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新平与尹喜平 山西官场地震未平 省公安厅局长尹喜平被带走 | 新闻旧评
新闻速览 据澎湃新闻网报道,多个消息源证实,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局长尹喜平,已于9月25日被有关人员带走。尹喜平是山西省委原书记警卫员出身,曾任太原市交警支队队长、太原市公安局副局长等职,与此前被免职的太原市公安局原局长苏浩、李亚力工作均有交集。
此前落马的山西省委原常委、太原市委原书记申维辰,亦与其往来密切。
尹喜平被带走的具体原因不详。太原公安系统一位老领导告诉澎湃新闻,太原市原公安局长李亚力2012年底因儿子涉嫌醉驾殴打执法交警而被免职,背后即有尹喜平推波助澜,鼓动相关人员曝光此事,目的即是推李亚力下台,方便自己上位。
腐透了的山西应成吏治改革试验田
文 / 汤嘉琛
刚刚履新的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不同场合表达了严惩贪腐的决心。按照中央定性,山西腐败案频发是因为“政治生态出了问题”。当地煤炭系统官员认为,山西的政治生态归根结底是煤的生态。从山西近年多起腐败案件可知,煤炭、安监、交通、公安等案件高发领域,都与煤炭产业链有关。
山西政治生态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简而言之,一是权力与资本勾结,结成了许多基于利益的政商朋友圈;二是基于地域、同学、派系等关系,结成了一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政治同盟圈。两个圈子让山西的权力监督机制和权力运行规则畸变,让这个煤炭资源大省的一些官员深陷“黑金泥潭”。所谓“晋官难当”的山西魔咒,实质上是很多官员在扭曲的政治生态中要么迷失自我,要么欲有所作为却有心无力。
政治生态层面的问题由来已久,此前那些晋官都曾表态要通过改革整顿吏治。然而,改革意味着对既有利益分配格局和秩序的调整,也因此必然会遭遇既得利益者的抵制。数年前,山西某地甚至出现新任市委书记施政困难,要向地方势力屈服的情形。以前那些吏治改革举措,要么打了折扣,要么仅能治标不能治本,不足以挑战官场痼疾沉疴。
山西官场之弊端,从表面看问题出在煤上,但深层次原因仍是权力失控。以山西的数次“煤改”为例,饱受矿难困扰的山西本想通过“煤改”改变多、小、散、乱格局,但由于每一次转型都由权力主导而罔顾市场规律,结果给权力寻租创造了更多机会,“哪家企业可以整合小的煤矿,均由政府决定,煤老板与政府的关系便至关重要”。这种权力主导的“煤改”,最后蜕变为重新进行权力洗牌和利益再分配。
政商朋友圈和政治同盟圈绑架了山西官场,也给如今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大换血”埋下了伏笔。在中央强力反腐之下,旧有的官场网络已七零八落;新的人事调整布局逐渐到位,中央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寄予了山西主政者改善政治生态的厚望。这对山西来说是一件好事——多年的腐败和混乱,让山西经济表现每况愈下,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已饱尝苦头的山西,理应最有动力推进改革。
治顽症需下猛药,如果真要打破“山西魔咒”,不妨将山西当作一个推进吏治改革的试验田。具体来说就是,国内外一些经实践检验确实有效但暂时还未在大范围推行的反腐、防腐举措,不妨在山西先“试点”。比如,以最彻底、最透明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防范山西官员染指“黑金”;比如,按照市场逻辑明晰煤矿资源的产权,让政府部门回归服务和监督本位;再比如,在地方立法层面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为深层次改革做好铺垫,并建立更为严苛的问责机制。
山西官场的问题解决不好,最终受损的仍是当地百姓。在这个此前被称为“官场百慕大”一样的地方,“试点”一些在别的地方可能还有顾虑的改革举措,如果进展顺利,不仅有望打破“晋官难当”的魔咒,还能为其他地方的深入改革探路。
进一步说,经过重拳反腐之后的山西官场,公开阻挠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应该会有所忌惮,更多的官员与广大民众对于通过改革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再出发,会有更多的期待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深化改革,让“坏事变好事”的机会之窗已打开。当此之际,如能把握良机,推进改革,建设一个新山西也并非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