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廷锴将军故里行 青少年参观蔡廷锴故居

2017-12-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最近,我和几个外省的文友一行怀着崇敬的心情,又一次拜谒蔡廷锴将军故里,尽地主的份儿,我再次名副其实地担起导游的责任来.吃过早餐,我们驱车从罗定市区南行半个多小时,到达抗日名将蔡廷锴故乡罗镜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镇墟口街头入口处的一座蔡廷锴凝目远方策马行进的陶瓷塑像,蔡将军身跨战马,手持望远镜,雄姿英发,目光如炬,生动传神,再现了蔡廷锴将军指挥"一·二八"淞沪抗战的雄姿.这也是罗镜镇镇标.问起来,罗镜镇里的老老少少似乎都"与有荣焉",由此也让我记住了这个消逝在岁月里

最近,我和几个外省的文友一行怀着崇敬的心情,又一次拜谒蔡廷锴将军故里,尽地主的份儿,我再次名副其实地担起导游的责任来。吃过早餐,我们驱车从罗定市区南行半个多小时,到达抗日名将蔡廷锴故乡罗镜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镇墟口街头入口处的一座蔡廷锴凝目远方策马行进的陶瓷塑像,蔡将军身跨战马,手持望远镜,雄姿英发,目光如炬,生动传神,再现了蔡廷锴将军指挥"一·二八"淞沪抗战的雄姿。

这也是罗镜镇镇标。问起来,罗镜镇里的老老少少似乎都"与有荣焉",由此也让我记住了这个消逝在岁月里的曾经从属于国民革命军的抗日名将,他家乡的乡亲们亲昵地称呼他为"高佬蔡"。

文友们停留片刻,拍了照,我便带着他们轻车熟路地前往蔡廷锴的故居。车上,我告诉他们,故居就在大华山脚下的龙岩村双轮角的地方,距罗镜街道3公里左右。车行走在粤西田间乡村中,"村村通"政策实施后的水泥路已经把每一个僻远的乡村连接到了覆盖全国的公路网络中。

车窗外的景致很具粤西乡间特色,远远望去,大多都是一层或两层的红砖楼房,看上去有些单薄而略显寒伧。但是,每幢房子的边上都有果树,独多荔枝、龙眼和枇杷树,也有大丛的竹树密密匝匝挤成一大捆。

10分钟左右,我们便到达了爱国将领蔡廷锴的故里龙岩村。远远看去,蔡将军的旧居立在村头,背后有山连绵,巍峨高峻,林木葱笼,大气磅礴。门前稍远处有一口半月形池塘,池水潋滟。再下去是一大片田畴,要放眼望才望得到边。

远处一条小河,潺潺流水在阳光的照耀下,灰白闪烁,汤汤而前。水的尽头是一脉山峦,蜿蜒有致,云带飘缈。罗定属于山区,能够见到这么一块类似平原地带的田畴,真是十分奇特。这样的地势很好,这样的风水也是极佳的,这样的地方应该出人物。是的,当年在蔡将军指挥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就有70多位龙岩村子弟,这都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值得钦敬。

故居后面是一块园地,两亩有余,种了很多杂树,皆不高大,但倔强而有生意,枝干横斜,亭亭如盖。地下布满青苔,一条"人"字形石块小径通往前屋。蔡将军小时候家里贫穷,据说他11岁就上大华山割草挑到罗镜墟卖,换钱买米回家。小小年纪就开始劳作,不知道这座园地给他的童年生活带来过欢乐没有?或许这就是当时中国无数贫苦农家早当家的孩子中最平常的事了。

到达蔡将军故居门前,停好车,近看,前一排七开间的青砖黛瓦二层楼房,大门高敞,门槛很高,一扇粗圆木制作的栅栏半隐在洞开的门边,窗户较小。正门上方悬挂着由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吴南生亲笔题写的"蔡廷锴故居" 匾额。

当中安放着蔡廷锴将军半身塑像。门楣上悬挂"蔡廷锴将军故居"的红底金字的匾额,门框两边的对联"瑞降龙岩出虎将,威加泸淞铸英名",纸张鲜红墨色饱满,只是把"淞沪抗战"的"沪"误写成了"泸"。 

我告诉一行好友,蔡廷锴将军故居建于民国初年,是一座具有粤西典型农户带有客家特色的大屋。大屋为三进院落式布局,主屋为"富"字形结构,砖瓦木结构,外墙青砖包内墙泥砖的粤西风格农家大屋,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

但由于年久失修,保护状况不容乐观。1985年罗定县政府公布为罗定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广东省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省、市、县政府拨款修缮主屋两进,作为蔡廷锴将军故居纪念馆。

1992年4月20日,蔡廷锴故居重修揭幕开放,中央文革与省、市、县领导人及将军亲属,海外、港澳各界人士群众参加庆典。至此,正式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故居内设有生平展室和淞沪抗战展室,布置展出将军生平事迹,"一·二八"淞沪抗战重要史料图片、照片、实物等,分6个部分陈列十九路军抗日英雄事迹。

2002年重新核定公布。保护范围:前至水塘外沿,左右至故居宅基,后以故居围墙为界,保护范围外1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2011年被授予"广东统一战线基地"。

我带他们一一参观各个展厅,通过史料图片和革命实物,生动解说了蔡将军抗日救国、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英雄事迹,讲述蔡廷锴将军对抗日本侵略的"淞沪抗战"显示了中国军人和中国老百姓团结一致誓死抵御日军的悲壮。通过这些宣传图片和文字,为参观者诉说着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重现了那一幕幕浴血奋战的历史画卷。

