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俞樟根:竹编 我的人生我的梦想

2017-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77岁的俞樟根鹤发童颜,在炎夏的烈日下精神十足.上周六,他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读过什么书,讲不大来的哦."听说记者要来采访,老人特意搬来救兵,是他的徒弟.年过六旬的徐华铛.俞樟根这位中国第一届第一位竹编工艺美术大师和他的精美竹编一一呈现在我的面前.文化部去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俞樟根是唯一的(国家级)嵊州竹编工艺代表性传承人.追溯浙江嵊州竹编的历史,用"悠久"可谓名副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嵊州人就已能利用当地盛产的毛竹

77岁的俞樟根鹤发童颜,在炎夏的烈日下精神十足。上周六,他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读过什么书,讲不大来的哦。”听说记者要来采访,老人特意搬来救兵,是他的徒弟、年过六旬的徐华铛。

俞樟根这位中国第一届第一位竹编工艺美术大师和他的精美竹编一一呈现在我的面前。

文化部去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俞樟根是唯一的(国家级)嵊州竹编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追溯浙江嵊州竹编的历史,用“悠久”可谓名副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嵊州人就已能利用当地盛产的毛竹,巧妙地编织出简朴实用的竹筐、竹篮等农具了。后来,用毛竹编制各种竹制品的手工艺人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呼——篾匠。俞樟根家三代做篾匠,7岁那年,他就开始跟父亲学竹编手艺了。父亲当时是城关远近闻名的篾匠师傅,竹编技术好,是个能工巧匠。“我跟父亲学了几年,十一二岁的时候我自己就带徒弟了!”

当时的篾匠,一般也就编一些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如果按照这个轨迹,俞樟根日后也许只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篾匠师傅而已。然而,时代给了俞樟根一个不一样的机遇:解放后,政府组织了竹编合作社,俞樟根进入了竹编合作社,后又进入嵊县工艺竹编厂,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他先后担任工艺竹编厂的创新设计组组长和工艺竹编研究所所长,从此俞樟根开始尝试对传统竹编工艺取其精华,舍其糟粕,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使嵊州竹编编织技艺日益精湛,工艺花色不断丰富。

在工艺竹编的海洋里,俞樟根如鱼得水,他用自己的巧手、智慧和勤奋,在嵊州竹编发展史上书写了熠熠生辉的人生篇章。

首创动物竹编成为嵊州竹编四大特色之首

“竹编工艺的灵魂在于创新。”回首几十年竹编生涯,俞樟根深有体会。

嵊州竹编虽然历史悠久、资源丰厚,然而长期以来却一直局限在篮、盘、盒和席、簟、帘等生活用具上。“要突破,要创新”成为俞樟根和他的设计组常年苦苦思索、追求的目标。

那年,俞樟根出差去杭州,在一家礼品店里,他看到几个“老外”对瓷器动物爱不释手。于是他就想,如果用竹编来制作动物,肯定会受到欢迎。但篾丝的可塑性很差,要编成动物,难度可想而知。俞樟根知难而进,在相关人员的配合下,他选择了造型简单、胖乎乎的大象造型做竹编试验。“我先用木头做好模型,把四只脚和象鼻分开来做,然后再用竹丝一一连接上去。”第一只动物竹编就这样诞生了!

“那只大象不太好看!”俞樟根笑着回忆说。“竹编大象一点不生动,木木的发呆样。”但第一件竹编动物的成功,给了俞樟根很大的信心。为改进竹编动物艺术造型,他决定接下去搞竹编公鸡。为此,他多次到菜市场、养鸡户家,反复观察公鸡啄米、奔逃、拍翅、惊飞、追逐、啼鸣等姿态。

鸡的神态在他脑海中鲜活起来,一只栩栩如生的竹编公鸡诞生了。此后,竹编动物便开始了规模生产。飞禽走兽、牛马鸡鸭纷纷披上了竹编的外衣。1979年,竹编《山鹰》还飞入了美国白宫。

