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灭三国已很了不起 此高句丽族名将为大唐降服最少八十国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大唐名将,高句丽族最善战的将军高仙芝,远征竭师国(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奇特拉尔一带,靠近阿富汗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并灭其国。这个时候大唐帝国终于取得了对吐蕃帝国的完胜,大唐帝国迎来了最巅峰时刻。而高仙芝这个高句丽族的名将,也因此留名青史,成为了盛唐名将中,最不容忘记的一位名将。
在这再强调一句,高句丽是商朝灭亡后,逃亡至辽东一带的商人后裔,高句丽属中国的第一个地方政权,和现在的朝鲜韩国关系并不大。高句丽人也属于消失在历史长河的一个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就如契丹人一般。
这是一张日本人绘制的一张大唐帝国在公元668年的疆域图,其实当时的安西都护府并未能对中亚及现在的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一带进行有效控制,真正被有效控制,还是依靠高仙芝的三次远征。
高仙芝的第一次远征,是远征至今日的克什米尔地区,当时那里有两个主要国家,叫大、小勃律。小勃律本是大唐的属国,可是后来吐蕃将公主嫁给了小勃律国王,然后在吐蕃的支持下,今日巴基斯坦一带有七八十个国家都被迫中止了对大唐的朝贡。(记住是被迫,朝贡对大唐,对这些小国来说,都是双赢的)。
可是因为地形险要,加上吐蕃援军来源迅速,大唐曾多次派兵远征小勃律都宣告失败。
天宝六年(747年)三月,唐玄宗下诏以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充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万人,征讨小勃律。
这是一次极其危险的远征,大家都知道那里被帕米尔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和新疆所隔断,海拔最低都是四千多迷,平均海拔在五六千米这样子。别说在唐朝了,即便是现代,中国也还未完全打通和巴基斯坦的通道。
可是唐军在高仙芝的率领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攻灭了小勃律,征服了大勃律,砍断了吐蕃增援小勃律的桥梁,一举占据了这一带,自平定了小勃律国之后,唐军声威大震,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都震惊投降归附了。
高仙芝第二次远征发生在天宝八年(749年),十月初五,吐火罗(今阿富汗一带)叶护失里怛伽罗上表请求唐朝出兵,高仙芝奉命出军。从安西到竭师国(今巴基斯坦奇特拉尔)的距离还要远于小勃律,由于有了第一次远征的经验,高仙芝这次准备更加充分,加上形式对唐军有利,唐军的行军虽然艰苦,但却很顺利。
天宝九年(750年)二月,高仙芝击败了竭师国的军队,俘虏了竭师王勃特没。三月十二日,唐廷册立勃特没的哥哥素迦为朅师王。
经过这两次的征战,使唐朝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全面胜利,唐朝也发展到了其顶峰。同时高仙芝也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声誉,被吐蕃(今青藏高原)和大食誉为山地之王。
高仙芝第三次远征不再是南下,而是西进。天宝九年(750年)年底,高仙芝发兵征讨石国(昭武九姓之一,都城拓折城,在今乌孜别克斯坦塔什干),很快石国被灭,回师途中又顺手灭了突厥施。不过这一次高仙芝发动战争的出发点是非正义的,是他觊觎石国的财富,而发动的一场战争。大唐的军队也只进行了远征,并未怎么作战,因为到了石国后,高仙芝是说来和人家谈判的,然后就趁机灭了人家的国家,还杀人掠货。
高仙芝在西域的倒行逆施,导致了本和大唐友好交往,心理上也更臣服大唐的西域各国,开始倒向西方崛起的阿拉伯帝国。而高仙芝的远征,也极大的损害了阿拉伯帝国的利益。于是两个帝国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一场血战。
这次血战的地点,就是怛罗斯。怛罗斯之战是中西两大帝国,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
天宝十年(751)高仙芝决定先发制人,四月,高仙芝亲率蕃、汉兵3万攻打阿拉伯帝国。唐军深入长驱数千里,到了石国的怛罗斯城(又作咀逻私,即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江布尔城),与阿拉伯帝国的军队遭遇。双方激战五日,未见胜负。
在双方相持的重要时刻,唐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与大食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乘夜间逃跑。由于道路阻隘,拔汗那部众又在前面挡住去路,人马壅塞道路,幸亏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奋起大棒,为他杀开一条血路,才得以逃脱。这次战役,“士卒死亡略尽,所余才千余人”。
不过高仙芝虽败犹荣,要知道阿拉伯帝国和他的仆从国出兵是二十万到三十万,是大唐帝国的十倍。而且此战阿拉伯帝国虽然胜了,也见识到了大唐帝国强悍的战斗力,不敢也无力再东进。
怛罗斯之战后,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入京任右金吾大将军,节度使一职由王正见担任。
回到长安不久后,爆发了安史之乱,高仙芝因作战不利,被做监军的宦官边令诚冤杀。高仙芝虽然在安西都护府时所作所为毁誉参半,可是他为大唐确实打下了帝国在西方最广阔的疆域,至少让八十个以上的大小国家,或臣服或被灭国,成就了大唐帝国的最巅峰!当然了,李治时期的苏定方、薛仁贵也很了不起,特别是苏定方,灭三国(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三个国家战力都非常强,所以说他也是很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