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鲁简历 王小鲁:收入与分配的历史与制度原因

2017-05-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2年1月7日晚,应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邀请,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在徐汇校区新建楼,为海外学院校友做了题为<收入分配与体制改革>的专题演讲.讲座由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发展联络部主任汪蔚青主持,学院王红新执行院长致欢迎辞.讲座中,王小鲁指出,根据他们的研究,全国居民最高收入的10%家庭和最低10%家庭的人均收入之比是65倍,而非统计数据显示23倍左右.他还建议国家通过资源税,将垄断企业的资源性收益转变为财政收入,用于全社会的公益投入.王小鲁的演讲还提到收入分配

2012年1月7日晚,应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邀请,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在徐汇校区新建楼,为海外学院校友做了题为《收入分配与体制改革》的专题演讲。讲座由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发展联络部主任汪蔚青主持,学院王红新执行院长致欢迎辞。

讲座中,王小鲁指出,根据他们的研究,全国居民最高收入的10%家庭和最低10%家庭的人均收入之比是65倍,而非统计数据显示23倍左右。他还建议国家通过资源税,将垄断企业的资源性收益转变为财政收入,用于全社会的公益投入。

王小鲁的演讲还提到收入分配的国际经验、中国改革时期的收入分配变动、实际收入的差距、收入差距扩大的历史原因、分配失衡、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以及推进体制改革的思考等七个方面。他认为,我国现今确定面临收入差距过大,劳动报酬占比过低等问题,但这种情况并非我国独有,现在的发达国家在早期发展阶段都遇到过类似问题。

19世纪到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遇到的周期性危机都与生产过剩联系在一起,生产过剩其实反过来讲就是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

王小鲁指出,改革早期时候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当时企业和居民收入比重上升。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财政收入比重陆续回升,如果再加上后来的预算外资金收入,以及土地出让金收入、社保收入等,2000年以后政府收入比重在急剧上升。与此同时,企业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上也处于持续上升态势。王小鲁认为,资源性收入和带有垄断色彩的收入迅速上升,是导致企业收入占GDP变化最基本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的收入比重在这个阶段却呈现下降趋势。城乡居民、不同地区间居民的收入差距、不同阶层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发生了变化。城乡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2.6倍到2003年上升到3.2倍,东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也由1985年时的2.

5倍上升至2002年的3.1倍。最近,因为西部大开发,差距才减少到2.2倍。但另外一方面收入差距体现在不同的居民收入阶层。这个差距如果说按照全国居民按10分组来分的话,最高的10%和最低10%之间的收入差距,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时候大致是13倍,2003年是23倍,2010年则是22倍。

王小鲁特别强调,实际上我们居民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恐怕比统计数据表现出来的更大。根据调查,城镇的最高和最低收入的10%家庭人均收入之比是65倍,而不是统计数据显示的23倍左右。是什么原因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王小鲁认为有历史原因和制度原因。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存在导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因此扩大了普通劳动力和高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此外,市场化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也是历史因素之一。

针对有报道称石油、石化行业等高度垄断的行业未来要向公益性企业发展,王小鲁表示不太赞成。他认为,这些企业利润来自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经营的结果,另一部分是它掌握的资源产生的收益。企业的正常经营性收入应该属于企业。但国家可以通过资源税体系应该把资源收益拿出来,将其变成公益性的收益,并将资源性收益转变成用于公益目的财政收入,用作全民的社会保障,或是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