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峰案情的判刑 夏俊峰案 同情不能挑战法律的权威

2017-12-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小贩遭遇城管,当流血冲突在这两个群体爆发的时候,总会吸引人们的极大关注.近日,沈阳摊贩夏俊峰刺死城管案终于有了最终的判决.最高人民法院的复核决定,夏俊峰持刀行凶,致两名城管死亡,一名重伤,对夏俊峰执行死刑.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随后也解释称:夏俊峰不能认定构成正当防卫.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恶性刑事案件,一个人持刀杀死两人,还砍伤一人,按照当今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也不足为奇.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反而是对夏俊峰表示同情,呼吁"免除一死"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一时间感性的同情之声仿佛站上了舆论的制

当小贩遭遇城管,当流血冲突在这两个群体爆发的时候,总会吸引人们的极大关注。近日,沈阳摊贩夏俊峰刺死城管案终于有了最终的判决。最高人民法院的复核决定,夏俊峰持刀行凶,致两名城管死亡,一名重伤,对夏俊峰执行死刑。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随后也解释称:夏俊峰不能认定构成正当防卫。

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恶性刑事案件,一个人持刀杀死两人,还砍伤一人,按照当今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也不足为奇。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反而是对夏俊峰表示同情,呼吁“免除一死”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一时间感性的同情之声仿佛站上了舆论的制高点,这实在是令人感到蹊跷。

也许是因为在面对小贩与城管的冲突时,人们更会关注相对弱势的小贩;也许是因为在面对夏家的遭遇,特别是孩子的纯洁时,人们更会向他们发出同情的目光;也许是在面对所谓的“良善弱者和邪恶强权”的抉择之时,人们更会被感性所困扰,而忽视案件本身。

但是,事实不容被蔑视,法律的权威更不可被质疑。夏俊峰在案发时,用随身携带的切肠刀对被害城管连刺五刀,并且刀刀致命,造成2人死亡的事实是清楚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复核认为:犯罪情节极其恶劣,手段极其残忍,后果特别严重,应依法惩处。夏俊峰罪行特别严重,不足以从轻处罚。

法律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并不是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的。在证据面前,个人的情感不应这样表达,更不应该挑战法律的权威。这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底线。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不管你是善良的平民小贩,还是重要的政府官员,只要触犯法律的红线,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更不会因为“身份”的问题而加重或减轻惩罚。这也是依法治国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笔者想让各位网友换位思考一下,你有想过遇害城管申凯和张旭东吗?即使舆论关注较少,也不能忽视他们两家人的感受啊。他们同样有各自的家庭,同样也过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不能因为他们是城管就不值得同情,这个案件是三个家庭的伤痛,而并不仅仅是夏俊峰一家。

关于夏俊峰是否应认定为“正当防卫”的说法,沈阳中院在微博中已经做了详细的解释。解释称:综合案发时双方的体态、力量的对比,以及所造成的两死一重伤的后果,并结合被捅刺的刀数、深度、位置等客观结果,不能认定夏俊峰遇到了明显的、危及人身安全的不法侵害行为,故不能认定构成正当防卫。并且据法院审理证实:除了夏俊峰本人的供述外,没有证据证明夏俊峰受到殴打,而且他本人身上也没有足以证明他被殴打的伤痕。

这个案件是2009年5月发生的,11月就一审宣判夏俊峰死刑。2011年终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直到今年9月才核准死刑。从案发到执行,跨度长达4年之久,如此漫长的时间至少说明各级法院在处理这起案件时,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处理起来更是非常谨慎的。这毕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没有真正地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最高人民法院是不会最终做出核准死刑的裁定的。

法律虽然是严肃的,但社会是热情的。令我们欣慰的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为夏俊峰的儿子夏健强、遗孀张晶捐助。其中著名歌手、演员:伊能静更是收夏俊峰之子为义子,与其妻结为姐妹。并承诺将“资助孩子学费、扶植孩子绘画天赋,让强强健康长大!”

据悉,吉林美术出版社已于今年7月出版了夏健强的画集—《夏健强的画》,销售所得将全部捐给他的妈妈以及两个城管家庭。爱心人士还将打算为夏健强举办一次画展拍卖,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