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万物花开 [小说]个人化文学话语的开放性:由林白的《万物花开》说起

2017-10-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林白在<万物花开>的后记中说:"原先我小说中的某种女人消失了,她们曾经古怪.神秘.歇斯底里.自怨自艾,也性感,也优雅,也魅惑,但现在她们不见了.阴雨天的窃窃私语,窗帘掩映的故事,尖叫.呻吟.呼喊,失神的目光,留到最后又剪掉的长发,她们生活在我的纸上,到现在,有十多年了吧?但她们说不见就不见了,就像出了一场太阳,水汽立马就干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人融入万物的飞翔,这个人的灵魂展开了,拥抱着珍贵人世间的恩恩怨怨,酸甜苦辣,生活细微之处的快乐和痛苦都在生命的流转中变得舒展.自然,

林白在《万物花开》的后记中说:“原先我小说中的某种女人消失了,她们曾经古怪、神秘、歇斯底里、自怨自艾,也性感,也优雅,也魅惑,但现在她们不见了。阴雨天的窃窃私语,窗帘掩映的故事,尖叫、呻吟、呼喊,失神的目光,留到最后又剪掉的长发,她们生活在我的纸上,到现在,有十多年了吧?但她们说不见就不见了,就像出了一场太阳,水汽立马就干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人融入万物的飞翔,这个人的灵魂展开了,拥抱着珍贵人世间的恩恩怨怨,酸甜苦辣,生活细微之处的快乐和痛苦都在生命的流转中变得舒展、自然,像野草样肆意生长的生命,不再有面对社会的种种焦虑、紧张、神经质的悸动。

一个丰富的、具有生命质感和生活动态的世界,呈现出与她此前的小说有所不同的艺术特质。林白小说的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又使我们去思考一些怎样的文学问题?

林白在上世纪90年代的写作始终关注着个人内心的欲望世界,关注这个人在社会诸种关系中体验到的悲凉、凄美与孤寂。与这种写作相关的是她充分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自觉,这种自觉使得她着力揭示在历史和现实中不断被男性话语所遮蔽、所忽视的女性经验和生存状态,因此,相对“个人性”“私人性”的生存经验,包括女性的躯体感受、性欲望等感性内容,成为文学表达的重要内容。

这种相似的审美形态在陈染、海男,甚至韩东、朱文等男性作家作品中都有着充分的表现。这样一种个人性的文学话语,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是一次重大的变化,开拓了文学写作的另一种向度。

依据理论逻辑的推演,这种“个人化的文学话语”理应带来文学经验、境界的多样性,因为每一个人对个人、世界的意向性表达和想象,由于个人经验和文化心理构成的差异,必然带来个人话语的多样和独特。但在上世纪90年代的文学实践中却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形:阅读单篇个人化的作品似乎有着陌生、独特的经验,但把作品集你来阅读却发现有许多的重复和相似,甚至可以说“个人”在“众多个人”的簇拥下,面目变得模糊不清,成为类型或流行的时尚。

这种现象出乎理论的预设。虽然这一“个人化写作”中也有一些相当出色、甚至非常优秀的作品,但这种“相似”与“重复”对文学的伤害是严重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我想有两点应引起注意:一是消费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当“当人化写作”可能成为市场的一个卖点时,如果作家不能对消费时尚有着足够的警惕,就容易放弃或部分放弃自己的文学性立场,在市场牵引下,在没有深度的平面滑行;其次,个人化写作对于“个人”“私人”叙述的成功,可能带来了部分作家的幻觉———文学“写出自己”就是目的。

“写出自己”是文学对于写作者的基本要求,问题在于这个“自己”所容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如果这个“自我”的内部空间狭窄且有某种封闭性,就容易使个人经验拘囿于有限的范围内,出现相似和雷同。

缘于此种原因,人们呼唤文学要有进入生活的能力,与此相关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文学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生活,个人性的文学话语还有没有承担生活的能力?还有没有独特经验的表达和想象的能力?我想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林白的《万物花开》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只是说它为个人化写作带来了一种开放性的话语世界,为文学提供了另外一种发展的可能性。

