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文集 梁衡散文集觅渡读后感3篇

2017-09-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梁衡散文集觅渡读后感3篇,希望大家喜欢.梁衡散文集觅渡读后感1手里捧着一本<觅渡>,陷入沉思的境地.觅渡,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掺杂着些许哲思,袭上心头.良久,翻开书页,浸入另一个灵魂的另一片思绪的海,穷尽目力之所及,只为觅渡.梁衡,在今日这个似与巨匠诀别了的时代,也算是哲人高手.小学课本上便摘.节了他一篇<跨越百年的美丽>和一篇<夏感>.当时读之,不以为然,只觉<跨越>一篇枯燥无味,倒是<夏感>还有些韵味哲思.读罢这两篇后,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梁衡散文集觅渡读后感3篇,希望大家喜欢。

梁衡散文集觅渡读后感1

手里捧着一本《觅渡》,陷入沉思的境地。觅渡,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掺杂着些许哲思,袭上心头。良久,翻开书页,浸入另一个灵魂的另一片思绪的海,穷尽目力之所及,只为觅渡。

梁衡,在今日这个似与巨匠诀别了的时代,也算是哲人高手。小学课本上便摘、节了他一篇《跨越百年的美丽》和一篇《夏感》。当时读之,不以为然,只觉《跨越》一篇枯燥无味,倒是《夏感》还有些韵味哲思。读罢这两篇后,便与梁衡在精神上又断了联系,还是不以为然。

直至今日,才与梁君重逢,一路从他那"大情大理"读至"理性人生",既有颇多赞许,也有良多感触,更有几句怨言。就先从好处说起吧,依我个人之见,以梁先生游山访水之多,若将"大情大理"几篇写成游记式的文章也未尝不可。

可他偏不,只是单以风景为线索写起,一直写至中共党史上几颗明星的思想、精神,读来大有金戈回响、荡气回肠之感,更是为我这等粗通党史但知之甚少的人物指明了一条去路。就这几篇文章而言,总体上都与"觅渡"的中心相呼应,个人或整党在风雨飘摇中苦苦寻觅通向彼岸的渡口,分外厚重而不压抑,既有古苍之意又有空灵和超脱。

"青史如镜"更显古意,其中兼杂诗词格令,读来朗朗上口,再加梁衡目光敏锐如电,稍加点拨便揭露出人物真性情,对我更是极有裨益,于我就像阶梯,不用翻阅史籍,查看经典便已在脑海中勾勒出了柳、李、辛等词人模样。而后有"理性人生",总体上呼应觅渡之苦、之乐、之难之余又跟据见闻,旁征博引地借游览之名行议论之实,淋漓尽致地突出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草草读完全书,一扫前见之余顿生赞赏、钦佩。

当然,在我看来,全书也有不足。梁君作品似有些未脱匠气书卷气,且犹以"山川如我"篇最重。这篇更有梁衡显露见识之广、饱览山川之意,若是君子读之当然心中坦荡无恙,但我等真小人读了不免横生枝节。梁衡自以为得意的"六年磨一剑"之作《觅渡,觅渡,渡何处》,酝酿过久以至匠气太浓,除了题目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意,倒显得文章平庸了。

此书最佳的立意,在我看来,就在"觅渡"二字。觅渡,既有芸芸众生苦寻渡口、追寻真理的沧桑难尽,又有佛学众生苦修,超渡苦海的仙风道骨和空灵。陷于"觅渡"的小小境地,我竟像是身处大千世界。是啊,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心机、智力和情感,你的渡不对我开放,我的渡你却不理解。

放眼望去,我的渡口在何方?寻寻觅觅,就算寻得又有何种方法能助我渡海,超然寻道悟理?也罢,梁衡也只教我们觅渡,还是先穷尽力量觅渡再望河求渡吧。凡事都要循序,人生也不例外。还是先觅渡再求渡的好,若真能到得彼岸,那才不负此行,而后也便可再作打算。

梁衡在追忆总理时,文末提出了一个空灵的"人格相对论",读完大受感动。梁衡算是求渡未果,倒开始引渡了。其实《觅渡》倒无关紧要,觅渡才是重中之重。若能让觅渡思想迅若光速般追附我们人生,在下看来,就是将《觅渡》忘光也好,也对得起梁先生,也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觅渡。

觅渡,觅渡,吾渡何处?