我告诉他们,现在的蔡廷锴将军故居是重修过的,年头已经不少。也就是在蔡将军当上师长那一年,回来和弟弟共同出资重新修建的。蔡将军除了有血性、会打仗,还会房屋设计。他的房子就是自己设计的。他一辈子作战无数,建筑设计却是仅此一次。

他的建筑设计是自己琢磨摸索出来的,无师自通。旧居的外观与同村里的房屋并无大异,屋前为地坪、池塘。进门一楼也是通常布局,有前廊、屏门、天井、厅屋、回廊,左右两边各是睡房、杂屋、灶屋、农具房。

主屋两侧有阁楼,内置暗廊贯通全屋。两侧设附屋,有猪舍、牛栏、舂米房、厕所等,后座两角置炮楼。屋后有菜园、果园、石砌围墙,通巷设水井。据说设计的绝窍在二楼。二楼有大大小小十数个房间,却都是互相连通的,不熟的人如入迷魂阵,熟悉的人尽可畅行无阻。

这样的设计,是粤西典型农家大屋,略带客家大屋风貌。我们踩着木楼梯上二楼绕了绕,感受了一回"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和欣悦,也领略到了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在战时的房屋设计理念。

蔡廷锴将军是我国著名民主人士、爱国将领、抗日民族英雄,被称为一代名将,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北伐、讨伐桂军沈鸿英及东征讨伐陈炯明等战役。曾于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率领十九路军抗击侵华日军,以少胜多,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淞沪一战,威震中外,是中国近代抗击侵略者的出色战例,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1933年,蔡廷锴与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在福州成立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号召联共反蒋抗日。

事后游历欧美,受到海内外华侨的隆重欢迎,声誉遍于全球。抗战胜利后,他积极推动民主运动,与李济深等在广州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1948年又在香港参与发起组织并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历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常委,全国政协第四届副主席,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常委,民革中央第三、四届副主席。1968年4月25日,蔡廷锴因病在北京逝世。

蔡将军1892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属龙,他的家乡亦名叫龙岩村,或许,这是颇具寓意的一种暗合。

据资料记载,蔡廷锴将军有子女6人,1937年丧妻,1939年续娶。蔡廷锴从小满腔爱国情怀,熟读《三国志》。他始终相信自己有一天会像赵子龙那样驰骋疆场杀敌报国。蔡廷锴18岁从军,1920年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曾参加同盟会,随孙中山先生南征北战,骁勇善战,屡立战功,由普通一兵升为军长。

再转到故居门前,有宽阔的水泥地坪、半圆形的水池、广阔的停车场。门前水泥地坪上有蔡廷锴将军塑像高耸醒目。那是一座陶塑的将军骑马戎装像,高一丈余。战马扬鬃奋蹄,将军一身戎装,凝眉怒目,威风凛凛。

龙岩村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非常优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广东南粤百景之称。据当地历史文化部门统计,自清朝以来,罗镜镇共培育出12位将军,堪称"将军镇"。距蔡将军故居南面一公里有帝瓮飞瀑,风景优美。坐落在群山环抱之间,一条曲折回旋的溪流,颇有气势,从数丈高的山涧飞流直下,连击三瓮,每瓮数丈宽,水深数尺,水天一色,宛如3个群山烘托的圆形天然泳池,周围绿树成荫,山花烂漫,凉风习习。

蔡廷锴自幼就喜欢到这里游玩。1933年,蔡廷锴将军在对正瀑布的两侧山崖上建一避暑亭,取名为"退避贤庐"。1938年,蔡廷锴将军因足伤曾回"退避贤庐"养伤,在帝瓮东侧石壁上题刻"东南一景"四字,字迹刚劲隽秀,至今保存完好。

蔡廷锴父母的墓园在罗镜镇东山,筑于半山,有石阶可拾级而上,坟茔为六角亭,坟茔后面矗立一座石牌坊,牌坊镶有一块花岗岩匾,正面为蔡廷锴亲笔书写的"生我劬劳",北面为李济深题刻的"山河并寿"。

改革开放以来,蔡廷锴将军故居乡村变化巨大,有新型的桑农新村,有将军生前捐建的廷锴小学,改革开放后新农村景象气势万千,处处体现将军故里旧貌换新颜,是云浮市、罗定市革命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红色之旅旅游景点。

2015年,罗定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蔡廷锴将军故居进行全面修葺,成立"廷锴将军故居修复"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和开展募捐活动,倡议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廷锴将军故居修复工程,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参观完蔡廷锴故居后,我们去参观了3所学校。这3所学校都与蔡廷锴将军有关。

第一所是廷锴小学。1928年,蔡将军捐资创办了这所小学,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廷锴小学建起来后,龙岩村的孩子们就有福了,再不用走十几里山路到罗镜镇去求学。蔡将军当年给这所学校立了规矩,不收学费,并且免费提供课本、文具、纸张。

学校还对家境贫穷的学生发放衣服。老师们的薪俸都由蔡将军支付。他提供一切便利,让村里的孩子都有机会上学。我们顺路经过廷锴小学,校园很开阔、很规整,几栋教学楼并排而立,校舍井然,绿荫点点,静谧而恬和。

第二所是罗镜泷水中学。学校原名叫罗镜三区第一高级小学。1929年,蔡廷锴将军给学校捐资建了一座教学大楼,并捐赠了一大批图书,学校亦随之改名。

第三所是廷锴纪念中学。这是后人集资办起来的一所崭新的现代化学校。廷锴纪念中学开办以来,教育管理非常到位,办学水平很高,教学质量好,高考成绩斐然,得到当地党政和社会群众的高度认可、肯定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