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志华院士从政的幕后故事

2017-06-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1年6月16日下午,定位瞄准“博鳌论坛”的重庆市“两江论坛”正在举行.在主题为“技术创新与先进制造业”分论坛上,钟志华院士侃侃而谈.钟院士谈的依然是老话题———“产学研结合”,不过,不经意间他已经更强调政府的作用了.钟志华进入角色了.他的新职务是重庆市科委主任.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目前,他依然担任湖南大学校长,“新的任命很快就会下来,到时就真正卸任了.”钟志华对记者说.出现在“两江论坛”上的钟志华,西装革履.精神焕发,早生的华发已经染黑,顿觉年轻了10岁.其实,钟志华并不老.本月才满49

2011年6月16日下午,定位瞄准“博鳌论坛”的重庆市“两江论坛”正在举行。在主题为“技术创新与先进制造业”分论坛上,钟志华院士侃侃而谈。钟院士谈的依然是老话题———“产学研结合”,不过,不经意间他已经更强调政府的作用了。

钟志华进入角色了。他的新职务是重庆市科委主任、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目前,他依然担任湖南大学校长,“新的任命很快就会下来,到时就真正卸任了。”钟志华对记者说。

出现在“两江论坛”上的钟志华,西装革履、精神焕发,早生的华发已经染黑,顿觉年轻了10岁。

其实,钟志华并不老。本月才满49周岁的他,是我国汽车学术界的传奇人物,16岁上大学,20岁出国留学,30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3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校长。他主持的“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课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学术领域顺风顺水,成绩卓著的钟志华因何转向仕途呢?

“这很正常呀。”面对记者的提问,钟志华显得很轻松。

不过,据记者多方调查,钟志华离开湖南大学到重庆从政,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  “怕不累”的钟院士

我国汽车领域只有两位院士,一位是已逾古稀之年的汽车学术界“泰斗”郭孔辉,另一位就是2005年当选院士的钟志华。

钟志华到目前为止的人生经历几乎都在大学中度过。出生于1962年的钟志华,是湖南湘阴人,16岁被湖南大学破格录取,就读于机械工程系。1982年,钟志华赴瑞典林雪平(Linkoping)大学攻读研究生。1992年被聘为林雪平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当时瑞典最年轻的博导。那时,钟志华在国外事业蒸蒸日上,一些研究项目被几家大公司采用,他本人作为骨干和子项目负责人参与了欧盟的高科技项目。

不过,钟志华的理想还是在中国。1995年钟志华毅然决定回国。他回到母校湖南大学,成为湖大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一位教授,主要研究汽车设计制造CAE技术、汽车碰撞安全技术和冲压成型技术。

在科研工作方面,钟志华的勤奋是出了名的。湖南大学中国汽车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沿平教授,与钟志华共事多年,曾经做过钟志华的科研秘书。她告诉记者:“我们形容人勤奋常说‘不怕累’、‘累不怕’,而钟院士是‘怕不累’。”

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薛殿伦也告诉记者:“钟院士很能干,搞科研精力总是很旺盛。”据了解,除汽车领域的研发外,钟志华还挤出时间为乡亲们研发了一种水稻收割机。

“怕不累”的钟志华迅速取得了众多学术成就。最著名的是他主持的“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及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课题,荣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汽车行业内颇具影响的还有钟志华的“菱形概念车”,将面式碰撞改为点式碰撞,大大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菱形概念车”曾在底特律车展、北京车展上亮相,一度引起轰动。钟志华据此研制出了“四轮三轴”的菱形月球车,成为中国登月工程的候选车型。

■  “管不顺”的钟校长

2005年7月14日,钟志华被任命为湖南大学校长,同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不再单纯进行科研活动,从此走上了管理岗位。

按照钟志华的学术成就,担任湖南大学校长也算众望所归。此前,湖南大学校长在短短几年内已经换过多任,湖南大学师生希望钟志华不再成为过客,扎根湖大,振兴湖大。

对于钟志华担任湖南大学校长期间的事迹,记者多次联系湖南大学宣传部和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均被婉拒了采访要求。

2011年2月25日,记者来到长沙岳麓山下的湖南大学,找寻钟志华给这座千年学府带来的变化。湖大的一位老师建议我上学校的论坛看看,“那里有关于钟校长的很多评价”。湖南大学有两个知名的论坛“望麓自卑”和“爱晚红枫”。

在论坛中,湖大学生对钟志华还是比较爱戴的,很多人都称其为“华哥”,有人为他讲话的坦诚“肃然起敬”,还有人建议他把白发染黑。不过,也有一些人质疑他合并学院和拆分学院,抱怨学校收费越来越高和言论不自由。

采访中,记者无意间发现一件事。2009年初,湖南大学一位研究生冒领了钟志华科研项目的5万元经费,却诬陷导师杨沿平,公安机关介入调查未果。此事在湖南大学闹得沸沸扬扬,也有多家媒体报道。如今,钟志华校长给长沙市公安局和检察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