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红:“非中心”模式 城市发展新引擎

2018-02-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非中心"现象,符合自然辩证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思想和思维方式,经过整合,它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种带有一定指导性的理论.在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中,"非中心"

“非中心”现象,符合自然辩证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思想和思维方式,经过整合,它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种带有一定指导性的理论。在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中,“非中心”是一种思想,而“多中心”则是科学可行的具体操作方式的实现。

”在5月25日举行的第八届科博会“中国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国际论坛”上,中弘集团总裁王永红的上述表示,引起了经济理论界、房地产界以及新闻界的广泛关注。 不少业界人士认为,“非中心”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中心模式,并且在地区开发建设中已初现端倪。

一、“非中心” 现象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中

对于“中心模式”,人们已经不再陌生。而什么是“非中心模式“,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词儿。王永红认为,““非中心”是传统中心概念的一个相对理念,即多元化、综合化、功能细分化、体系化发展模式。”。同时,他又进一步对该模式进行解释:多元化是指破除单极化结构,采取多极、多维度、立体化发展;综合化是多元基础上的每一元,即每一个维度都能够从纵深发展;功能细分化是指多元化的每一元都有水平分工和特定的功能偏重;体系化是指:各中心并非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整体发展。

随着生产力不断进步,国际资源、劳动力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密切,国际分工的趋势日益突显,单级中心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寻求合理的出路,国际以及地区经济秩序正在谋求最佳组合,以充分,合理地调配分享全球资源,实现更高效的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加之各国努力争取平等的发展机会,多元化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与格局正在逐渐形成。由此,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正从“中心” 模式走向“非中心” 模式。

二、“非中心”的多极式域构造正在形成区域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相似的过程。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体制,造就了绝对集中,绝对独立的纵向经济格局与城市群关系,城市横向经济分工脆弱。据资料显示,在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由于经济的过度自由发展,和过度竞争,区域发展也曾一度失衡,虽然部分城市间有较好的产业分工,但大部分资源仍然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形成高度集中的单极构造。
(图例)

随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各资本主义国家在着力调整国家和区域间的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方向,朝着反“一极集中”即非中心的方向发展;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中国也在加大力度调整自身的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方向。经济体制多元化,区域间的合作正在加强。在中国,可以看到,在区域发展上,无论是珠三角、长三角还是环渤海地区;具有较强水平分工的,非中心的多极区域构造正在形成。

三、“非中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表现城市的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相似的规律和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加,城市经历着由单核向多核复合结构的发展过程。
城市发展模式图
“归纳起来,城市的发展有城市功能形成期、城市功能成长期、城市功能分离期、城市体系群形成期四个时期。

它们的变换过程就是由中心向非中心的过渡。”王永红解释。
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高速交通与通信手段的发达,是城市发展,空间结构变动的直接动因,
在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经历了工业化所带来的过度集中,城市环境的超负荷运行带来的生活环境的恶化,上世纪中叶开始,无论是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还是美国的华盛顿,在他们的大都市发展规划中,非中心的多核复合结构,已经成为后工业化时代这些国际大都市土地利用与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

王永红强调:“事实上,在我国现代化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非中心”化发展的典型事例。比如蛇口和萧山的城市发展过程,就是如此。”据有关介绍,蛇口和萧山本身都不是独立的城市,而是大城市某个区域。改革开放之初,城市的区域经济定位以发展制造业、物流业、加工业、仓储业等第一产业为主,而商务、商业、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建设很不完善。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第三产业的比例逐步上升,逐步形成了具备完全城市功能的“非中心”城市结构。

四、 “非中心”与北京发展互动、双赢从北京的城市发展历程来看,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北京,由于社会经济变革的漫长历程导致了一个漫长的城市形成期。从50年代到80年代,随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在不断的膨胀并开始进入城市功能分离期。

北京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同时进行,中心城市发展模式逐步转化为“分散集团式”,市区逐渐演变成中心大集团和外围10个边缘集团。但是城市功能仍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卫星城、边缘集团主要只承担城市居住功能。

