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猷儿子 广工学子参加第11届吴大猷科学营
暑假期间,在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科技协会的支持下,经学校推荐,郑汉忠同学参加了由吴大猷学术基金会举办的第11届吴大猷科学营。本次共有100名大陆、台湾及香港三地的大学生受邀参加了此次科学营活动。 吴大猷学术基金会是为纪念吴大猷先生,由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沈君山、吴葆之五位学者于2000年10月发起成立的。
本基金会的宗旨是促进科学教育及学术研究精神,并推动和增进两岸三地优秀学子的科技学术交流。 2012年08月5日~10日,第11届吴大猷科学营于台湾溪头台大实验林区举办,举办的目的是通过邀请国际级大师来台,将科学研究经验、研究方式及尖端科学领域的现况与展望,传授给大陆、台湾及香港三地之青年学生,培养下一代的杰出华裔科学家,促进两岸三地未来科学精英的交流与互动。
本届科学营的主题为"新创物质的未来—从基础到应用",受邀开授讲座的有"Dr.Sumiolijima--首次通过观察发现CarbonNanotubes","吴茂昆教授--首次发现世界第一个高于液态氮温度的超导体(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以及Dr.
YuryGogotsi,Dr.DeanHo,Dr.ZhongLinWang等国际级大师。
科学营的主要形式是由大师专题演讲、与大师近距离对谈、尖端课题介绍与讨论、前沿论坛以及走进大自然等五部分构成的。通过大师专题演讲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纳米材料前沿的研究与应用;通过与大师近距离对谈让学生充分了解大师的科研经历,认识科研的探索历程;通过尖端课题介绍与讨论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和小组讨论,探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潜在问题;通过前沿论坛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产学研商"这四个方面的发展与联系;通过走进大自然活动,让学生了解自然,享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财富,以及人类的自我反思。
郑汉忠系我校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08级本科生,现为自动化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在本科期间,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感动南粤校园"2011年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2011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以第一作者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已公开),发表EI收录论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