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楠华盖 【医疗观点】华盖资本孟楠:浅谈医疗健康投资的逻辑与壁垒
只拥有IT背景的创业者转行做互联网医疗,不太符合我的投资方向。
如果这个项目用我自己的钱,我也愿意投的话,我才会把这个项目提交到投委会。
二代测序 ctDNA是目前最值得投资的方向,市场热,估值也存在泡沫。
——孟楠(华盖医疗基金投资总监)
本文系根据孟楠女士在健一会医疗器械沙龙上的精彩分享整理而成。根据嘉宾意见,分享内容已删去部分敏感观点及内部信息。
中国医疗健康投资到底有多火?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报告显示,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案例数和金额在VC股权投资中占据前三,在PE股权投资中也名列前茅。
根据投中收录及披露金额的交易案例,2016年医疗健康领域VC/PE融资案例共204起,融资规模47亿美元,较2015年分别上升了52%与34%。其中医疗设备增速最高,2016年融资案例数44起,融资规模近17亿美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了120%与325%。
华盖资本重点关注的五大医疗器械细分子行业
一是体外诊断。这是无可争议的投资热点,上游需要寻求技术上的突破,下游需要强化渠道的控制。
二是基因测序。二代测序 ctDNA是目前最值得投资的方向,这个市场一直特别热,估值也存在泡沫,临床应用场景亟待拓宽。
三是影像设备。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作为国家高端制造业的重点扶持产业,存在极大投资价值。
四是五官科设备。诸如眼科等细分行业之前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具有较高研发实力且产品能够弥补国内市场空白的企业值得投资,例如人工玻璃体、人工晶体等。
五是高端介入耗材。重点考察外周血管介入耗材、脊柱及关节领域具有自主先进技术的企业,该领域具有较高的毛利率。
独有投资风格是拿下好项目的关键所在
中国涉足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的基金数量正在逐年上涨,最新数据是738家。买家多,标的少而且价格昂贵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把握自己的独有风格是蛮重要的。
对于早期企业,我们首先会看创业团队的背景,看其是否医疗行业出身,是否具备产业化经验,例如某些只拥有IT背景的创业者转行做互联网医疗的项目是不太符合我的投资方向的。
其次要关注创始人的投入程度,他是否对这个企业投入足够的资金和时间。有部分拥有“国千”(国家“千人计划”)头衔的技术牛人手上会同时兼顾多个项目,无法专注精力在某个单一项目上,此类项目也不是我的投资重点。
因此即使创始人的技术再牛,如果他没有涉足过医疗领域,那么相应的创业成功概率也较低。
再次需关注项目主打市场的产品容量。现公认的一个观点是:好的项目意味着其主打产品的市场容量足够大。但是实际上,还需要考量公司是否在该产品所处的细分领域足够深耕,市场定位是否足够明确,竞争对手情况如何。
我现在每接触到一个细分领域,基本上会把这个细分领域内所有公司中的80%都实地调研一遍,详细了解每家公司的技术带头人的基本信息及产品发展的最新进度。
最后则需要关注主打产品的技术是否足够强,技术团队研发能力如何,产品是否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比如,影像细分行业能做国产设备的只有5家公司,我们最近全部调研了一遍,最后投了其中的1家。它的图像质量是最好的,学术代言人来自协和。协和影像科里用的全是东芝的设备,而这款产品是唯一能在协和影像科里使用的国产设备。
对于成长期企业,我们首先会看一下其主打产品的客户接受程度如何,复购率如何。
然后要看下其产品研发能力如何,公司的研发、管理、销售人才配置是否合理。很多企业早期实际上是研发主导型,而当企业发展地比较成熟后,研发主导型创始人如果不具备特别好的企业管理能力,则该公司也不是特别合适的投资对象。
接着要看下管理团队的格局,公司在战略布局方面是否有足够的远见。员工的股权激励在企业发展中特别重要,很多优秀的中层员工都特别看重股权,如果不能够给他们较好的股权激励,人才很容易流失。
同时,公司内部各项制度的规范程度也很重要。我曾调研过一个项目,其股东结构还包含外资成分,但深入调研后发现,公司并没有合理的费用控制与成本控制制度,且没有使用会计准则操作,而这样核算出来的产品很可能并不赚钱,但公司最后还是花很多精力去铺这个产品,这就完全是误区。
我的投资标准:每个项目愿意自己出钱投
现在好的标的这么少,要想把价格谈下来,实际上还要看投资方背后有什么样的资源能够嫁接给企业,帮助企业完善和补强。
早中期企业在发展中会碰到不少瓶颈,例如早中期企业的研发周期会很长,资金投入也比较大,员工待遇机制不够完善,员工流动性大,在渠道方面的资源少,品牌影响力弱,创始人是研发出身,缺乏管理经验。
而成熟期企业的发展瓶颈则在于其产品所处的市场趋于饱和,企业发展逐步进入慢车道,规模和人员的持续扩张导致企业整体管理难度增加,而规模扩大后还会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增大。
有一些民营企业家对资本市场的知识比较匮乏,不能很好地利用资本的手段实现企业的扩张。
我们可以为被投企业提供八大增值服务:嫁接上市公司资源;协调政府相关事务;嫁接医疗科研资源;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协助企业拓展市场;提供融资资金支持;嫁接医生专家资源;协助企业资本并购。
被投企业的退出主要有并购退出与上市退出两种形式。
并购退出适用于如下企业:单产品突出,后续产品研发力量较为薄弱的企业;依靠自身力量较难实现持续发展的企业;管理层没有上市打算的企业。
上市退出则适用于如下企业:产品线丰富,后续拥有持续研发力量的企业;希望通过持续资本的力量实现持续并购并扩大规模的企业;管理层认为上市是体现企业价值最佳形式的企业。
医疗投资是个很有壁垒的行业。
首先,要保持持续不断的学习习惯。持续的行业研究是培养投资能力的必备要素,通过行业研究,可以在第一时间挖掘未受市场关注或低估的资产。同时,不断扎实自身的行业知识是与企业家顺畅交流的基础。你们不需要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但一定要用相同的语言跟他们沟通。很多企业家可能会对一些资本机构比较反感,因为他们每天都在问企业家什么时候能赚钱,成本是多少,销售是多少。
其次,要把企业当作合作伙伴。这一块我去年做了很多思考,投完项目之后,不要只是以股东身份去看待企业。真正需要我们去做的是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和嫁接资源,真正把企业当作合作伙伴才是获得企业家认可、完成投资和增值的必备要素。
第三,投资是一个心安的过程。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投资压力、业绩压力、考核压力,但是一定要始终保持一个审慎和独立的态度,小心谨慎做好充分的尽职调查。
我每次投一个项目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如果这个项目用我自己的钱,我也愿意投的话,那我才会把这个项目提交到投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