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和冯哲 王财贵:我的读书经历和读经推广之初心

2017-09-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王财贵:我的读书经历和读经推广之初心提问:王财贵老师您好,我下面的两个问题可能对您有点冒昧.您一直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榜样,您之所以成为今天我们所有人心之向往的老师,您是怎样一步一步成就的?第二个问题是,您的人生从开始到现在,您对自己是怎么评价的?答:说明白也不容易,因为生命是很多方面,是很整体的,很难说是哪一个机缘造成如此.有一些记者在我演讲之后采访我,他问说是什么样的特殊机缘让你这样坚持推广 读经.我说,你不要把我看成是洪秀全,因为洪秀全在一次大病昏过去三个月之后醒过来了,他就开

原标题:王财贵:我的读书经历和读经推广之初心

提问:王财贵老师您好,我下面的两个问题可能对您有点冒昧。您一直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榜样,您之所以成为今天我们所有人心之向往的老师,您是怎样一步一步成就的?第二个问题是,您的人生从开始到现在,您对自己是怎么评价的?

答:说明白也不容易,因为生命是很多方面,是很整体的,很难说是哪一个机缘造成如此。有一些记者在我演讲之后采访我,他问说是什么样的特殊机缘让你这样坚持推广 读经。我说,你不要把我看成是洪秀全,因为洪秀全在一次大病昏过去三个月之后醒过来了,他就开始胡言乱语,他说他的父亲是上帝,耶稣是他的哥哥,他是耶稣的弟弟,然后开始招募很多人,就开始了太平天国。我不是因为大病一场之后才开始推广 读经的。(众笑)

我为什么会推广读经,为什么会做这些事,这是很自然的,怎么说呢?因为每个人的心灵都是活的,只要他的生命是活的,他的心灵就是活的,活的心灵时常会有所涌现的,就像泉水一样会涌出来,它会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人、怎么做事。

在年轻的时候,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心里常常会觉察,自己太差了,古人所谓道德文章,什么都没有,能力很差,也没有什么志气,也没有什么品德,甚至身体也不是很好。总之什么都不好,就自己很自卑,很责备自己。

但是我又想,不好应该怎么办呢?刚才说要学,那应该怎么学呢,可以自己觉悟,也可以效先觉之所为。所以我们有时候在学校里也读读书,尤其是国文课,最能够开发人的生命,最能够影响人的性情。国文课里有很多的课文,有一些课文的作者我们都相当敬佩他,他的文章写得好,文章的理想也很高,所谓的道德文章。

我就去看他们怎么成就的,课本后面都有作者的介绍,作者的生平。我去看作者生平,看多了,得出一个结论:这些所有会写文章的人,所有有成就的人,所有有智慧的人,他们的成长历程有一个共同特色,就是从三岁、五岁,最慢是七岁、八岁就开始读经了,我称为“读有用的书”。

他们读到十三岁大概就成就了,至少在语文上成就了,整个的文化的素养已经很深了,已经打定了基础了,所谓满腹经纶。我发现这个道理之后,就开始想,现在我超过十三岁了,已经十五六岁了,怎么办?开始追吧。所以我从那时候起,除了学校的课程之外,自己有时间就读读古文。

当时还没有读到《 论语》,是我在专科毕业,二十岁的时候,才遇到一个隐居的高人,他教我读《 论语》,读四书,我是从二十岁才开始读经的。我平生所读的书其实不多,所以我非常惭愧。我认为自己就读过两本书。只读这两本书,就让我现在坐在这里,就让我做 大学教授,是非常惭愧的。

但是有些时候,我也不很惭愧,因为“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别人也不见得比我好。(笑)所以我们这个时代是很差的时代,你如果以我为标准是很差的,应该以比我更好的人为标准,乃至于以圣贤为标准,千万不要以我为标准,我是很差的。

我读过一本书叫做“四书”——《论语》、《 孟子》、《大学》、《 中庸》,因为老师叫我读,我是认真读了,而且也都读了朱熹的注解,我几乎能够背诵,就读那么一部书,能够读到这个地步,只是六个月。而且这六个月是在当兵。

台湾每个男孩子都要当兵,当兵的训练是很辛苦的,我利用训练的课余时间读,训练、操练非常累,下课了,别人躺在那里休息,我就读书,中午别人休息,我就读书,到了晚上要睡觉了,全营都熄灯,我就等班长、排长都睡觉了,自己把书拿着,藏在衣服里,跑到有灯光的地方去读书。哪里有灯光呢?军队管理是很严格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灯光,只有厕所有灯光,所以蹲在厕所读《论语》。(掌声)

如果,我现在有一点点学问的话,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然后再读《古文观止》。《古文观止》不是真正的经典,但是要读古文,从那本书读起也可以。现在我们教小孩子读经,不重视这本书,不过能够把《古文观止》读一读也不错,我就把这两本书读得比较透。