城市中心区超负荷状况,越来越成为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障碍。
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今天,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交通与通信手段的高速现代化,我们可以看到北京的城市化进程正由分离期向城市体系群形成期过渡,即处在由“中心”发展阶段向“非中心”发展阶段的过渡时期。


“主观和客观因素都促使北京的城市发展走向“非中心”发展阶段。而“非中心”发展阶段中,北京所面对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城市功能的分散与再集中,它是一个具有水平横向分工的体系化的过程。

因此,在这个重要时期,以什么样的城市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来诱导城市向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对于城市的规划者,开发者与管理者而言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王永红如是说。
针对目前北京中心城规划空间容量趋于饱和,城市中心区功能过度聚集、城市交通状况和生态环境恶化、交通等市政建设跟不上城市扩展的速度等问题,2020年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创造性地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在“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构。新一轮规划为首都进入“非中心”城市发展阶段指明了方向。

新一轮规划,通过明确划分中心城各功能板块,向周边有机疏解中心城的职能和人口,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形成既独立又有分工的多元互动的城镇发展体系。

新的规划体系中,各城市版块,有着向纵深发展的明确定位和产业配套。如定福庄板块,板块定位为城市十大边缘集团,分担重要的城市职能;该板块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传媒文化产业。这些产业使定福庄板块具有了明确的产业方向,同时,这些新兴的城市产业也使区内发展能够保持持续的发展活力;板块内住宅、商务、商业等其他配套设施规划全面、合理,能够充分形成多元互动发展的效应,为板块内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首都新规划中的各个中心,在功能上有意识的各有偏重,各中心在功能上即独立又有分工,由此加强了城市全体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

王永红明确表示:““非中心” 发展模式中的多中心发展,并非消除中心城,而是对庞大的中心城的诸城市功能进行梳理、分解;在区位配置上,通过充分考虑城市各部分功能原有的特征,以及在城市中应当发挥的作用来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安排。”

五、发展“非中心”模式,北京东部地区独具优势北京东部商务区在CBD理念的引导下,在规模与功能上,正向着一个超极的,过度集中的商务核方向发展。其规模与结构,如果不适当加以调整与控制,有可能形成又一个反面意义上的中心,加重这个地区在交通,能源,水与空气等方面的环境负荷,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


在拥有快速交通手段与通信技术的今天,大都市北京的发展,完全有理由、有条件走出“中心模式”。

通过“非中心”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的诱导,对这一地区的商务功能进行分解和梳理,使过于集中、繁杂的各种商务功能,在该地区得以适当的分散,形成在功能上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补充的功能布局,在空间上既分散又相对集中的多核“非中心”空间。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城市局部地区的环境负荷强度,同时可以提供一个更加舒适,方便与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以上观点,从望京地区的发展轨迹中可以窥见。在很多人眼中,望京最早是一个大居住区的概念,随着望京住宅建设的不断增加,更多的人把望京看做附属于城市中心的卧城。

历史证明,作为一个城市重点建设的边缘集团,单纯分担城市的居住功能并非目标指向,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单中心城市面临的种种问题。望京地区,本身在地域上就具有得天独厚的独立性优势,完全具有成为一个新城市的潜质。


近年来,政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了新的规划调整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尤其是在商务、商业、科教文卫等公共设施配套方面进行了加强,望京的商务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多国际知名企业都选择望京作为办公场所,这一点在科技创业园一带体现的最为明显。

同时,望京地区的商业配套也在加速完善,2005年,望京地区有多个大型商业项目投入建设,以宜家、家乐福为代表的世界级商业企业也相继选择本区开设主力点或旗舰店。此外,望京地区强化了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相继建设了多个学校、医院和体育场馆。

通过以上的调整,望京作为一个独立城市中心的功能正在一步步得到加强,这将成为未来其他地区建设中的重要参照。
针对望京的例子,王永红分析:“地段是决定房子价值的唯一因素。

而实际上,房子的价值在于业主所能享受到的资源,包括地段、城市基础设施、周边环境等许多因素。所以准确的说,应该讲是资源决定价值,是资源的多少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决定价值。在城市的“非中心”化发展时期,各个重点区域的资源投入多少和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决定了区域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以及理想实现的可能。


