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冠武和许冠英 许冠英和他的兄弟们

2018-04-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许氏兄弟加在一起,堪称叱咤风云.除许冠武从事幕后,较少露面外,其余三人,都是香港娱乐界响当当的角色.许冠杰,"歌影双栖",其全盛时期,风头之健,或者还要远过于今

许氏兄弟加在一起,堪称叱咤风云。除许冠武从事幕后,较少露面外,其余三人,都是香港娱乐界响当当的角色。许冠杰,“歌影双栖”,其全盛时期,风头之健,或者还要远过于今天的周杰伦辈。只是他审时度势,见好就收,淡出江湖久矣

周之江

上周某晚,临睡觉前,老婆还在刷微博,突然语我曰:“邵氏的某某某去世了。”迷迷糊糊,也没听清楚。第二天上网,才知道是香港颇有名气的喜剧演员许冠英心脏病发作辞世,享年六十有三。

余生也晚,未赶上邵逸夫电影“帝国”的黄金时代。然而,对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度过青春期的我们而言,香港电影实代表着一种弥足珍贵的少年情怀。时至今日,朋友中,能一边看《英雄本色》一边把台词倒背如流的,绝对不止一两个,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前不久,看到韩国人翻拍《英雄本色》,显见导演亦“忠粉”也,港片影响深远,由此可见一斑。

那个年头,已经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尾声了,空谷足音,回味迄今不绝,也算功德不浅。因许冠英之逝,倒勾起不少怀念来。

书架上魏君子所著《江湖外史之港片残卷》,就是这样一本关于怀念的书。《武林外传》编剧宁财神在书“序言”中诚恳地表白,“谢谢港产片,谢谢与之相关的电影工作者,有了你们的努力,我们的青春才不至于苍白到无声无息”。这些话,大概代表了不少过来人的心声。

《江湖外史之港片残卷》辟有专章介绍许氏兄弟。“文武英杰”中的老三许冠英,即出身于邵氏的演员培训班,以喜剧丑角出道,虽未曾大红大紫,却始终在影坛占有一席之地。

而许氏兄弟加在一起,堪称叱咤风云。除许冠武从事幕后,较少露面外,其余三人,都是香港娱乐界响当当的角色。许冠杰不消说,“歌影双栖”,其全盛时期,风头之健,或者还要远过于今天的周杰伦辈。只是他审时度势,见好就收,淡出江湖久矣。

而香港设立电影金像奖以来,第一届影帝便是许家大哥许冠文。1972年,他被邵氏名导李翰祥看中,出演《大军阀》,自此踏上大屏幕,一发不可收拾。不过,严格地说,许氏兄弟虽出自邵氏,却叛出师门,分庭抗礼。仅数年后,许冠文与许冠杰创建许氏兄弟公司,与由邵氏分家出来的嘉禾携手,重振粤语片声势,并打破了邵氏一统天下的格局,最终导致了邵氏式微。

美国人大卫·波德威尔先生所著《香港电影的秘密》则说,“粤语片复苏,其实是拜喜剧电影所赐。邵氏的《七十二家房客》率先出现,与《猛龙过江》一起成为1973年本土最受欢迎影片。许冠文的社会讽刺喜剧接着登场,更吸引到大批日本观众,他们称许冠文做‘布先生’。

未及,功夫片卷土重来,大受国际市场欢迎,不过,如今落在洪金宝与成龙手上,都变成功夫喜剧。嘉禾有了这些卖座明星,便稳占影坛举足轻重的地位,邵氏票房则开始滑落”。

这段恩怨,说来话长,权且打住。

而在许氏兄弟最成功的作品中,几乎无一例外带有浓烈的草根色彩,嘻怒笑骂,唏嘘感叹。而这个特色,也成为港片的一大标志,尤其是喜剧电影,自许氏兄弟到周星驰,一以贯之。而这,也正是港片之所以为港片的灵魂所在。

影评人的灰著《香港电影金像奖帝后列传》即说,“许冠文的名作大都与自己的兄弟们合作,形象相对固定:许冠文是刻薄猥琐、自作聪明的资产阶级,许冠杰是憨直纯情的小生,长得比较衰的三哥许冠英一贯演倒霉蛋”。

