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知庶兰州 陈知庶刘巨魁:西北战场的战略决战 纪念兰州解放60周年
彭德怀于1949年8月22日,来到九条路口查看皋兰敌情和地形,部署进攻位置。原本报记者 司 马提供
导读:
解放西北 兰州战役成为决定整个进程的关键
血雨腥风 受苦群众渴盼脱离苦海
首攻受挫 总结经验教训沉着应对
浴血攻坚 “固若金汤”的青马防线土崩瓦解
(一) 砸开东大门 (二) 血染古城岭 (三) 营盘岭红旗七落七
(四) 恶战沈家岭 (五) 飞夺黄河铁桥
各方支援 共同推动金城早日解放
历史启示 值得永远铭记和传承
首攻受挫 总结经验教训沉着应对
兰州,因地处皋兰山山麓而得名,古称皋兰。兰州城夹山带水,地势险要,北依黄河天堑,东南西三面环山。尤其是东西长20公里的南山是全城的天然屏障。在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就在兰州周围的山峰上构筑了永久性国防工事;解放战争开始后,又在主要阵地上修筑了钢筋水泥工事,青马军队不断构筑,防御工事异常坚固。马继援扬言:“兰州是攻不破的铁城”。
经过艰难行军,8月19日至20日,第2兵团和第19兵团先后进抵兰州城郊,从东、西、南三面包围了兰州,但北面黄河铁桥仍在守敌控制之下,加之胡宗南、马鸿逵还没有援助马步芳的迹象,故而还不能完全排除马步芳部随时弃守兰州西逃的可能。为防止失去战机,增加西进困难,在第2兵团和第19兵团各部队进抵兰州城郊后不久,彭德怀决定对兰州守敌外围阵地发起一次试探性攻击。
21日拂晓首攻打响,第19兵团以第65、第63军各一部共5个团的兵力,对兰州东南的马家山、古城岭发起了攻击。第2兵团也以第6、第4军各一部共4个团的兵力向营盘岭、沈家岭和十里山诸要点发起了攻击。
马家山是兰州外围最坚固的防御阵地之一。阵地上有密如蛛网的铁丝网和蜂窝似的地雷区,铁丝网和木桩上还挂着航空炸弹,每枚航空炸弹又连接着几枚地雷,只要一踏响地雷,即会引爆其他地雷和航空炸弹,杀伤半径在30米以上,这种炸弹阵布满了阵地前沿。我19兵团确定65军193师579团担任主攻任务,578团在其右翼助攻,577团为第二梯队,准备随时在主攻方向投入战斗。
8月21日6点,579团通过敌火力封锁区,占领前沿阵地,不料踩响地雷,引起航空炸弹和周围地雷的连锁爆炸,伤亡惨重。但后续部队仍毫不退缩,突破铁丝网,冲至第一道外壕。敌人突然从侧翼蜂拥而出,被我指战员击退。
过了一会儿,另一群敌人又从两翼包抄过来,与我争夺阵地。就这样反复激战到9点,我军始终没有突破敌前沿阵地。193师遂下令该团暂停进攻,重新组织战斗。之后又投入2个团的兵力组织了两次大的进攻,均无进展,战士们只好带着满身的血渍和遗憾退了下来。
能否拿下营盘岭是攻打皋南山的关键,营盘岭位于皋南山的中央,与敌人设在西边的沈家岭和东面的马家山阵地互相衔接、互为照应。核心阵地是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环形工事,以此为依托,敌人将山崖削成三道峭壁,每层高约10米,设了三道防线。
两翼是悬崖峭壁和重重叠叠的火力配置点,十分坚固。6军打得也非常艰难。我2兵团确定6军17师50团担负主攻任务,16师46团担负夹攻任务。21日清晨,经过一阵猛烈的炮火攻击后,17师50团一举拿下了营盘岭脚下的下庄。
由于发起攻击时炮火只摧毁了敌人表面暴露的工事,没有彻底摧毁地堡和暗堡。当炮火转移时,敌人就从这些地堡和暗堡钻出来,拼命用火力拦阻,使我爆破分队无法接近崖壁实施爆破,突击部队的道路无法打开。
担负夹攻任务的16师46团也因展开地形不利、敌人拼死阻击行动受挫,在运动中又遭三营子、马家山两翼敌人夹击,伤亡较大。1营副教导员李光华同志就是在这场战斗中壮烈牺牲的。他曾是刘少奇同志的公务员,我党召开“七大”时随刘少奇同志到延安开会,从抗大二分校学习毕业后,分到该团工作。
两年来,他身患严重胃病,但一直坚持行军作战,没想到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却牺牲在皋南山下。营盘岭战斗持续了十多个小时,依然没有效果。
沈家岭是4军啃的一块硬骨头。它位于兰州城西南十余公里,是夹在五泉山和狗娃山之间的一道大山梁,面积百余亩,形状像个横置的葫芦,东侧坡度不大,生长着一些杂草灌木,西侧是红色岩石的绝壁,北面是一片白土开阔地,南面有一个高地,与沈家岭高地形成一个马鞍形。
守敌190师把沈家岭高地筑成一个大圆形堡垒,设有三道防线。在扼守交通要道的阵地前,除布雷外,还设计了铁丝网等障碍,并在阵地上堆放了许多在汽油桶内装有炸弹的“飞雷”。
敌人在两高地间的马鞍部挖了一条长100多米、宽20多米、深10多米的战壕。整个沈家岭阵地像个缩头刺猬,进攻难度很大。面对如此复杂的地形,我2兵团4军决定由11师32团主攻沈家岭,10师28团主攻狗娃山,采取从正面头对头的“顶牛战术”来一口一口吃掉敌人。
