前瞻性的专题研究、区域政策调研,统筹协调行内外资源,发挥好大股东中国邮政集团旗下银行、保险、证券、速递等各板块协同效应优势,借助好十家战略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业务创新、科技应用、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专业优势,保障各项配套政策措施顺利实施,力促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真正落地。
二是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坚持立足市场与客户需求,将创新贯彻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全过程。首先,健全产品创新机制。健全组织体系与快速反应体制,加强部门、条线与总分之间协作创新,发挥基层行贴近一线市场的优势和产品创新实验室的引领作用。
其次,持续丰富产品体系。发挥后发优势,打造综合化、国际化、个性化的产品体系,既有效满足“一带一路”项目和客户的跨境人民币贷款、并购贷款、境外项目融资、内保外贷、海外代付等需求,也为国内客户提供融资投资、资产管理、现金管理等多样性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和综合性金融服务,提升客户体验满意度。
最后,积极探索新业务模式。积极跟进政府信用、国有企业、投贷联动等领域新型融资模式的需求变化,设计符合当地实际和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方案。
三是努力打造“智慧型银行”。在“系统整合、数据集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信息共享、渠道协同”。充分借助新技术的应用,将科技创新与业务创新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引领来实现弯道超车,打造以体验与智慧并重为特征的“智慧型银行”。
一方面,坚持电子银行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将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整合为品种齐全、体验良好的线上交易服务平台。同时,依托设备丰富、流程便捷的线下服务平台,实现电子渠道与实体网络的互联互通、线下实体银行与线上虚拟银行协同发展的“大渠道”经营格局。
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充分挖掘、采集“一带一路”沿线客户和项目资料,在完善传统数据分析和运用的基础上,加强大数据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的融合运用,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
四是切实做好风险防范。遵循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把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相结合,着力提高境外业务的风险管控水平。首先,不断完善国别风险管理体系,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制定国别、客户准入标准,量化国别风险限额计量,完善国别风险的监测预警机制,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从而确保业务稳健经营,守住风险底线。
其次,加强与相关部委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联系沟通,及时获得海外区域发展与风险信息。再次,与境外金融同业加强信息互通,同其他中资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携手共进,并加强与外资银行的联系与合作。最后,积极运用金融工具,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设计,优化资产组合配置,缓释项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