只要读过这两本书,其它的,你就可以左右逢源了。乃至于只要读过“四书”,再接触经史子集,你就能有所掌握了。所以读书是非常非常容易的,各位,你的年纪或许还不到二十岁,你比我入道之门的时期还要早,我很恭喜你。

假如你是二十岁,跟我一样,你也可以六个月就跟我一样了,如果超过二十岁,从现在开始,六个月,你也可以相当有功力,请你读《论语》,然后把《论语》的注解读一读,你就跟我一样了,就这么简单。(掌声)

读书是要发自诚意的,我是真诚地想要读书,所以有人说,你很幸运,遇到那个隐居的高人,能够教你读书。我说不是我遇到的,是我求来的,我初中还没有毕业就一直求,希望老天给我一个老师,让我能够跟着他学。果然,我一毕业,立刻就遇到这个老师,我很感谢老天。

当然了,现在你不要说再去遇到一个隐居之士,不必这样,因为你现在已经知道读书的方法,那个老师也教我读《论语》,现在我们也在提倡读《论语》,已经开始读了嘛。现在各位已经入了门了,将来你如果读文科,就在这个地方多用心;如果读别的科系是更好的,因为这样两面都有,又有文科的基础,又有专业的成就。

所以我很羡慕读理科的同学,认为他们容易两面都有,因为要读文科是相当容易的,读文科的同学大概只有文科的能力,理科的能力是很少、很薄弱的。

刚才说过,只要我们能够尊重别人的学问,那也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世界,你不需要每一科都很好,当然,一个人多才多艺最好,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我们有自己的专长,尤其还要尊重别人,也就可以了。

这也是经典的教育,也是圣人的教导。如果这样,就不必为自己太过担心,因为你的前途还很远大,只要顺着走下去,要做到像我这样子三脚猫的角色,实在太容易了,太容易了。(笑,掌声)

所以,我的求学是发自真诚的,我推广求学的方法,就是读经,以读经为本,为基础,也是非常诚意的。一个人只要诚意,就跟他的生命是相连的,他的生命在的一天,这种力量就不会失去。有人问我说,你为什么能够继续推广读经,你不是受到很多挫折吗?其实如果因为受到挫折而退缩,就代表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是跟生命隔阂的,而不连贯,假如你跟你的生命连贯,这本来就是你的事,“古之学者为己”,所以我推广读经,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我自己不叫不自私,而是每个人都应该为了他自己,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那么光明,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相通的。

因此推广读经,一方面,是尽我自己的本分;一方面,我也相信天下人听到这种的理论,也一定都心领神会,也一定都努力实现。我在还没有推广读经的时候,就预测它必将大行其道,果然十几年来,所向披靡,如火如荼,一日千里,势不可当。(掌声)

不是我有多少能力,而是因为这是人的本性,这是天理。一时之间,天理不能够在现实中表现,理想很难在现实中推进,因为人都有限制性。但是人要努力突破这个限制,这个限制还没有突破之前,也不要灰心,要知命。所以《论语》的第一章教我们“学而时习之”,生命永远奋发,这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的最后一章教我们要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如果不知道命——命就是限制——如果不知道你的限制,那就不是君子。

因为你以为做好事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功,一定会有很多人来赞赏你,这是错误的想法。这个道理要在世间实现是很艰难的,这叫做命,一定要知道这个命,你才不会感叹,所以孔子才能知其不可而为之,所谓“知其不可”就是命,“而为之”就是理,理在命中行,尽义而后知命。(掌声)

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仅推广读经是这样,不只是读书这样。你说你的天生资质不好,不够聪明,你的环境不好,你以前的习性不好,已经十几、二十岁了,都还没有什么程度,现在怎么办?千万不要把你的困难推给命运,你要承担起你的命运,承担的方法就是从今天开始,而不怨天、不尤人,能做多少算多少。

(掌声)假如还去感叹自己不够聪明,以前没有好好努力,以前没有听过什么教导,现在一无所有,现在毫无能力,还要差人家一大截,假如一直往这里想,这种人叫做小气,没有志气。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回归到自己,非常平实、非常安稳地面对自己的生命,担负起自己的生命,这样你才能过一个心安理得的生活,才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你随时都很坦荡,你不怕别人讥笑你为什么这么差,也不怕自己起步慢,因为这是你的命,先要能够承受,你才能够往前进;而这个往前进也是你的命,是你的理命,“天命之谓性”的命。

因此命有两种,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是知道两种命,一种是我要行道,这是我的本分,是天之所命,这叫做理命,在理上说命。但是我的道很难行,虽然很难行,我还是要去行。很多隐居之士都讥笑孔子,你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隐居?这个道是不能行的,你知道吗?你为什么那么笨?孔子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不能行,我老早就知道了。

你老早就知道了,为什么还要去行呢?这叫知其不可而为。“知其不可”,就是现实之命,那是气命,在气上说的命。“而为之”,就是依照理命而行。气命与理命,在圣人这里是完全可以融通的,是可以同时把握的,这样的生命才是漂亮的生命,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对象。(掌声)

