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苏定方 唐朝名将刘仁轨 历史上第一次中日大战
刘仁轨(601—685年3月2日),字正则,汴州尉氏人(今河南省尉氏县)。出身隋末的平民之家,虽生在动荡年代,仍“恭谨好学”,“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
武德初年,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起草奏疏议论国事,刘仁轨看到那份草稿,替他修改了几句话。任瑰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异,按照朝廷的授官规定任命他为息州参军。后来改任陈仓县尉。刚任陈仓尉时,观相人袁天纲对他说过:“你最终会位居宰相,年纪近九十。”刘仁轨刚正不阿,官署里有个折冲都尉名叫鲁宁,骄狂放纵违反法纪,县署里无人能制服他。刘仁轨警告他不得重犯,但鲁宁凶暴蛮横依然如故,刘仁轨用刑杖将他打死。州里的官员把这事报告了朝廷,唐太宗愤怒地说:“一个县尉竟打死了我的折冲都尉(县公安局长打死了军分区司令员),这能行吗?”把他召进朝廷责问。刘仁轨回答说:“鲁宁侮辱我,我因此杀了他。”唐太宗认为刘仁轨刚毅正直,提拔他任咸阳县丞。
唐太宗知人善用,评价刘仁轨:“卿职位虽低,竭尽忠诚奉事国家,所论之事,朕都十分赞赏。”不久拜授新安令,累迁为给事中。显庆元年(656年),刘仁轨因处理大理寺丞“毕正义案”得罪李义府,贬青州(山东省青州市)刺史。显庆五年(660),唐高宗发兵征讨辽东,命刘仁轨督海运。12月,海上风浪四起,可是李义府却以大军缺粮为名,催促刘仁轨出行。结果船队遭遇大风,死伤严重。唐高宗大怒,李义府趁机进言:“不斩杀刘仁轨,不足以平民愤!”幸亏有舍人源直心说:“海风暴起,这不是人力所及。”唐高宗将刘仁轨免去了官职,以普通百姓的身份随军。
后来,唐军将领王文度病死,统率乏人,唐高宗起用刘仁轨率军出征。这是六十岁的他第一次带兵出征。起用刘仁轨不是唐高宗突然意识到刘仁轨的军事天分,而是李义府陷害。一个六十岁从来没领过兵打过仗的文官,李义府突然建议他领兵,并非出于好心。而是为了待其战败,彻底取其性命。
然而出乎李义府意料的是,这一次出于恶意的举荐,竟然真的举荐出一个不世出的名将。百济王扶余义慈的堂弟扶余福信本来已经降服唐军,待他看到唐军主力回国,萌生贼心,并与一个叫道琛的和尚联手,在周留城聚百济旧民造反。不久百济“西部皆应”,纷纷据城造反,支持扶余丰。众军相聚,反而把唐军刘仁愿的留守军团团包围于百济城。唐廷下诏,任刘仁轨检校带方刺史,统王文度旧部与新罗军合势救援刘仁愿。唐、新联军一路厮杀战斗,直杀百济城。和尚道琛在熊津江边建两座巨大的兵垒,刘仁轨率众猛攻,百济军不敌,退保任孝城。公元661年,唐将苏定方又攻打高句丽,遇大雪酷寒,唐军不得不班师。刘仁轨上表,表示要继续坚守在百济,高宗深觉刘仁轨言之有理,便让刘仁轨率唐军继续留在百济城坚守。
刘仁轨先出奇兵,首发制人,率军先端掉扶余福信派人修建的真岘城(今韩国镇岑县),虽然此城“临江高陆”,唐军连夜奇袭,一举攻破,“遂通新罗运粮之路”。而百济内部发生火并。百济王子扶余丰越来越不能忍受堂叔扶余福信的跋扈,扶余福信被杀。于是,刘仁师、刘仁愿以及新罗王金法敏率陆军,刘仁轨以及先前降附的百济王子扶余隆率水军,从熊津江出发,水陆并进,直趋白江口,准备合军直捣固周坚城。百济叛军面临唐军的多次打压,不得已向倭国(日本)求见。龙朔三年(663年),倭国天智天皇以援助百济为名,令倭将毛野稚子等倾举国精锐27000余人先攻新罗,攻取数城,然后直扑百济旧地。唐高宗则命令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领一万人驰援,与刘仁轨在百济城下会师。刘仁轨秉持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全力进攻叛军老巢周留城。倭寇急忙救援。当时,刘仁轨有战舰170艘,总计兵力七千人;倭寇有战舰1000多艘,总兵力一万余人。两军在白江口相遇。
双方合战。虽然唐军军船在数量上占绝对劣势,但隋唐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还是非常高超,船壁高而坚,设计精良,日本的兵船与之相较,自然简陋寒酸。当时,倭奴还未从中国偷师学艺,技术方面落后得很,兵将甲胄质量又不好,唐军箭雨之下,倭兵倭将往往被射得透心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刘仁轨自然通晓“火烧赤壁”之事,倭奴当时还不像唐以后那样精通中华典故、兵书,四百多艘破木船蛆一样挤在一起,被唐军连发火箭,顺风投火,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烧死呛死外加弃船跳水淹死,一万多倭奴军全都沉到白江口水底。若干年后,日本人在看到遣唐使带回日本国内的《三国志》时,恍然大悟,终于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从那以后,《三国志》也成为日本国宝级读物。
海上大败,百济、倭奴陆军也抗不住唐、新联军的进攻,被杀得人仰马翻。扶余丰脱身而逃,唐军最终是“获其宝剑”,这个“百济王”竟不知所之,人间蒸发了。周留城内拒守的百济王室扶余忠胜、扶余忠志兄弟知道大势已去,率城内守军、士女以及未被杀掉的倭奴兵将,“一时并降”。
白江口之战,日本大败。此后日本一直数百年间不断派遣唐使等向唐朝拜师学艺,逐渐形成其一整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日本数百年间几乎就是唐朝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翻版模型。直到1592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近一千年间日本未敢再对中国叫板。此次战役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东北亚地区已知较早的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其以唐朝、新罗联军的胜利的最终结果基本上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
刘仁轨85岁寿终,在当时是难得的高寿。他生于隋炀帝时期,去世的那年,唐明皇都已经出生了。曾任尚书左仆射、文昌左相,封爵乐城郡公,逝世后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 。谥号:文献。《旧唐书)评价:“文雅方略,无谢昔贤(诸葛亮,王猛),治戎安边,绰有心术,儒将之雄者也”《新唐书》评价:“管、葛之谭,是吾心匠。”无论是哪一家史书,都认为刘仁轨身兼文武,可以和管仲、诸葛亮、王猛相比,乃是一位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一代雄才!
可惜刘仁轨生在将星云集的唐代,相对于高句丽,吐蕃,日本在当时也不算一个上得了台面的对手。世人对其评价偏于文臣,而非武将。其武功也不为后世人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