许冠英所演的小人物,尽管窝囊受气,有时叫人怒其不争,但往往在逼到绝境时小宇宙爆发,奋起反击,挽回颓势。这个固定的桥段,固然是一种娱乐技巧,客观上也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以弱胜强的幻想,古往今来,中国外国,大概都差不多。

许氏兄弟的成就,有其特殊背景,用魏君子的话来说,“在香港经济腾飞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港人开始建立独特的本土流行文化,而许氏兄弟便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重要缔造者”。

《香港电影的秘密》则从灵魂深处揭出港片代表的流行文化“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特质,“不管你是否是影迷,你都会为港片的基本吸引力打动——如说故事的方式、影像与音乐的配合、人类普遍情感的煽动与塑造。这些跨文化吸引力,都是艺术技巧制造出来的。那技巧,就是娱乐的艺术”。

某种程度上,这种“娱乐的艺术”也就是港片在江湖上安身立命的本钱,是港片之所以为港片的关节所在。大卫·波德威尔说:“(港片)那些张狂的娱人作品,其实都包含出色的创意与匠心独运的技艺,是香港给全球文化最重大的贡献。”这倒并非浮夸,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美国大导演昆汀便是从吸收港片营养开始其电影生涯的。

功夫和喜剧,的确是港片能立足世界电影之林的不二法门。时至今日,市场不景,两件法宝祭将出来,仍有不小的杀伤力。

而谈到港片,“邵氏”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大题目。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华语电影业的巨头排下座次来,论头把交椅,除香港邵氏兄弟公司外,实不作第二人想。遥想当年,邵氏在几乎每一部自家制作的电影上都特意贴上“邵氏出品,必属佳片”八字标签,虽难免夸饰,但实在地说,中国电影百年历史,也惟独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邵氏有资格夸海口。

这句话背后,更隐藏着那一时代香港电影不用仰人鼻息的亚洲老大地位,以及显然是不需要刻意掩盖的傲慢自信。

不妨略为梳理一下邵氏的历史。上世纪二十年代,由邵醉翁创建于上海的天一公司,通常被视为邵氏的前身。1934年,邵醉翁转移至香港发展,1950年,“邵氏”一名首度问世,此后三十余年间,邵氏奠定了香港电影甚至亚洲电影业的中流砥柱资格。到1987年,邵氏宣布停产转战电视业,昭告了邵氏电影黄金时代的结束。

期待一时风光无两的邵氏重振雄风,或许尚待时日,但其“精神遗产”却是香港电影“咸鱼翻身”的重要本钱。

邵氏构建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工业化的电影生产体系,邵逸夫接手邵氏后,率先引进了好莱坞的大片厂制,大肆网罗人才,旗下如胡金铨、李翰祥、楚原、张彻、刘家良等导演皆一时之选,上世纪六十年代建成邵氏影城,更充分显示出志存高远的魄力。

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到了七十年代,邵氏体制渐趋僵化,演员及导演签一年至数年的“包身约”,而天皇巨星级的人物不愿受制于人,随着一批大将如许冠文等的出走,邵氏也步入没落期。有趣的是,近年来,大明星骇人听闻的片酬已经成为危害电影的毒瘤之一,邵氏时代的某些做法其实值得借鉴。

再一个,毫不夸张地说,邵氏为后来的香港类型片奠定了基调。其武侠片、风月片、神怪片、青春片等等,至今仍为香港电影所承袭,始创之功,毕竟不可轻易抹杀。

而香港影坛上响当当的人物,或多或少都与邵氏有些牵连。导演之外,即便是邵氏转到电视业发展后,其麾下的无线培训班毕业的学生中,如梁朝伟、周星驰、刘德华、韦家辉、杜琪峰等,全是眼下香港电影多少显出“中兴”气象的有功之臣。

一言以蔽之: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记得钟叔河先生评价周作人时曾含蓄地说,“我所明白无误确确实实晓得的,也就只有这两点:第一,周作人‘已死’;第二,‘他读的书多’。至于别的方面,还是留待能够说和愿意说的人去说吧。”对于邵氏而言,大抵也可以模仿这句话为本文作结:

第一,邵氏的黄金时代毕竟“已逝”;第二,他拍的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