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邵永灵教授 火箭军取代第二炮兵 成为解放军第四个军种(图)

2018-04-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2月31日18时31分,新浪认证为二炮指挥学院教授邵永灵发布微博称,一个新的伟大征程开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个军种诞生了!火箭军从此取代

12月31日18时31分,新浪认证为二炮指挥学院教授邵永灵发布微博称,一个新的伟大征程开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个军种诞生了!火箭军从此取代第二炮兵!激动人心的授旗仪式让人眼眶发热,我为见证了这一天而自豪!2015年12月31日将因为火箭军的诞生而载入史册!

19时54分,邵永灵转发上述微博,并再发文:“感谢大家的祝福、点赞!第二炮兵更名火箭军,不是一个改名那么简单的,我们是由独立的兵种变成了一个与陆海空并列的军种,地位提高了,责任更大了!说实话,我也很怀念第二炮兵这个称谓,它伴随着我度过了青春年华,但我相信,火箭军的诞生将为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开辟更大的空间!”

20时52分,环球时报官微转发了邵永灵第一条微博,并发文称:“火箭军取代第二炮兵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个军种!”

延伸阅读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为何命名为第二炮兵?

据《军事世界画刊》此前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被定位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1966年7月1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周恩来总理命名,第二炮兵正式组建。作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的名字本身暗示着它最初战略性保密的需要。

事实上,这支被中国军方一直视为核心军事秘密的战略导弹部队,曾一度在中国的大山密林深处秘密练剑十数载,直到1984年10月在北京长安街国庆阅兵上横空出世。

1978年5月,邓小平召见第二炮兵主要领导,强调二炮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部队,政治上要搞得非常可靠。

在第二炮兵正式诞生前,中国相关工作至少准备了10年。

1955年初,毛泽东主席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正式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1956年,毛泽东第二次访苏。在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谈到核问题时,毛泽东说:“原子弹并没什么了不起,我看它也是纸老虎”。毛泽东回国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他指出“苏联这张核保护伞靠不住,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核武器这个东西。”发展核武器和战略导弹部队决议被正式提上日程。

1956年初春,周恩来总理召开专门会议,决定成立以聂荣臻为主任的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具体领导弹道导弹的研发工作。同年10月,中国第一个导弹技术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57年岁末,中央军委决定创建战略导弹部队,要求炮兵司令部尽快成立地地导弹训练大队。随后,来自全军部队及科研单位的600多名干部、战士开始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创业。

1964年,中国第一枚自行研制的中程地地战略导弹在甘肃酒泉基地发射成功。同年,中央军委下达组建第一个战略导弹阵地的命令。同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1966年7月1日,时值中国共产党第45个生日,一份印有周恩来签发的经毛泽东主席圈阅的红头文件宣告:在东方这片古老的热土上,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领导机关在北京诞生了。

由于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组建的,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没有使用“战略导弹部队”这个称谓,而是叫做第二炮兵,从此,第二炮兵成为人民解放军序列里一个独立的兵种。

1966年10月,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元帅在北京主持了一个异乎寻常的会议,导弹与原子弹“结合”前的工作会议。随后,中国成功进行了首次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同年12月,某型中程战略导弹在甘肃酒泉基地发射成功。次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洲际战略导弹自甘肃酒泉基地向南太平洋海区发射成功,中国从此具备了跨洲际核打击能力。

随着导弹核武器的迅速发展,第二炮兵先后建成一批中程、远程、洲际导弹部队和工程建筑部队,并陆续组建了相应的作战保障、后勤保障和技术保障部队,以及院校、科研单位。

1984年,正值中国庆祝35周年国庆之际,第二炮兵部队官兵出现在世人面前。

1985年5月,某型固体战略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导弹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1989年9月,中国提前5年建成了完整的核武器反击系统。

1994年冬,第二炮兵举行了首次阵地生存演练。1995年夏,《解放军报》一则消息显示,第二炮兵数万名官兵经过十多年浴血奋战修建的某重大国防工程胜利竣工。这便是第二炮兵的“长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