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简历 北大教授薛兆丰:互联网经历的更大考验——政府监
最近我正在写一个政策影响巨大的行业,因为涉及到政府监管政策的部分,找了很多资料。恰好看到薛兆丰的一段演讲,觉得非常有意义。
互联网平台出现很多资产——数据、隐私,这些归谁所有?未来又一个平衡点——谁能够把数据用的最好,就归谁所有。互联网治理总成本最低的责任分配是最优的。治理是协同形式,而不是自顶向下的。
薛兆丰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在谈政府对互联网平台治理时,他认为面对新生事物,有两种管理哲学。一种是政府等监管者、立法者先把制度定下来,朝着法律指引方法发展。另外一种思路是,先让新生事物发展,让子弹飞一下,看看会有什么问题,问题的轻重如何,法律再跟进。
毫无疑问,后一种更好。从来都是对现实的承认是更好的方法,而不是对现实的指引。法律跟随事物的发展方向变动而变动而不是先订好法律,事物随着法律变动。
互联网的今天是因为给予互联网充分的空间而来。互联网准入制度,2010 年国家工商总局 49 号文规定了网上经营活动,之后互联网开始分层,有些人要求更高的品质,去京东。有些人喜欢多样化,去淘宝,进行分层。这是非常重要制度创新和经验。
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没有一步到位。时间到了,再结婚。企业也是一样。否则世界上的美好姻缘就不存在。
中国互联网经济在过去经历了一段没有政府管制的时期,到今天经历更大的考验,政府要管起你来了。接下来,无论是大平台还是创业公司,都讲无法忽略政府这个重要的玩家。
附:《互联网平台经济治理手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发布并解析了《互联网经济治理手册》的阶段性成果。薛兆丰说,互联网经济治理有四大核心问题:谁的资产?谁的责任?谁来试水?向谁靠拢?
第一个基本问题是产权归谁。互联网经济产生了许多新的数据。数据就是资产。比如一个人逛淘宝产生的数据,到底应该归谁,是消费者,还是网店,还是淘宝平台,还是政府?大家都觉得应该归自己,但薛兆丰说,整个治理的规则,会朝着一个平衡点去移动。
这个平衡点,就是数据资产价值的最大化。举个例子,人们用 Kindle 看书的时候,会顺手划下划线,这个下划线信息的知识产权实际是归亚马逊平台的。因为你买了 Kindle 之后,第一次用的时候,就接受了协议,把知识产权归亚马逊了。
薛兆丰觉得这个界定是合理的,因为亚马逊平台使用这些信息产生的价值,要比每个人把这些藏起来当做隐私的价值大得多。所以,未来谁能把数据用好,数据就更可能是谁的。那些能尽量把这个资产的潜在价值发挥到最大的治理规则,能让数据资产发挥最大效益的产权界定原则,就是好的并且稳定的规则,大家也愿意遵守这样的规则。
第二个基本问题是责任归谁。一个人在淘宝上买了假货,如果问题都算这个人的,那这个人的损失就达到了最大化。如果把责任推给平台,那么平台就要承担很大的成本。不仅是赔偿成本,还有管理成本,因为要雇好多人打假,甚至还要开发独创性的技术来进行打假,这也是成本。
虽然阿里这样的平台一直在用技术来打假,但是它也不能承受无限的责任。所以,我们应该追求的,不是单独一方的责任最大化,单独一方的成本最小化,而是整个互联网治理的社会总成本的最小化。在进行责任分摊的时候,如果能让全社会总的治理成本最小化,这样的治理体制就是合理的。在这当中,没有谁是完全免责的,也没有谁是负全责的,而是一个平等的、协同治理的生态。
第三个基本问题是谁来试水。薛兆丰认为,应该先让新事物发展,如果出现重大的问题,法律和管制再跟进。因为法律和管制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是社会发展适应预定的法律和管制。比如市场准入问题。2010 年,工商总局 49 号令,确认了自然人只要向互联网平台申报了他们的真实身份,就可以在网上做电商了。
这样一下子让门槛降低了,电子商务得到了蓬勃发展。这是电子商务发展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创新。至于电商到什么阶段要去工商登记,应该让他们自由选择。
就好像谈恋爱一样,两个人可能先是同学、同事,后来成为恋人,然后再去登记结婚。如果规定谈恋爱之前就必须到民政局登记,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好姻缘可能就不会存在了。所以让互联网平台先试水,发现重大问题,法律制度再跟进,这是我们的一个共识。
第四个基本问题是向谁靠拢,也就是到底向线下靠拢,还是向线上靠拢?现在有很多讨论,说线上线下不公平。薛兆丰觉得,讨论公不公平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线上线下的情况不一样,比如线上有数据资产,有刷信用值这种行为,线下就没有。
所以公不公平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评判一个规则到底合不合理,不应该根据它是不是和线下看齐,而应该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待新的治理模式也是一样,要看它是不是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薛兆丰说,既然是新事物,就不要用老的方式来对待,要给这种新生事物一个恰当的身份,以及恰当的治理规则。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让线上带动线下,让线下朝着线上新的标准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