梁衡散文集觅渡读后感2

《觅渡》是一本语言优美,意味隽永的散言集。这里面有政治历史的咀嚼,有山川风景的感怀,有人生社会的思考。人为什么要写文章?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回答人为什么要读文章。说到底,写作与阅读是一种供求关系。阅读是一种精神需求,如同吃饭是一种物质需求。

这种需求由低到高可分为六个层次: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人总是在精神上追求这六种东西。要不然他就会感到空虚如同没有吃饭,会感到饥饿。由于阅读者的文化修养、职业特点不同,阅读的层次也不同。

就是同一层次的人或者同一位读者,在不同时空、不同心情下,阅读的内容也有不同,比如在书房里和在地铁里读的东西就不一样。连毛泽东都说他喜欢豪放派,但读一段后,又想读婉约派,过一段,又反过来读豪放派。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精神会餐,综合充电。 阅读复杂,写作也就复杂。满足休闲有闲话、笑话等读物;满足信息有报纸;满足知识有专业的或普及的读物。而满足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层次,可以是专门的思想理论和美学读物,也可以体现在其他各类读物中。

散文是一种形式短小,但又旨趣高雅的文种,它不是应用文,不以求实,而专攻虚境,主要满足人的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需求的。它可以叙述任何内容,但必须见美见理。文章为思想和美感而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最后一页的还书条上赫然印着2010年12月13日,挺舍不得还的。

有些书或许只与你有一面之缘,有些却在一面之缘后,令你心愿让缘分继续。

读过梁衡,可能说他的有些文章题材,那种历史文化背景我并不着迷也未曾接触,但综合起来我不得不敬佩并喜欢他的思想。很难用几个形容词表现他的思想、他的笔锋究竟是怎样的,但是他打动我,似乎让灵魂有路可走,找到了一条优雅的道路去走。

他写《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和居里夫人那《跨越百年的美丽》;写《杏花村访酒》,访到这个小山村在天地之间不可挪移的韵味;写《节的联想》《追寻那遥远的美丽》《热炕》《忽又重听走西口》,思考生活的道理,思考艺术的境界,思考事业的价值。概括来,我能够感受到他的许多观点是我感同身受的,其实也是打动我的。

听说2009届的学长们在日本社会实践期间,所发的调查问卷里"职业精神"一词,是所有填写问卷的日本人都不明白的。所以我们感叹,在我们认为职业精神一致高尚的国度里,竟实际上并不具有关于职业精神统一的概念。无论是否在于民族语言的差别,或许我们的关注点更应放在语言所传达的内容。同样适于《觅渡》,书里没有提过这个词语,但上述文章无不让人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勃发。

做文章,要写大事,大情,大理。梁衡先生这样提倡,也是这样饯行的。喜怒哀乐并不需要掰开揉碎了几千字地写,因为语言并不要用来分析人的最基本的情感。能够表现作家的精神是最好的。

当我们旅行到一个优雅的法国小镇,或者任何世界上优美的地方,内心似乎常常被当地的某种东西打动,而说不清楚那究竟是什么——四周的宁静?街道的干净?花店老板体贴的服务?当地人投来的热情的微笑?记忆中只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细节可供筛选,可我们被打动的原因怕是在于所有细节的集合所营造的氛围。

《杏花村访酒》在酒与村子的相互影响、相互浸透中摇曳出酒的醇香与村子的历史底蕴,摇曳出美,摇曳出艺术的感动。文字给人的感动来自作者与上帝的对话,风景给人的感动来自自然灵气与人的纯美心灵的交融,那该是世界上最感人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动人的景观。