何况学习可以变化气质。我们说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这是大家常听到的话。曾国藩有一次写信给他的家里,教导他的弟弟,教导他的儿子。——《曾国藩家书》是很好的,曾国藩写信是很踏实、很诚恳的,几乎是白话,谆谆教诲,所以请大家有空的时候看看《曾国藩家书》——其中有一封写道,“我近来看《古麻衣相法》”,有一个麻衣道人,他说他看的古代的版本,其中有一句话说,要相一个人,算一个人的命,人的相最难改变的是骨相。

假如你看面相,往往面由心生,面相是会变的;有人说看手相,手纹也是会变的;而有人会摸骨,看骨相,这个骨是从天生下来的,是不会变的,所以骨相最准。

骨相如果算得准,就把你的命把握了,你就永远不会变了,所因此骨相是最高明的相。但《古麻衣相法》说,“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掌声)

读什么书呢,读圣贤书最容易改变。当然,读一些知识的书也可以改变。不过,读圣贤书的改变是纵贯的改变,往高明之处的改变;读许多知识的书,是横向的改变,开拓生命的丰富性的改变,两者都可以改变。总之一句话叫做“变化气质”。

什么叫做气质?大家都知道太极,太极本来里面可以是空的,叫无,无就是真有,大有。但是只有无,不能说明太极的作用,所以太极里面要画一个曲线,分阴阳,就是两仪,太极生两仪,阴阳就是气,叫做阴阳二气。

气的意思是流动,由流动的作用、阴阳的结合而产生万物;万物一产生,就有现实的形状占有空间,这叫质。因此,气质的意思就是天生的意思,还没有成形之前叫做气,已经成形叫做质。比如胎儿已经是质了,在胎儿之前叫做气。

或者是看不到的那一方面叫做气,看得见的叫做质。一个人的气质好不好,就是他天生的禀赋好不好的意思。这个气质是可以变化的,连骨相都可以变化,所以气质是可以变化的。怎么变化你的气质?就连老天给你的本来的你的精神面貌都可以改变它,这个是人的了不起。假如一只狗、一只猫、一只老虎、一只豹,它是很难改变它的气质的。只有人可以改变自己的气质,也叫做以后天夺先天,用后天的努力把先天转化。

所以,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的是圣贤之书,就是自己修养自己。读书也就是做工夫,做工夫也可以改变你的气质,一个人的工夫做到深处,就是孟子所谓“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你就能够表现出来,所以“诚于中”就“形于外”,变化气质之功,一定要经过一段的时间,一定要经过一段的累积。

当然,这个时间,凭智慧的高低而有快慢。智慧越高的,当下即是,不仅是心里面立刻变化,外在也立刻变化;智慧比较低的,就慢慢磨,磨久了,也变化。所以要看你的智慧高低。

刚才说,最高的智慧是颜回,“才动即觉,才觉即化”。到了宋明理学,像王阳明的弟子王龙溪,他就分出两种学问。——圣人弟子有两种学问,叫做圣门两种学问,就是孔子之后有两种学问,这两种学问就是两种做工夫的方法,一种叫做简易之学,一种叫做繁难之学,一种是非常简单的,一种是比较困难的,分成这两种。

什么是简易之学呢?颜回的学问就是简易的,子贡以下的学问都是艰难的。什么意思?颜回从根本上改善,所以“才动即觉,才觉即化”;子贡以下,都在它发生出来,有的是已经表现出来,有的是已经产生影响了再来改善。不管你在什么地方改善都可以,最高的改善是颜回之学,简易之道,当下即是,以后就是慢慢地琢磨,慢慢地琢磨。

这种功夫,朱子是提倡的。朱子提倡的是“涵养省察”,无事时涵养,有事时省察,你没有事的时候,心里很安定的时候,或者睡觉刚醒来的时候,总之心里面很平和的时候,你要涵养,什么叫涵养?你要去修养你自己,要去体贴圣贤的心灵,然后来鼓舞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希望它日渐扩充,日渐高明,永远保持这种清静。

你要涵养它,越养就越大,越养就越高,越养就越有力量,这是“无事时涵养”。

而有些时候你要面对事情的时候,往往原来的习性又发作了,原形毕露,这个时候怎么办?有事的时候,要省察,就是看看你念头如何、你的言语如何、你的行动如何。

一省察,发现有不善,就立刻收回来,涵养越深的,你的有事的行动就越合理。所以一面涵养,一面省察,无事时涵养,有事时省察;有事时省察,无事时涵养。这样涵养省察,省察涵养,就日渐造成你的功夫的长进。(掌声)

听说精神食粮吃多了,物质食粮就不要吃了,不过我们还是凡人,所以还是要吃饭的,现在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今天的演讲会就到这里结束!谢谢各位!(掌声)

更多读经教育相关信息请点击: 文礼书院、 王财贵先生演讲视频文稿总汇、 读经教育入门“六小篇”、 全球读经私塾 读经学堂汇总、 读经教育学堂私塾长期招生信息汇总、 近期读经活动汇总、 爱读经产品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