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云朱德 南京会谈朱德力促“云南王”龙云出兵抗日
龙云,是民国时期的地方实力派、高级将领,从1927年至抗战胜利结束,他做了18年的“云南王”。抗战期间是龙云一生中最为光辉闪光的亮点,他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率领三迤儿女出滇抗战,有力地支持了全国抗战。
1962年龙云逝世,周恩来充分肯定了龙云一生中的三大功绩:反蒋、抗日、联共。龙云之所以能够成为坚定的抗战者和爱国者,这与朱德元帅对他做的统战工作和影响是密不可分的。1937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对他也影响深远。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各民族团结抗日。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讲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并决定于8月中旬在南京召开国防工作会议。
1937年8月初,云南省主席龙云接蒋介石电令,要他迅速到南京参加最高国防会议。
8月9日上午,龙云在昆明巫家坝机场登上了飞往南京的飞机。飞到西安机场上空降落,因为要在西安加油,然后飞往南京。
走下飞机的龙云,和前来迎接的陕西省主席蒋鼎文等人走向休息室。刚坐下,蒋鼎文就在龙云耳边轻声说:“中共几位负责人也要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已在此等候,可否搭乘你的飞机一起去?”
龙云听后感到很愕然,他沉吟了片刻后问道:“不知是哪几位?”蒋鼎文答道:“是朱德、周恩来和叶剑英。”龙云脸上有了笑容:“我和周恩来是第一次见面,朱德和叶剑英则是我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时的上下届同学,我们一起去好了。”
朱德、龙云和叶剑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校友,早在读书期间就已经相识。没想到三位校友在西安相遇、同机共赴南京,商讨国家生存、民族独立的大事。在休息室,三人热情友好地叙旧,也免不了谈抗战前途等话题。8月9日上午11时30分,四人同机飞经武汉,于下午6时飞抵南京,龙云住进了位于北极阁的宋子文公馆。
1937年8月11日,周恩来、朱德在南京举办的国防会议上分别发言,就中国共产党关于全国抗战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作了阐述。龙云则表示,云南可以出兵20万抗击日军。与会者除了国民党的党政军要员外,还有地方派系的要员阎锡山、冯玉祥、何键、刘湘、程潜、李济深等人。
在南京期间,朱德利用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及滇军任职的经历,与龙云拉近了感情上的距离,进一步对龙云展开了心理攻势。只要一有机会,朱德就和龙云“谈心”,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团结御侮的决心。
一天晚上,在南京汤山,朱德、叶剑英和龙云一起散步。三人回顾了云南讲武堂学生在讨袁护国战争、北伐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朱德说:“云南陆军讲武堂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云南人民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龙云非常赞同中共对抗日的态度。朱德问:“云南可以出二三十万人吗?”龙云回答说,“没有问题,但要看军事发展情况而定。”接着他问朱德说:“这次抗战,政府给了你们些什么武器?”朱德笑了笑说:“我们只要轻武器。”“有没有大炮等重武器?”龙云接着又问朱德。朱德告诉龙云说:“我们主要是在敌后开展游击战,大炮运动起来不方便。”
叶剑英不失时机地向龙云介绍了中共对日军的作战态势和在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构想。龙云听后表示,今后要派人到共产党那里学打游击。朱德的秘书还专门编辑了一本密码给龙云,开始建立联系渠道。后来,龙云和延安的联系,就是用的这本密码。
在与朱德、叶剑英的交谈中,龙云认识到了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和方针,感受到了中共抗战决心和信心,并据此认定以往国民党中央宣传的“中共借抗日之名,行割据之实”的论调纯属诬蔑。
龙云受到巨大鼓舞,坚定了抗日的决心。他曾感慨地说:“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所以,龙云后来向蒋介石慷慨陈词:“把全滇1300万民众的爱国之热忱,及全部精神物质力量,贡献中央准备为祖国而牺牲。”
据1937年8月23日的《云南日报》报道,龙云于8月22日上午10时30分返回昆明,当即召集云南军政负责人会议,传达在南京的所见所闻,号召云南军民为争取民族生存而战,凡属国民应献身报国。龙云在很短时间内改编滇军,组建起第60军,由卢汉任军长,并从法国购买了先进武器。
1937年10月5日,60军将士在昆明巫家坝隆重举行出征誓师大会。1938年4月22日至5月18日,60军在台儿庄周边禹王山一带与日军浴血奋战27天,重创日军第5、第10师团。60军以伤亡近两万人的巨大代价,用生命和热血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谱写了一曲不怕牺牲,不畏强敌,抗击外侮的壮丽史诗。
此后,60军扩编为第30军团,辖第60、58两个军。继之又组建新3军,改称为第一集团军,先后参加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和赣北战役,转战大半个中国。龙云还主动请缨,修筑滇缅公路,打通国际通道。
抗日战争期间,在龙云的领导下,云南出滇抗战的军队达到40万人,伤亡约10万人,付出了巨大代价,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郑学富(台儿庄战役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