职业精神,处处有体现。《热炕》中的乡村女教师,教书育人是她的事业,因为有她,村子里的大人孩子摆脱了不识字的烦恼,几十年来,全村上下已没有人不是她的学生,邻里在山里挖出了名贵的补品,常常是第一个想到送给她。

她以质朴的理想,无私的付出,收获了幸福,创造了大爱。不同于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选择职业的标准停留在待遇、地位,于是出现了对一个职位或一个领域挤破头的追逐。然而所有人的价值应是会体现在众多的不同的领域的。

有人说,比起面临众多选择,最大的幸福反而是没有选择。意思是,年轻人更要学会放下浮躁的心态,扪心自问自己的人生追求该在何处,而积极地去做事,去用自己的努力温暖身边的人和事,就是人最大的价值。这也成就了人的事业的最大价值。

梁衡散文集觅渡读后感3

《觅渡》是一本影响人一生的好书,也是帮助我们学会读书、提高读书能力的好书。梁衡是著名散文作家之一,他的经典散文作品,语言规范、情理交融、每一篇几乎都从某个角度启示阅读者去体悟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读完了梁衡的散文,我有同感,我在想,梁衡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了别样的文本,也为读者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这就不难理解,梁先生为何会成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选语文课本最多的一位。

在复旦大学附中任教的黄荣华教师说的好:握笔之人必定早与笔下之人有过精神上的冲撞、思想上的交汇,才可能袒露心灵,直逼心灵,进而写出心灵,才能期待另一颗心灵的接引,引发读者心灵的颤动。黄教授说的多好啊。

梁衡的文章就是这样,篇篇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我认为,只有被感情浸透了的文字才是有生命的,才能打动人。读着梁衡的文字,被那一段段意味深长、振聋发聩的历史叙述感染:被那一个个彪炳史册、栩栩如生的风云人物感动,那是一种过目不忘的深刻。

他写山水的散文集《名山大川》,虽说文思伴泉水而淙淙,主题依高岩而挺立,但我看过之后,也并不以为意。因为古往今来,写山水的散文千姿百态,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比比皆是。然而,对他这本集子《觅渡》,一经过目,便觉怦然心动。

研读之后,感受更深。我敢大胆说一句:当代散文,就我看过的而言,恐怕还没有人能超出他的艺术水准和思想内涵的深度。为什么这样说呢?也许有人会说没有那么绝对,可我的感觉就是这样,要说不是绝对,那只能说,是我一家之言,总之,我和我的博友一起诵读他这些文章,有一种总也说不尽的东西。

第一,从体式来看,可谓"别具一格"。当梁衡的散文《觅渡,觅渡,觅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在文坛上兀突而出、众口传扬时,我曾思考过:梁衡的这些文章算什么体式?是政论,是人物,还是抒情?读完了他的书之后,使我找到了答案:他自己在文章中最后表述:"我写之前没想过这些,写过后也说不清楚。

"后来,有评论家说他这些散文是政治散文,这大概是想和他过去写山水的文章有所区别吧。这说法也不无道理,因为在这些散文中,篇篇都与政治有关。

但若据此就说是政治散文,我看不大科学。若有政治散文,势必还要分军事散文、经济散文……那散文的分类就会没完没了。况且细细品味,你会发现,他的这些散文,主要讲的并非政治。

有论者又说梁衡的这些散文是人物散文。这也有证可据。如《觅渡,觅渡,觅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读韩愈》、《读柳永》等等,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在说人。但细细品味,他又不是在"写"人。如果是"写"人物,那就要写人物的音容笑貌,写人物的丰功伟绩,如司马迁之写《项羽本纪》、写《陈涉世家》,如穆青之写焦裕禄,如徐迟之写陈景润。

然而,梁衡在写他的人物时,在音容笑貌、丰功伟绩方面却很少涉及,常常是一笔带过。照我看来,他是在"评"人。而评人,又不是干干巴巴做几条评价。所以,若说他这些散文是人物散文,恐怕也不准确。

