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的历史真相大揭秘

2017-11-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中国共产党在淮海战役中投入了整整60万正规军和40万民兵,既有华东野战军,也有中原野战军.因此这场大规模战役,不是某一人所能够指挥的,是中共集

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

中国共产党在淮海战役中投入了整整60万正规军和40万民兵,既有华东野战军,也有中原野战军。因此这场大规模战役,不是某一人所能够指挥的,是中共集体指挥的结果。

粟裕照片

就名义上而言,淮海战役的指挥是总前委,不过许多方面的史料都指向它并没有实际指挥。比如,它是不是战前计划组建的,成立时战役已经开始了十天;再比如,总前委中的五位以中野方为主,而三位常委更全是这一野战军的领导,但是就淮海战役的参与兵力和所作贡献而言,是华野远胜中野。由此可见,总前委对这场战役而言,它的意义其实就协调统筹两大野战军。

就淮海战役的功劳而言,应该是粟裕最大。他不仅是最初设想的提出者,战时华野方面也基本是由他直接指挥。战役最早发动的是他,而第一阶段的歼灭黄百韬军团也一早就是他的设想中的一部分。而他不能成为战役的总指挥,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足,而是他的身份不够。因此,毛泽东战后也评价他是立了第一功。

就淮海战役的战略而言,主要是毛泽东的策划和部署。在最初的设想里,目标只是“小淮海”,只是为夺取徐州做准备。而毛泽东早早就遇见了这场战役的规模会越打越大,所以他的计划分为三个阶段,是两大野战军参与的大规模战役。可以说,他是把粟裕的设想完善并且真正实现的人。

淮海战役真相

淮海战役在大多数史料或者教科书上的记载中,最后是解放军以60万的兵力战胜了国民党80万的兵力。按照这个说法的话,中共是以少胜多的奇迹,但是不少人的研究中真相并非如此。

总前委塑像

排除部分污蔑扑脏水的人的说法,比较可信的观点是,就正规军的数量而言,国军并不比共军多,甚至比对方少。因为解放军除了参战的60万正规军还有40万的民兵,此外还有整整543万的支前民工,而他们承担了80%的粮草弹药和装备的运送,此外,护送伤员的担架也是他们负责的。由此可见,共军的后勤工作几乎都是民工完成的,军队的组成肯定都是正规军。而国军方面,有不少兵力是后来增援的,而且除了七大兵团还有两个是绥靖区,其中一个更是大部分起义。此外,其中有些部队是临时编成战斗力很低,甚至有些空番号,可见80万的国军水分不少。

另外,关于淮海战役还有一个真相,那就是中共方面作为指挥的总前委只是名义上,其实并没有指挥。理由有几点,第一是在筹划阶段并没有计划成立总前委;第二是陈毅与邓小平的统一指挥并没有真正实施;第三是总前委成立于开战后十天,十分滞后;第四是总前委的成员构成以中野为主,对指挥主力的华野不利;第四是总前委只开过一次全体会议而且与战役无关。由此可见,总前委的组建,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指挥,而在于协调两大野战军。

淮海战役分析

对于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先后投入了七个兵团和两个绥靖区整整约80万的兵力,其中还有不少是精锐部队,尤其是“五大主力”中的第5和18军,兵力和装备可谓占据上风。可是最后还是战败,五个兵团被歼灭,损失超过五十万人。

淮海战役国军战略

分析国民党在这场战役中的失利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当时,国民党的统治已失人心,成为了失道寡助的一方,国内的局势对其不利。而济南的迅速失守,更是打破了他们既定的重点防御计划。而之后辽沈战役的失败,更是使其实力大减,让国军在淮海战役上的胜算又少了几分。

国军在战略和战术上的失败是很关键的一点。战前,国民党在部署准备时就发生分歧,除了在徐州和蚌埠之间的铁路作战略防御这一方案外,还有一个是放弃徐州退守淮河。蒋介石倾向的是后者,但最后实施的是前者,可见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不断,即使大敌当前也不能缓和。之后,对共军进攻时机把握不当,导致仓促应战,是战术上的第一个错误。此外还有兵力分散、各部协调不当、行军拖延等等失误。

此外,国军情报的不足也很重要。在发动前,中共明面上在布迷阵而实际上已经调兵遣将,而国军对此情报收集不足,以致对其进攻时间的判断有误,军队的部署和调动也十分缓慢。比如粟裕在山东开了十几台大功率电台不停向外发出指令,而国军就一位华野的主力一直在原地没有接近徐州。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

为了纪念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的胜利,1959年国务院决定于当时作为主战场的徐州特此筑造一座纪念塔以弘扬革命先辈们的功绩以及伟大的战争精神,1965年建成开放,位于淮海战役烈士园林内。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于07年建成并免费开放。

淮海战役纪念馆

该纪念馆建于江苏徐州的凤凰山,位处纪念塔的东南方向,是一座极具民族特点的建筑,纪念馆的顶部为琉璃瓦,中部是大殿、重檐、门以及走廊,建筑面积一共两千八百多平米,原本为中国风的旧馆在经过三年多的新建后焕然一新,免费对全社会开放。

最初的纪念馆与纪念塔一同于1965年建成开放,纪念馆标由陈毅元帅所题,陈列厅分为前厅、序言厅、战役厅、支前厅、烈士厅以及后厅共六个部分,一共有珍贵的文物、史实照片以及相关画作、雕塑等重要物品两千余件。其中还包括毛主席起草的作战方案的电报手稿、总前委指挥作战的电台以及多名烈士的遗像与遗物,整个展馆的布局十分科学,出展的文物丰富,重点鲜明,设备先进,十分值得前往参观。

全馆共有藏品一万五千多件,其中有79件一级文物,管内除了陈列馆之外,还设有放映厅,播放相关历史记录影片;而烈士缅怀厅则记录了31006名在战役中献身的烈士的英名。该纪念馆位列我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之一,极具爱国主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