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 童庆炳文学理论复习要点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实践性、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无产阶级立场,为社会主义,为劳动人民服务;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任务
五个方面: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1,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那么文学发展的根由是什么呢? 我们今天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学发展又有何规律呢? 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2,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必然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不同,在性质上必然有其独特之处,而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3,“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作论。
4,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像题材、形象、语言、结构、类型、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5,作家笔下的文字作为文本如果被束之高阁,不与读者见面,那还是死的东西,还不是活的审美对象,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 。这就形成了文学接受论。
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活动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恰好是与文学四要素(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与批评传统》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构成)构成的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相对应的。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
艾布拉姆斯著名的《镜与灯:浪漫主义理论与批评传统》(1953)将“作品”置于三角的中央,与之形成的三角是“世界”、“艺术家”和“欣赏者”。摹仿理论强调作品与世界的关系;表现理论突出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教诲性的理论集中在作品与读者。
形式主义理论关注作品本身;正如我们所见,这一批评的特点是将文本与世界、艺术家或欣赏者加以分离。直到早期浪漫主义之前,文学理论都主要关注诗歌与世界及读者的关系;而十九世纪集中在艺术家本身;而二十世纪又转到作品本身。艾氏认为,大多数文学批评理论均在这四要素之间,旨在强调其中的一种。
3、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系统
(1)、文学哲学
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即作家作为主体反映作为客体的生活,作品论、接受论中也有不少哲学层面的问题,这样,反映论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角,成为揭示文学活动的基本视角,因此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哲学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文学哲学,以其科学性超越了以前的文学哲学,成为文学理论的基石。
(2)、文学心理学
创作—作品—接受过程,这是一个心理转换过程,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接受,都是特殊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