任何一种文学话语或阐释这种话语的标准模式到了一定的时间都会由于现实中所发生的变化而显得不尽人意。但任何变化都不能忽略谈论文学的基本出发点———审美性,《万物花开》在个人———审美的基础上,容纳进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内容,“个人”以独特的方式进入到了当下的生活中,现实成为她艺术中的一部分,而不是艺术之外的东西,这种在个人———审美———现实的联系中所形成的开放性艺术世界,蕴含着现实变动所传递出的丰富信息以及各色人物的内心秘密,显然林白的“个人化文学话语”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在把生活包含于艺术之中的话语表达方式。把生活包含于艺术之中,意味着文学所表达的话语不仅仅拘囿私人隐秘的经验,意味着个人向外部世界的扩张,意味着任何文学的、现实的问题都要归结到创作主体的精神范畴中、艺术创造的范畴中来解决。那么,林白是如何通过“个人”的努力而扩展了她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呢?

“个人”的努力在艺术创造过程中,首先表现为通过文学的努力,以“想象”把个人独特的经验融入万物的联系与流转过程中,呈现出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艺术世界。在《万物花开》中,人与外部世界的紧张、对峙关系变得平和、坦荡、人具有了一种与万物对话、交流的能力,有了一种把自己的经验融入万物的生命中的冲动,于是在《万物花开》中的“大头”,从房间来到了大地,跟牛、南瓜,还有那些洋溢着自然本能的女人厮混在一起,肝脏相连,他还借助于头脑中的“瘤子”所具有的特有功能,去探询万物生存的秘密,这个“瘤子”成了他触摸世界的神秘器官,也是作品的想象力得以展开的基础,由此,作品中出现了那么多飞腾的想象,“大头”和杀猪的人,制造土铳的人、幻想长出翅膀的人,烂货、妖精、蚂蚁、竹子纠缠在一起,世界不再逼仄、幽暗,而是她经历过的事万物经历了,他没有经历过的事万物也经历了,万物就生长在他的身体里,又在身体里飞升,整个世界历历在目,“个人”就是这样与外部的世界融入一起,恣意地撕裂了内心的栅栏,变得开放、灵动,生活就在这样的世界里闪烁出了坚硬的质感和沉甸甸的份量。

这种“质感”还表达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当外部世界的力量进入这个相对封闭的小村后所呈现出的某种悲剧性,这种悲剧性使想象中有了沉重的现实内容。

四丫姨跟着发了财的姨父王大钱到外面的世界生活了几年之后,她变了,抑或是四姨父变了,才带来了四丫姨的变化,四丫姨为了不离婚,一年内做了十一次整容手术,使一个自然、健康的人,变成了一个木乃伊,直至自杀身亡。

这是小村里边的“人”到外面世界后带来的命运变化,而小村庄外边的“歌舞团”来到小村后,也同样搅动了小村已有的生活秩序,“大头”和“细胖”被那个跳脱衣舞的女孩子———小梅美丽的肉体所诱惑,最后导致了“小梅”的死亡和“大头”的入狱。

显然,在《万物花开》中已有的小村人的生活,出去的人、进来的人的生活,就是这样通过“大头”的经验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生动的个人化艺术,有着那样鲜活的内容,同时也使我们意识到了在社会发生变动的过程中,民间底层的原野上有着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另外一种生活,他们的痛苦、欢乐、哀伤以及内在的精神支撑是那样的坚硬,有时又是那样的脆弱,他们的伦理、道德是那样无拘无束的与自然的生命联系在一起,有时又是那样容易被外部的力量所扭曲……,这种复杂的生活情形是已有的价值认识所无法解释的,但也正是这种复杂带来了《万物花开》不同于林白以往小说的独特意义,昭示着“个人”之外的那一世界对文学意味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使我们意识到个人文学话语有能力通过审美的想象,把变化的现实融入到艺术创造的系统中,在开放性的想象和叙述中,使小说成为文学而不是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