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民颠覆式创新 中国制造2025和颠覆性创新 ——周汉民为民建中青班作专题报告
4月18日上午,周汉民为民建上海市委第54期中青年骨干会员培训班作“中国制造2025和颠覆性创新”专题报告。
周汉民从“工匠精神”谈起,他说,“工匠精神”伟大而平凡,是对工艺、对产品、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是对匠人锲而不舍、长期攻关的褒扬,应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遵循。实际上,“工匠精神”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对民建经济界别的民建会员来说,应将打造具备“工匠精神”的企业作为未来发展目标。
周汉民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是推动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对处于大调整、大变革和大发展的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的前瞻布局与主动应对。报告先后对我国制造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目标与路径、国际制造业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详尽解读。
周汉民指出,“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始终坚持稳步发展,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历经一个半世纪,重回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2015年我国有100家大陆企业跻身世界财富500强,仅次于美国;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近一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新支线飞机等领域技术位居世界前列。
然而,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依然艰巨和紧迫。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档次不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信息化水平不高、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成为我国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如今,大规模的产能过剩更使大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周汉民强调,“何以解忧,唯有改革”,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创新发展潜能蕴藏在制度变革之中”,通过变革取得优势——即“颠覆性创新”是引领产业技术发展的必由路径。具体来说,所谓“颠覆性创新”是引入新技术、产品或者服务推动变革,并在市场竞争取得优势。
“颠覆性”不是指中断或者造成混乱,而是替代。因此,要做到“颠覆性创新”任重道远,要秉持开放的心态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质量为先,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内核;坚持绿色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坚持结构优化,把结构优化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突出重点;坚持人才为本,把人才作为根本前提。
周汉民指出,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蓄势待发,德国、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正通过“工业4.0”、“再工业化”等战略手段实现“颠覆性创新”,以实现新一轮跨越。根据美国多所智库对颠覆性技术创新方向作出的预判,教育技术、清洁环保与节能、太空探索、人工智能等领域成为未来技术创新的热门。而我国未来创新发展趋势与信息革命紧密结合,“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将成为探索创新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