其实,对梁衡的散文,大可不必硬冠以什么政治散文、人物散文、抒情散文等等。我认为,散文无非是相对韵文而言。除去诗歌,便都是散文。古往今来,一些大政治家所写的政论,便是优美的散文。一些大文豪所写的记、序、传、书、墓志、杂文等等,便是优美的散文。

梁衡的这些散文,正如他自己所说,写前写后均没有考虑过到底算什么形式。正因为如此,他的散文是"文无定体"的散文,也可说是"梁衡体"的散文。在我看来,他并不是胸中先有一篇大道理,或者先有一种激情,然后再依托一个什么"觅渡"的载体喧唱出来。

他是严格的现实主义者。他的散文,似乎是"可遇不可求"之作。他把哲理和现实生活血肉一体地融合起来,把自然、人物和政治思想、社会组织联系起来,把天道和人道统一起来,活生生地表达他对政治、对社会、对人物的见解和思考。

这样的散文,你说它是政治的就是政治的,你说它是抒情的就是抒情的,你说它是人物的也是人物的……真是说来说去说不尽。

第二,从人物来看,可谓"品格高尚"。梁衡所写的人物,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他们的功过,历史早有结论,在读者的心底,也早已有了永恒的定格,还有什么要说的呢?梁衡却偏偏要说。

说什么?他一不说人物的音容笑貌,二不说人物的伟业丰功,而是对人物作一番剖析,在千百年已有的定论上,再给出一个新的评价。这个评价,就是人格。人格是什么?人格是人性的最高表现。人之风动一世,主要在于人格。

梁衡认为,一个人的伟大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他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二是他的人格。许多作者评价人物是讲伟业丰功;梁衡评价人物,却是紧紧抓住人格。抓住了人格,就抓住了人物实质。伟业丰功能说尽,人格高照无尽时。正因为如此,我看有些人物的一部传记,恐怕还抵不上梁衡的一篇散文。

他的压卷之作《觅渡》,是一篇评价瞿秋白的散文。秋白去世半个世纪了,为什么人们至今以至永远怀念他,纪念他?是因为他当过党的领袖?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还是因为他的从容赴死?当然有这些因素。而梁衡在散文中却绕过这些,突出地评述了秋白对生、对死、对名的态度。

对生,秋白本来才华横溢,如果他静坐书斋,作文、绘画、行医、治印,必能真正实现他的文化价值,但他不怀才自惜,一旦民族大众需要,就以书生之躯扑向大风大浪,好像用一块纯玉代替一块石头,去堵决口。

梁衡认为这是一种最大的无私。对死,秋白不追求轰轰烈烈,而以柔弱之躯,靠理性力量淡然处之。梁衡认为这是靠肉体的耐力和感情的倾注所无法达到的。用勇敢、坚强已无法概括他,秋白是"达到了自由阶段的知识分子"。

对名,秋白在生命就要画完整句号之时,偏偏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剖析一遍,向世人昭示他是一个多重色彩之人。对此,梁衡写道:"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

几十年来,描写秋白、纪念秋白、评价秋白的文章浩如烟海,而梁衡是第一个从人格上剖析秋白,一层层逼近秋白人性的最高境界,用秋白的人格魅力在读者心中搅起了轩然大波。难怪此文一出,先后有百多家报刊转载,难怪秋白的女儿独伊读过《觅渡》之后,在致梁衡的信中说:"父亲一生磨难多,争议多,先生的一支笔概括了父亲的一生,提炼了他生命的精华。

让没有读过党史的人,也能清晰地感到父亲的思想脉络,和他对党对国家的赤子之心。""静夜沉思,咀嚼先生美文,我常心存感激,感谢先生将个人的思考变成了亿万人对父亲的追思"。

诚哉斯言!信哉斯言!记得当年《觅渡》一出,我们几个先睹为快的人,便不约而同,相互推荐。此后的几年里,我读此文不下十遍,每读一遍,就觉得和秋白接近了一步,但又总觉得和秋白有说不尽的话。

