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文翻译 摆摊的老汉英语说得溜 只上过6年学却给外宾当翻译

2017-09-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水母网7月4日讯(YMG记者 徐峰)前些日子,水母网报道过"扫街老王"的故事,引来很多读者对"平凡人"的感慨.今天,我们说的这位"摆摊儿"的老姜,故事也很有趣.这两天,烟台山景区有个摆摊的老人因为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挺"火",很多人都转发他的视频,大有"网红"的趋势,让人忍不住好奇,他是谁?近60岁的年纪为什么会说这么"溜"的英语?他叫姜永旗.母亲说他是在土炕上倚着棉被学会的"那

水母网7月4日讯(YMG记者 徐峰)前些日子,水母网报道过“扫街老王”的故事,引来很多读者对“平凡人”的感慨。今天,我们说的这位“摆摊儿”的老姜,故事也很有趣。

这两天,烟台山景区有个摆摊的老人因为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挺“火”,很多人都转发他的视频,大有“网红”的趋势,让人忍不住好奇,他是谁?近60岁的年纪为什么会说这么“溜”的英语?

他叫姜永旗。

母亲说他是在土炕上倚着棉被学会的

“那个卖工艺品的老人会说英语!”循着这句话记者找到了姜永旗,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他赶忙从自行车上下来,回头报以微笑:“来看看我的铝艺魔术扣。”说着他拿起桌上用铝线制成的两个环扣,“now look at me”,一边说着英语一边演示着他的创造发明。记者这才确认,他确实是人们口中那个英语“很溜”的姜永旗。

“传说”中,姜永旗是因为做导游学的英语,可聊过之后才发现他英语说得好,可理由远不止“之前做过导游”这么简单。谁也没想到,英语过硬的他只上了6年学。1966年上学、1971年因特殊原因退学,以这个“平凡”的简历,对比他今日的流利英语,很难让人将这两个身影联系到一起。

“不可思议吧,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全国上下开始学习英语,我那时二十多岁,已经是工艺美术厂的一名木工了。”原来,姜永旗最初的职业并不是导游,他的英语也不是因导游而学。

在一拨又一拨的人放弃之后,姜永旗坚持了下来,每天三班倒的作息浇不灭他学习英语的热情,每天都要背上10个单词,收音机里每天播放三次的英语广播成为陪伴他年轻时代的唯一乐趣。

工友们称他的英语是在锯木头的案子旁学会的,母亲称他是在土炕上倚着棉被学会的,邻居们则称他是挑着扁担挑水的时候学会的。不论出处,在姜永旗身上,还是那句不落俗套的话,“机会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自学木匠成了兼职翻译,再变专业导游

姜永旗这辈子似乎与“自学”二字分不开了,在工艺美术厂的日子他自学自荐成为了一名木匠,告别了三班倒的作息,生活慢慢有了改进,不变的仍是每天背诵10个英文单词,许是这毅力的“牵引”,机会来了。

“在上世纪80年代,有这么一艘船叫金奥德赛号,载着几百名外宾来到烟台,可那时咱哪有什么旅行社啊、导游啊,都是外事办公室负责接待,可人数太多,翻译却不够了。”姜永旗没想到,自己苦学的英语能在那一刻派上用场,当外事办公室只能通过中学英语老师来物色翻译时,姜永旗成为他们中唯一一名自学者。那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外国人,第一次用自学的外语对话外宾,也迎来了人生的幸运转折点。

“那会儿叫兼职,每年外宾要来50多回,每一次来我都请假去翻译。这么过了不到两年,有一天,负责人问我愿不愿意正式去做这份翻译工作,那是坐办公室的工作,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当然高兴了,我说我想去,没犹豫就答应了。”姜永旗回忆起当年的情节,至今仍忍不住激动地加快语速,自此后他也从兼职翻译变成专业导游。

“我们跑旅游的司机哪个不认识姜导?旅游界的老前辈了。”谈话到一半,景区内驶来的旅游车上下来一位老司机,忍不住对记者补充上几句。由于英语出色、跑团时间长,跑旅游的司机都跟他关系不错,摆摊的时候路过也经常找他聊两句。

马来西亚带团中突发心梗,告别导游职业

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14年,姜永旗度过了他开心的二十几年,英语出色的他带的都是国际团,每天满世界地跑却也根本不觉得累。可人生怎么能风平浪静,意想不到的风波最终还是到来了。

“我忘不了那一天,那天我带团在马来西亚。团里的一个游客突发神经性疾病,在酒店打砸东西、喊着跳楼,我和几个团友一起努力把他控制住送到了当地医院。”看似平淡的话语后是姜永旗波澜撞击的回忆,他嘴唇微微颤动,伸手摆弄了一下身边的铝艺品,“当把他被送进病房后,我感觉我不行了。我不知道那是心梗,就坐在那儿的椅子上,没有一点力气,当被医生发现后一做检查才知道是心脏病。”

姜永旗倒下了,在马来西亚抢救了一夜,住院了几天,回国后重新做了手术。身体虽然已无大碍,可是他却再也不能“跑团”了。“你看我在医院都趴下了,我带的这20多个客人成了无头羊了,他们过关也不会,什么也不行,我没有办法再当导游了,这是对他们负责任。”姜永旗说这话的时候,语调越来越缓慢,眼神转向别处,出现了在与记者交谈过程中第一个无声的空档。

诚信学铝艺却被骗钱财,自学钻研终成功

“我年轻的时候这么想过,假如有一天我干不了导游了、跑不动了,我就来烟台山下摆个地摊儿,做导游的时候攒的各地门票,我就卖旧门票。你知道有多少吗?整整几个编织袋。”可是,这个愿望却也落空了。几年前,姜永旗家中发生变故,生活环境大变,所有的这些都不复存在了。

“我不想说,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我很快乐,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姜永旗抽出一根烟点燃,换了换坐姿,似是要把那些情绪从脑海中清理出去。

从卖旧门票到卖铝艺品,好像看起来也没什么差别,可对姜永旗来说,这又是一个挑战。交了钱学习却被骗,他不得不又拿出自学的那股劲。看着这一桌子的铝艺品,他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着,这个是为六一新设计的,那个是与别家的不同是经过创新的……从导游到街边小摊主,姜永旗说这确实有些落差,但经过努力“适应得还不错”。

梦想着跟外国人做一档“脱口秀”

与姜永旗的交流就像是推多米诺骨牌,你随便丢出一个话题,“骨牌阵”就会一个接一个地不断发散出去,不论是做导游还是卖东西,姜永旗都有他自己的一套。自创的顺口溜介绍景点,利用各种语言来逗乐身边人,从普通话、烟台话到上海话,甚至是自编外语绕口令,这让外国人都难以模仿。

那个调侃着自己“又胖又矮是姜导,优质服务水平高,一心一意为游客,导游当中的老油条”的姜永旗,即使在改变了行业也没有放弃他擅长的语言魅力。“你看我做的这个铝艺自行车有什么不同,它的车轮内是个梅花,但却没有心,这象征着老公不花心。”在只是询问价格的游客面前,姜永旗有声有色的解说让人不禁解囊,从摆放的作品中随手拿出一件都会有其独特的说法。

说到“出名”后的想法,姜永旗想了片刻说了一句话:“我想做一档脱口秀。如果说我的人生还有什么梦想的话,那就是希望能和外国人搭档做一档脱口秀节目,我说英文,他说中文,我们角色互换。”姜永旗描述着“这档节目”,说了很多很多,从选人到拍摄,每一处细节都加入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