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裁古韵17部 72段玉裁古韵十七部与《六书音均表》之关系
?一、简述段玉裁古韵十七部与《六书音均表》之关系 段玉裁在作《六书音均表》之前先写成《诗经韵谱》《群经韵谱》。他对《诗经》和其他先秦韵文的用韵情况作了细致的考证研究,研究出上古音为十七部。他又进一步作了的理论探讨和提高,把音韵研究的成果用到汉字的造字原则上,提出“同声必同部”的理论,使上古音的研究同形声、假借的理论结合起来。
于是他又先后写成《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古十七部谐声表》、《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
合上面写成的《诗经韵谱》《群经韵谱》为一书,取名《六书音均表》。 《六书音均表》共分五表: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古十七部谐声表;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诗经韵分十七部表;群经韵分十七部表。1)《今韵古分十七部表》是综述段氏古韵分部结论的。
这里今韵指《广韵》,意思是《广韵》206韵古时只分十七部。他的十七部排列次序打破了《广韵》“始东终凡”的传统次序,而是按彼此音值的远近来排列。段氏分部的特点有三:(1)支、脂、之分部。
(2)真文分部。(3)矦(hóu 古同“侯”)部独立。2)《古十七部谐声表》是段在古音研究材料方面开拓的一个新领域。段玉裁通过对先秦文字的通盘考察,发现如果依据谐声偏旁把古代文字归类,其结果同《诗经》韵语的类别大致相同。
这项发现增加了古韵分部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以谐声字为纲,一大批不见于古书韵脚的字也可进行归类了。3)《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是按“音近”的原则把十七部分为六类。
这六类是按古韵语中的关系(即通押)来定的,同类为近,异类为远。在这个表中,他提出古音“异平同入”,即不同的平声韵部(两个或者三个平声韵部)可以同配一个入声韵部。4)《诗经韵分十七部表》全面考察毛诗用韵情况,是《今韵古分十七部表》的主要材料。
5)《群经韵分十七部表》以群经为《今韵古分十七部表》的参考材料。由此,古韵分部至段玉裁已经非常精细了。二、简述朱骏声古韵十八部与《说文通训定声》编排体例之关系 《说文通训定声》凡18卷,是一部按古韵部改编《说文解字》的书。
朱骏声根据《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其中谐声字8057个),分析出1137个声旁。同时他变更《说文》的体例,即不采用《说文》540部,而是用古韵十八部来排列10324字,再依古韵归并为十八部。
《说文通训定声》的编排自成体系,全书以谐声声符为纲,同从一声符孳衍的字都联缀在一起,按音分别归属古韵十八部,秩然有序。该书由三部分组成:“说文”“通训”和“定声”
。每字之下,先释《说文》本训,引群书古注为证,即所谓说文;次陈述字的引伸义和因文字假借而产生的假借义,即所谓通训;最后举出上古韵文中的用韵来证明古音,凡同韵相押叫做古韵,邻韵相押叫做转音,阐明字音,即所谓定声。
这3部分的主要部分是通训,对研究词义的发展和转变大有帮助。朱氏这种新的安排体系是为了便于安排谐声字和阐述转注和假借字。他在《自叙》中说:“部标十八派以析而支以分,母列一千声为经而义纬。将使读古书者应弦合节无聱牙诘诎之疑,治经者讨叶沿根,有掉臂游行之乐。
”但他用《易经》卦名来命名十八韵部,脱离了当时古韵研究的现实,并给使用者造成查找的不便。这一点他后来也意识到了。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所谓训诂方法,就是利用汉语语言学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准确地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1)训诂与文字学结合:以形索义;(2)训诂与音韵学结合:因声求义;(3)训诂与词汇学结合:寻规律以求词义;(4)训诂与语法学结合:明语法以求词义;(5)训诂与修辞学结合:由修辞以求词义;(6)训诂与历史学结合:据史料以求词义;(7)训诂与校勘学结合:考异文以求词义;(8)训诂与逻辑学结合:用逻辑以求词义。
本文拟就中学课本文言文注释中的某些问题,结合上述八种训诂方法来谈谈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一、以形索义 以形索义,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的本义的训诂方法。
运用以形索义的方法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字形要能反映本义,本义要与字形切合,即要能证明造这个字时,是根据这一意义来构形的。为达此目的,我们所依据的字形应是较古的文字。二是探求本义必须参证于文献语言,即本义不仅要与字形结合,还必须是在文献语言中有过用例。
参证文献语言来探求词的本义,可以避免望形生训。下面我们运用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
”高中语文第二册注:“军,驻军,动词。”余行达主编《古代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在非判断句中,名词如做谓语,活用成了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做谓语,意为驻军。” 中学语文和余行达主编的《古代汉语》都把“军”解释为“驻军”,但前者以为“驻军”是“军”的固定义项,而后者认为“驻军”是“军”的临时意义,即名词“军”活用为动词时所临时具有的意义。
孰是孰非?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军”字的形
体结构分析来予以说明。 《说文》:“军,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车,兵车也。”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字从车,从@①,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由此可见,“军”本为动词,本义是“包围”。
将兵车围成一圈时,当然是表示军队驻扎下来准备宿营,因此,“军”引申有“驻扎;驻军”义。是谁将兵车围成一圈呢?当然是军队,因此:“军”又引申有“军队”义。由此可见,军的“驻军”义和“军队”义都是由本义“包围”引申出来的。
既然“军”本为动词,那么“军”表示“驻军”义时当然就不是“名词活用成动词”了。由此可知,语文课本的注释是正确的,而余行达主编的《古代汉语》的解释是不准确的。 二、因声求义 因声求义,是通过对汉字声音线索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
它主要是用来推求语源、解释联绵词和解决文字上的通假问题。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以古音(即上古音)为依据,因为绝大多数的同源词在上古时已经形成了,训诂学里说某字与某字音同或音近,也是就上古音而言的;二是以文献语言为依据,以避免滥用声训而流于主观臆断。
下面我们运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来考证一条词义。 归有光《项脊轩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 高中语文第五册1984年版和1987年版皆未给其中的“借”字作注,其他古文选本亦不注。似乎“借”就是现在的“借进”。其实不然。归有光为什么要把借来的书入满自己的书架呢?这合情理吗?按,“借”上古属铎部精纽,“藉”上古属铎部从纽,因此“借”可以通“藉”,为叠韵通假。