秋白一生是一幅读不完的名画,梁衡的《觅渡》是一篇读不尽的散文。再如《大无大有周恩来》,照我看,是恩来百年诞辰纪念文章中最有影响的一篇。

为什么?恐怕也是因为写了总理的人格。总理为什么在中华大地上无处不有?是因为他的经天纬地之才?是因为他的忧国忧民之德?还是因为他的见贤思齐之明?……这当然是人人皆知的缘由。

梁衡的散文,却绕过这些,独辟蹊径,为总理归纳了六个"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这六"无",层层逼近总理人性的最高境界,这就在亿万怀念总理的读者中,引发了刻骨铭心的、新鲜而无尽的话题。

其他如评价韩愈的《读韩愈》、评价范仲淹的《青州说寿:一个永恒的范仲淹》等等,无一不是层层剖析,情理交融,揭示出他们闪光的人格。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人杰鬼雄,才能以更新、更高、更实的形象立于读者面前,成为一幅幅读不完的名画。

第三,从思想来看,可谓"内涵深沉"。散文靠什么取胜?单靠描写?议论?诗意?抒情?恐怕不行。照我看来,散文的取胜之道,主要在于思想。这思想,就是言别人所不敢言,道别人所不能道。古往今来,凡大家之作,莫不如此。

读《出师表》,读《谏太宗十思疏》,读《岳阳楼记》,读《五代史伶官传序》等等,无不感到有一种思想在冲击着你,启迪着你。有时只言片语,竟能使人幡然顿悟。读梁衡的《觅渡》,就常有这样的感觉。言别人所不敢言,是梁衡的胆,道别人所不能道,是梁衡的识。可以说,《觅渡》中的上乘之作,都是胆识之作。

读《大无大有周恩来》,我觉得最撼人心魄、最摧人肝胆的,是讲周恩来的第五个"无":劳而无怨。起段劈头一句就是"周总理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受苦人",接下去便直言"他的过人才干害了他,他的任劳任怨的品质害了他"、"他被人们作为平衡的棋子,或者替罪的羔羊" 、"哀莫大于心死,苦莫大于心苦,但痛苦更在于心虽苦极又没有死",等等。

多少年来,怀念周总理的文章千千万,说到劳而无怨,都是总理为国为民,不辞辛苦。惟独梁衡的文章将"辛苦"改成了"苦"。

一个"苦"字,本是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梁衡硬是用一枝笔,挑破了这层纸。一字之差,石破天惊。围绕一个"苦"字,真真让人一读三叹!在《红毛线,蓝毛线》中,讲到刘少奇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改工作会议,梁衡又直言写道:"会场没有沙发,没有麦克风,没有茶水,更没有热毛巾。

这是一个真正的会议,一个舍弃了一切形式,只剩下内容只剩下思想的会议。今天,当我们看这个小桌,这个会场时,才顿然悟到,开会本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工作,大家来到一起是为了接受新思想,通过交流碰撞产生新思想,其他都是多余的,都是附加上去的。

可惜后来这种附加越来越多。"面对时弊,这段议论又能引发多少话题!类似上述的直陈胸臆的文字,在《觅渡》中还能举出许多。虽说当今世道清明,但要实话直说,也不是没有忌讳。没有胆量,恐怕是难以做到的。

梁衡写人物的篇章,常常是由人及理,由事及理,由情及理,而又信笔所至,生发出一番议论。这议论,不管是片言只语,抑或是洋洋洒洒,多能做到言必己出,见解独到。拿起《觅渡》信手翻翻,就可以找到富有哲理的句子或段落。

比如"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中国这个封建文化深厚、崇神拜上、习惯一统的国度,总是喜欢有一个权威来减化行动的程序,省却思考的痛苦"等等,这里透出的见识,不同样给人以启迪和思索么!

梁衡不是思想家。但在我看来,他思索的成果,远在当今某些"思想家"之上。所以《觅渡》一出,引起轰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