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全新城市空间结构出台以后,重点建设的东部次城区和10大边缘集团得到了实现建设新城市中心的最优条件和最优时机。

政策支持和市场化运作,一方面使上述地区的资源投入有了保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科学的、明确的区域发展规划,使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得到了保证。在新的城市中心概念中,合理的规划和资源配置使“卧城”成为历史。

六、首个“非中心”诞生定福庄区域在新北京城市规划的政策指引下,定福庄地区是一个自然条件最好、基础建设最好、市场机遇最好、发展空间最大的区域,是一个资源配备齐全,资源配备合理的区域。“我们选择在定福庄区域,进行非中心-中弘国际商务花园的建设,或者说,作为一个城市运营商,我们选择在定福庄地区,进行推进“非中心”进程方面的实践尝试,正是基于上述理由。

”王永红说。
在北京市规划的所有边缘集团中,定福庄组团以区内发达的路网、与城市中心区域临近的距离、大片的可开发用地储备、优美的自然环境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实现“非中心”思想和“多中心”建设尝试的绝佳地区定福庄板块,属于新北京城市规划中重点建设的东部次中心区域,是城市十大边缘集团(城市次中心)中重点建设的区域,同时,定福庄区域正好位于“两轴-两带-多中心”规划中,东部产业轴和东部产业带的交汇点。

分担重要的城市职能;板块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传媒文化产业。这些产业使定福庄板块具有了明确的产业方向,这些新兴的城市产业也使区域发展能够保持持续的发展活力;板块内住宅、商务、商业、其他配套设施规划全面合理,能够充分形成多态综合,互动发展的效应。

避免板块畸形化单级化发展,为“非中心”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王永红特别指出:“在定福庄区域的实际建设中,可以借鉴望京、亚运村等地区的实践经验,尤其是资源配置和规划方面的经验,力争做到少走弯路。


目前,定福庄区域的住宅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各个项目的定位明确、档次清晰、品质较高。在商务和商业方面,该区域目前处于如火如荼的建设阶段。现代化商务项目的建设,对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有机疏解中心城的职能和人口,实现与中心城的多元互动、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其他边缘集团和新城市中心的建设,也有着重要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七、非中心-中弘国际商务花园,“非中心思想”的实践者据了解,中弘集团开发建设的“非中心”——中弘国际商务花园”既是非中心思想下,新北京城市规划“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必然产物,又是非中心思想的重要实践和新北京城市规划“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在操作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总建筑规模近45万平方米,是集商务办公、酒店、展览、商务会所于一体的超低密度、大型、综合商务建筑集群。整体规划为低层、低密度、花园式、全生态化商务办公园区,建筑密度只有0.

22,容积率更是低至0.9。
整个项目以“泡”为基本建筑组团,由绿脉软网有机串联,形成浑然一体的园区景观和建筑脉络,充分实现综合、共享、交流的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商务办公理念。

项目的建筑最高不超过四层,每个组团以四个建筑单体构成,空间可以自由组合与分割,实现公共性与私密性的完美结合。建筑以简洁的体形和单纯的材料昭示综合、共享、现代和交流的设计思想。
非中心-中弘国际商务花园周边地势平坦开阔,项目周围环绕着3000亩城市绿化林带和国际三八友谊林,真正实现绿色鲜氧办公。

项目在内部环境、景观设置上也是独具匠心,以绿脉串联各种景观元素,园区景色立体多变,配合建筑组团的有机交错,真正实现花园式办公环境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设有独立会所组团,总面积达到23000平方米,配置豪华、业态综合、功能全面、服务到位。同时实行创新的人性化园区管理,上千项物业服务内容可进行菜单式选择。


按照规划,“非中心”——中弘国际商务花园将成为定福庄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商务商业服务窗口,与该区域其他几个正在开发建设或即将开发建设的大型项目相互呼应,共创地区繁荣。“非中心-中弘国际商务花园是非中心思想和多中心城市空间的有力实践者,它建成后,将是定福庄区域乃至整个东部地区的强心剂,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王永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