接着,俞樟根又把竹编动物与传统的盒、罐、篮、盘巧妙结合起来,创制了《鸡罐》《鸭盘》《鹰盒》等,有的背部有盖,可以开合,有的嘴夹有口,可以投放,实用性与观赏性俱佳。如《鹅篮》,鹅头微侧,理着羽毛,翅膀扬起,引出提柄,鹅肚作容器,而且大小数只一套,可以叠加在一起有利于包装和运输。1982年,美商在广交会上一眼相中《鹅篮》,一次订货3万件套。1983年,又订了5万件套……

竹编动物的问世是竹编工艺史上的一大成就。竹编动物与漂白、花筋、蓝胎漆一起成为嵊州竹编的四大特色。

主创大型精品竹编 嵊州竹编名扬海内外

俞樟根家最醒目处挂着许多竹编照片。“喏,这是竹编《龙船》,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创新设计一等奖;这是《还我河山》,赴我国香港地区等地展出……”俞樟根指着一幅幅照片如数家珍。“可惜有的已成为孤品,流到了国外……”

几十年来,俞樟根带着他的设计人员,主创了一大批大型竹编精品。像竹编《九狮舞绣球》,采用多种编织工艺,把九只狮子刻画得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国际友人称赞它为“世上精品”;《还我河山》造型优美,编工精细,岳飞“前赴后继,还我河山”的神态表现得酣畅淋漓,赴香港展出引起了轰动;《苏武牧羊》熔各种编织技艺于一炉,人和绵羊编得严密完整,浑然一体,被中国工艺美术展览馆珍品馆收藏;《麻姑献寿》为“粗细并茂”编织法的代表作,细者在一寸见方内编进120根篾丝,薄如羽翼,精巧细腻,粗者则充分利用竹丝的弹性,巧插巧编,粗犷豪放;还有《老寿星》、《秦陵铜马》、《越乡古戏台》、《牡丹亭》……俞樟根主创的大型竹编精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中展出,让人叹为观止,由此领略到嵊州竹编这一“东方珍品”的神奇魅力。

“竹编这一工艺,需要各道工序的配合,能创作出这些有影响的作品,不是我一个人就能成的,靠的是集体力量。”老人的朴实无华,令人感动。

传承嵊州竹编工艺 希望继续他的竹编梦想

俞樟根在竹编行业里是个奇才,他不但继承了传统的竹编编织技法,而且在此基础上新创了数十种编织新技法。为了将自已的100多种编织技法及制作工艺留给后人,他和徒弟、高级工艺美术师徐华铛一起,历时700余个日夜,终于完成处女作——《工艺竹编》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可。

更为难得的是书中的上千幅竹编编织技法示意图都由俞樟根手工一笔一画完成,他笑着对记者说:“要是用手进行演示,我闭着眼睛也能编,可为画书中这些插图,我的眼睛一下子加深了100度。”

俞樟根1996年从嵊州工艺竹编厂退休,不久他去了广州小女儿家。数年后,当他再回到嵊州的时候,嵊州工艺竹编厂因种种原因停办,原厂“转”给了个人,这让与竹编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深感痛心。

“我经常梦见自己还年轻,还在搞竹编创作。”竹编已深深地融入了俞樟根的生命里。“老伴总要说我,现在怎么还要去想竹编。其实我没有刻意去想,但我还是常做这样的美梦。”

这两年,俞樟根曾到东阳等地考察过,看见人家在搞竹编创新,搞“竹编奥运”,而嵊州竹编却难以为继,没有年轻人再学竹编了,这让他很是担忧。“竹编这一工艺如果传承不下去,我觉得很遗憾、很痛心。”俞樟根说,自己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了,力不从心,况且现在无场地无资金,甚至连编织工具都没有。

“但我割舍不了对竹编的感情呵!”俞樟根说:“有人牵头的话,作为嵊州竹编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我愿意为振兴嵊州竹编继续我的梦想。”

俞樟根:77岁,嵊州人,从事竹编工艺40多年,主持创制400多件竹编优秀作品。1979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家”称号,1988年改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当选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七届人大代表、嵊县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