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熹平石经残石》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2017-10-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熹平石经>传为蔡邕所书,碑石共46个,几经动乱,原碑早已无存.自宋以来,常有残石出上,据说现已集存8000多字,字体方正,结构谨严,是当时通行的标准字体.蔡邕<熹平石经残石>隶书书法作品欣赏: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4),历时九年才制作完成,立于河南洛阳原太学门前.由著名学者蔡邕 ,堂溪典,杨赐,马日磾等建议树建的.共四十六石,残石分藏洛阳博物馆.西安碑林及北京图书馆.<熹平石经>的书法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因系官方巨制,书丹者自当是如蔡邕一流的

《熹平石经》传为蔡邕所书,碑石共46个,几经动乱,原碑早已无存。自宋以来,常有残石出上,据说现已集存8000多字,字体方正,结构谨严,是当时通行的标准字体。

蔡邕《熹平石经残石》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4),历时九年才制作完成,立于河南洛阳原太学门前。由著名学者蔡邕 ,堂溪典,杨赐,马日磾等建议树建的。共四十六石,残石分藏洛阳博物馆、西安碑林及北京图书馆。

《熹平石经》的书法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因系官方巨制,书丹者自当是如蔡邕一流的国手,试以《周易》经石为例,略作分析。

其结体方正,字字中规入矩,一丝不苟,点画布置之匀称工稳,可谓无懈可击。用笔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端美雄健,雍容典雅,恢宏如宫殿庙堂。梁武帝《书评》云:“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观此可信。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说:“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了最高境界,石经是两汉书法的总结。”当为的论。近年也有人讥其过于方整,而冠之以“馆阁派”。

其实,它整饬而不板刻,静穆而有生气,和明清以来风行的拘谨呆滞的“馆阁”字,不可同日而语。惟其如此,《熹平石经》集汉隶之大成,不但在当时被奉为书法的典范,而且流风所及,至深且远。汉字字体由隶变楷的过渡,《熹平石经》起了桥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