例如《诗·大雅·抑》:“借日未知。”《汉书·霍光传》引《诗》作“藉”;《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战国策·秦策》:“此所谓藉贼兵而赍盗粮者也。”“藉”本义是古代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垫物。《说文》:“藉,祭藉也。”既然是垫物,他物便可置之其上。如《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藉萋萋之纤草。
”李善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由此可知,“借书满架”就是“藉书满架”,直译就是“置放的书排满了书架”。三、寻规律以求词义 寻规律以求词义,是通过探寻古代汉语里词的内部构造、词的产生与发展和词义演变等规律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
通过探寻古汉语词汇的内部构造规律,我们可以避免把古文中两个单音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词的现象;通过探寻古今词汇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古语词的意义;通过探寻词义演变的规律
,我们可以了解某个词在古代具有哪些意义,为什么会具有这些意义,可以了解同源词的孳乳情况,可以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情况。运用寻规律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以古训为依据,这是因为作古训的先代学者,尤其是“汉儒去古未远,经生们所说的故训往往是口口相传的,可信的程度较高”(注: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0年版,343页。
);二是注意词义的时代性,因为“古代汉语”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古代汉语范围内,各个时代的词义是有差别的,不明乎此,则往往可能导致以后起之古义解释更早之古义。
下面我们运用寻规律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史记·屈原列传》“不获世之@②垢。
”高中语文第六册注:“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按,这种解释虽文意可通,然“获”并无“沾染”义,此属望文生义。《广雅·释诂三》:“获,辱也。”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第五》对这句话是这样解释的:“获者,辱也。
言不为滋垢所辱也。”课本亦采此说。 四、明语法以求词义 明语法以求词义,是通过语法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的训诂方法。杨树达先生说:“治国学者必明训诂,通文法。近则益觉此二事相须之重要焉。
盖明训诂而不通文法,其训诂之学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训诂,则其文法之学亦必不至也。”(注: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序例》,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运用明语法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和句意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注意古今汉语语法的区别,二是注意对古汉语语法进行断代研究。
下面我们运用明语法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初中语文第一册注:“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
” 按,这种解释盖本于朱熹《论语集注》。朱熹云:“‘何有于我哉’,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
”然而这种解释既不合古汉语语法,又有悖于史实。下面我们仅从语法方面来解释。 “何有”即“有何”,其中的“何”是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何有”在古代汉语里又是一种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其意思较灵活,可以根据上下文意而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等。
下面仅以“何有”作“有什么困难”讲为例来加以说明。 《左传·僖公九年》:“入而能民,土于何有?”杜预注:“能得民,不患无土”因此,“土于何有
”就是“得到土地有什么困难呢”。 《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何晏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因此,“何有”就是“(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 《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朱熹集注:“何有,言不难也。
”因此,“于王何有”就是“对于称王天下有什么困难呢”。 至于“何有于我哉”,《论语注疏》云:“此章仲尼言己不言而记识之,学古而心不厌,教诲于人不有倦息。他人无是行,于我,我独有之。
故曰‘何有于我哉?’”刘宝楠《论语正义》云:“与上篇‘为国乎何有’、‘于从政何有’、‘何有’,皆为不难也。”值得注意的是,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1978年版)对这句话注释为:“在我这里有什么呢?这就是说,这三件事我都没有。
”而在《古代汉语》(修订本)里则改注为:“对我来说有什么呀?也就是说,这三件事对我来说都不难。”由此可见,“何有于我哉”就是“(这)对我有什么困难呢”。 五、由修辞以求词义 由修辞以求词义,是通过修辞方式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的训诂方法。
运用由修辞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注意区分修辞方式与一般表达方式,二是注意参证于史实。
下面我们运用由修辞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司马光《训俭示康》:“人皆嗤吾固陋。”高中语文第二册注:“嗤吾固陋,嗤笑我固执不大方。” 按,这里的“固”不宜取“固执”义,因为穿着朴素根本不存在是否“固执”的问题,只是可能让人误解为“吝啬”。
“陋”有“吝啬”义,例如《吕氏春秋·节丧》:“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陋。”李白《赵公西侯新亭颂》:“俭则不陋,丽则不奢。”“固”有“陋”义,即“吝啬”义。
《广雅·释言下》:“固,陋也。”《论语·述而》:“奢则不逊,俭则固。”意思是,奢侈就显得骄傲,节俭就显得吝啬。由此可见,“固陋”在这里是运用了同义连用的修辞方式,即“吝啬”的意思,“嗤吾固陋”,就是嗤笑我吝啬。
六、据史料以求词义 据史料以求词义,是依据与古代社会生活有关的史料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运用“据史料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内证”与“外证”相结合,兼及“旁证”。
我们在探求和诠释某个与古代社会生活有关的词语的意义时,最好尽量从本文或本书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中去寻找史料来加以训释,这便是内证;同时还可以从同一时代的其他作品以及后代撰写的反映同一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