32团在20日天黑接近沈家岭阵地,第二天拂晓发起进攻,虽经激烈战斗,杀伤不少敌人,但几次勇猛冲锋均未成功,除留少数部队和敌人僵持对峙外,主力全撤了下来。28团攻击狗娃山的情况跟其他几个团大同小异。
一天打下来,三个主攻方向竟然没有攻克一个阵地,而且伤亡还不小。这让一野很多领导感到窝囊,也很憋气。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说:“一天打不下一个阵地,我们还从没有碰到过。”
战斗停止后,马步芳当即将兰州防御情况及我军21日初战受挫情况通报马鸿逵,并催请他从速靠拢兰州,配合战斗。然而马鸿逵认为兰州是青马势力范围,对兰州的得失不甚关心,除发去了“即准备出兵”的电报外,并无真正的行动。
这几天,马步芳既要操心兰州会战的大事,又牵挂着青海西宁老窝的安全,忙得焦头烂额。但老谋深算的他静下来之后又一想,万一兰州保不住,又该如何办呢?一番权衡之后,决定把固守兰州这一摊子的事全交给儿子马继援处理,自己还是返回西宁守住老窝比较好。临走时,他一再告诫马继援说:“兰州会战,事关重大,你可千万不可轻敌啊!”
兰州战役开始后,毛泽东同志日夜关注着战局的发展,8月21日深夜,收到第一野战军前委发来的电报:本日试攻兰州外围,十九兵团五个团,二兵团约四个团,结果未攻下一个阵地,守敌尚顽强,工事很坚固。他看完之后,凝神沉思了许久。
彭德怀给军委发出电报后,趁着夜色查看战士们的宿营情况,走进工事或战壕,摸摸战士的衣服,湿淋淋的,身上不是血就是汗,心里也很难受。
8月23日,彭德怀来到19兵团指挥所。兵团司令杨得志、政委李志民等因为前两天的仗没有打好,心情比较沉重。彭德怀说:“这次试攻受阻的主要原因是轻敌,次要原因是敌人顽强,工事坚固。青马匪军是当今敌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在全国也是有名的顽敌之一。
我们通过这次试攻摸清了敌人的底数,这是最大的收获。告诉部队要沉住气,好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仔细地研究敌人的防御特点,扎扎实实地做好准备工作,待命发起总攻。”他还意味深长地说:“兰州这一仗打好了,西北可以早一点解放。打不好,让敌人跑掉,我们就是对人民犯罪。”
根据彭德怀的指示,各攻城部队利用3天时间,从上至下总结出了试攻受挫的主要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一野司令部向各兵团下发了具体的战术指示,并特别强调要克服轻敌思想和研究攻克敌工事的办法。
第一次试攻兰州外围阵地虽然没有奏效,但各主攻方向都有一些部队并没有撤下来,用“贴膏药”的战术和敌人保持着接触,并不时地袭扰敌人,消耗对方精力。尤其是经过反复侦察,彻底掌握了兰州守敌的部署、战术特点、工事构筑和地形情况,为总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第2、第19兵团第一次试攻兰州守敌外围失利后,担任截击兰州战役中可能西逃之敌的左路第1兵团正在急速进军。8月22日14时,第2军第6师向临夏发起进击,防守临夏一带的韩起功指挥的新编骑兵军未战即溃,敌一部被歼,大部逃散,临夏被解放。
第1兵团的迅速挺进,使兰州守敌右翼安全和青马老巢西宁受到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马步芳不得不抽调骑兵第8旅和骑兵第14旅残部窜回青海,以增强西宁的防御力量。
兰州情况越来越危急,宁夏马鸿逵仍无援助动静。马步芳、马继援父子二人心急如焚,派专人赶往宁夏,请马鸿逵出兵援助兰州。马鸿逵虽表态“合则存、离则亡”,却又担心遭第1兵团的伏击围歼,仅摆出了出兵援兰的姿态。胡宗南此时龟缩汉中,自顾不暇,也没有出兵解兰州之急的意思,这样就形成了青马孤军困守兰州的局面。
在洞悉守敌情形之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第一野战军加速了攻打兰州的进程。8月23日,毛泽东向彭德怀发来电报说:集中3个兵团全力攻打兰州,严防马步芳退至新疆,若一次打不开需准备二次、三次攻击。
彭德怀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确定了“攻取南山为战略之重点、迂回右翼夺取黄河铁桥为全歼守敌之关键”的战略决策,决定以三个兵团的兵力攻打兰州。8月24日,他向中央军委报告:因运输线长,粮食跟不上,很难坚持持久,以现在的准备工作来看,攻占兰州有六七成把握,故决定在25日晨开始攻击。
接到彭德怀的电报后,毛泽东又是一夜未眠,与周恩来、朱德商量后,同意了彭德怀的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