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家张志安 张志安:互联网如何影响中国新闻业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导 张志安
2012首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美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双边研讨会于7月24日、2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随着物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意识形态中的社会结构正以数字化形式展示出来,虚拟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存在与传播方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这一背景下,“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邀请20多位传媒学界、业界精英,围绕新媒体与社会发展这一全球性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以下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导张志安7月25日在首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上的演讲。
张志安说,新闻生产应该是自主的,具有公共性。但是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样的状态。微博就是一个非理性的平台,虽然这种互联网平台可以提供信息,但却很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新闻业。
张志安认为,互联网对新闻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消息源、文本形态、新闻背景、反馈与民意和社会影响。其核心是从组织化生产转向社会化生产。从消息源来说微博的影响变大,与以往不同,互联网上的消息源是多元化的,每个受众也可能成为消息源,人们也可以通过微博和私信来寻找消息源。
但这种影响有负面因素,会导致消息源的同质化。另外,互联网上的文本形态更加活泼俏皮,句子短小,但它的负面影响是使传播碎片化,让信息本身质量下降。
张志安着重提到要尤其注意反馈与民意这个方面。从前,读者要真正影响新闻生产是非常难的,但有了网络,受众的舆论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新闻报道呢?这点值得思考。另一点就公共政策来说,这是非常复杂的互动过程。张志安举例说,在非典时期,信息公开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当时的网络民意产生压力,青年法学家也集体上书,而且全国人大法工委早前也已经在考虑废除收容制度,而此刻南都的一篇报道成为临门一脚最终促成国家政策的改变。
张志安指出,今天我们更要思考的是即刻的网络民意,要在消息发出后立刻观察到民众对报道的反应。现今的新闻界,即刻的网络民意也越来越影响记者在报道时的价值立场,这是在过去的新闻生产中不多见的。如今主流的都市报,主要是通过门户网站来扩大影响力,把区域性报纸的影响力扩展到全国。这是互联网给地方报纸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为了应对互联网对新闻业的影响,张志安提出四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第一,记者的分裂感如何平衡?是发动态稿或网络稿,还是深度稿或平面稿?如何做到既要“快”又要“深”?第二,关于角色的参与性。互联网增加了网络民意的情感驱动和微博动员的社会关注等,使得记者的职能超越记录,还要追求新闻产生的影响。
第三,如何避免报道的同质化。在互联网带给我们海量信息的便捷检索同时,新闻背景在同质使用,是否会导致信息的重复和冗杂?第四,是否会导致公众的浅阅读。公众逐渐习惯碎片、分割、快餐的信息,对深度报道阅读所需求和耐心会否降低呢?张志安认为,这些问题和思考都带给现今中国新闻业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