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鹏飞因病医治无效 “因病医治无效”真的无法医治吗

2017-11-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吴永亮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造,并在群众口中广泛而且代代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朗朗上口,

● 吴永亮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造,并在群众口中广泛而且代代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朗朗上口,易听易懂。如今的俗语,有时候以官方语言出现,久而久之上行下效,慢慢流传开来,如“因病医治无效”、“历史上的今天”、“按姓氏笔划为序”等。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表现形式就是“常言道”;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常以“俗话说……”出现。如何把握约定俗成的话语,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结合一些俗语谈一些自己的陋见。

因病医治有效还会死吗 1月9日、14日,新华社关于雷洁琼、刘华清同志逝世的消息通稿引起笔者的关注。为说明之,现将新华网两则通稿摘录如下: 雷洁琼同志逝世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  著名的社会学家、法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和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七届、八届、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届、十一届名誉主席雷洁琼同志,因病于2011年1月9日17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逝世 享年95岁 新华网北京1月14日电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月14日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对比两则通稿,笔者认为最大不同点在于雷洁琼同志“因病于……在北京逝世”,而刘华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在北京逝世”。

在雷洁琼同志逝世之前,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人士逝世后的新闻稿,绝大多数是“因病医治无效”,对此笔者早有意见,原因在于,因病医治有效就不会逝世,“因病医治无效”的“医治无效”纯属多余。

本以为自雷洁琼同志去世之后都改为“因病于……逝世”,不料时隔5日又改了回去。 仔细分析,辩证看待,伴随人的出生就是面对死亡,也就是说生与死相伴而至。 人的去世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病,二是因事(即非病所致)。

因病导致死亡可细分两种情况:一是因病医治无效,二是因病没有治疗。 因病医治无效,一种是慢性病经一段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治疗无效,另一种是急病(如突发脑溢血、心肌梗死等)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因病没有治疗可细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于没有及时发现而导致死亡,第二种情况是因缺钱、缺乏医疗条件放弃治疗而死亡。 因事导致死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洪水、雷击等;二是人为灾害,如飞机失事、火车脱轨、轮船翻覆、汽车相撞等;三是他杀(有意为之——如遭歹徒行刺等,无意而为之——如医生治疗过程中失误导致等);四是自身原因导致,如自杀、晨练失足掉下悬崖…… 对照以上,我们不难发现雷洁琼、刘华清同志都属于因病医治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两人享年都在95岁以上,按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无疾而终(无疾而终只是一种美好的赞誉,其实人年老时大都会出现器官衰竭,从而引发疾病,最终不治),不知为何雷洁琼同志用“因病于……”,而刘华清同志用“因病医治无效”。

笔者认为,关于领袖人物或著名人士逝世的新闻稿中,如果是因病医治一段或相当长时间则用“因病于……逝世”,如果是得急性病没及时发现而死亡则用“因突发××后去世”,如果抢救无效则可用“因突发××,虽经抢救无效去世”。

如果是因事造成死亡就请直接说明原因。 用“因病医治无效”大概是约定俗成,不过雷洁琼同志逝世新闻稿的创新性做法是值得推广的。现在看来,俗语中的约定俗成总体来说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不过也要看到有的约定俗成虽然“约定”了,但未必能“成”。接着“因病医治无效”话题,再来谈谈“原”。

“原”来“前”世有因缘 新华网报道刘华清同志逝世时的标题为《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逝世 享年95岁》,而正文中“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同志……”。一个“原”在“中央顾问委员会”之前,一个在“中央军委”之后,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笔者以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的“原”完全可以省去。查有关资料可知: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简称中顾委,成立于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当时是作为解决中共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的一种组织形式,目的是使中共中央年轻化,同时让一些老同志在退出第一线之后“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是中央委员会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

中顾委委员由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中顾委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组织形式。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完成历史使命后撤销。 “原”是相对于“现”而生,如果没有“现”,那“原”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中顾委早已撤销,“原”就无从谈起。再说刘华清在中顾委没有担任领导职务,只是一名普通委员,因而这个“原”就更没有存在的价值。

如果中顾委继续存在,如果刘华清早年担任过副主任等职务,可改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原副主任”。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同志”这种表述是正确的,而新华网标题《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逝世  享年95岁》就不符合规范了。

“原中央军委”给人感觉好像是“中央军委”现在改名了似的,而“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就表明“中央军委”继续存在,只不过是刘华清曾经担任过中央军委副主席,逝世前已离任。

这里涉及如何对待诸如国家、单位、职务等变化的问题。 对待此类问题,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某组织已经不复存在,二是仍然存在。具体到某个人,还可为分两种情况:一是在位时逝世,二是退位后逝世。

综合起来,可能出现: 1.某组织不存在。就说“某某组织某某职务某某同志……逝世”。组织名称前不要加“原”,职务前“原”可加也可不加,笔者以为最好都不加。

2.某组织依然存在。在位时逝世,就说“某某组织某某职务某某同志……”;不在位时逝世,就说“某某组织原某某职务某某同志……”,即在职务前加“原”。 笔者建议,国家语委等有关部门要对此做出明确规定,以便全国遵照执行。

与“原”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前”。“前”与“后”相伴而立,没“后”就没“前”。比如苏联解体后,我们媒体常常说“前苏联”,实际这个“前”一般情况下也是多余的。如果将来又出现一个“苏联”国家,那么在叙述时就有“前苏联”、“苏联”之分,而现在则大可不必。

《咬文嚼字》2006年第4期开辟“百家诊所”栏目,围绕“‘前苏联’的‘前’该不该加?”进行专题讨论。讨论中有专家提出,中国历史上的朝代,碰到有两个名称相同的,往往会在朝代名称前加上“前”、“后”以示区别,如“前赵”、“前秦”、“前燕”、“前凉”与“后赵”、“后秦”、“后燕”、“后凉”。

即使出现“后”,我国传统称呼中也少加“前”,如周朝之后到了“五代”时期又有个“周”,史称“后周”,但并不称周朝为“前周”。

因为加“前”容易产生歧义,如“前周”是指“周”的前期还是指相对于“后周”的“前周”。还有专家提出,对国外一些国家名称出现前后时,我们一般称之早期为“古”,如“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等。

最后《咬文嚼字》得出结论:一是绝对不能用,这种情况占绝大多数;二是可用可不用,建议尽量不用;三是非用不可。苏联解体之后,曾经属于苏联的国家和地区独立了,这时再用“苏联”来称呼它们就必须加“前”,只有“前苏联国家、前苏联地区”等表述才能说明它们属于苏联的历史已经结束。

不过在“非用不可”时候,笔者建议“前苏联国家、前苏联地区”改为“苏联时期”比较科学,这样避免“前”给大家带来的混乱,同时又能说明它们属于苏联的历史已经终结。

口语岂能替代官方语言 除此之外,要把握好口语和官方语言表述。 《山东商报》今年1月15日第5版头条刊登消息,标题为《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逝世》。这里暂且不提“享年95岁 是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副题成分是否完整,单就“军委”这一称呼是否合适来议一议。

查人民网可知: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简称中央军委。其主要职能是:直接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其组成人员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党的中央军委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实行主席负责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事委员会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从以上可知,“中央军委”是标准简称,不得更改。“军委”是人们交流时的口语,万万上不得标题的。另外,还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能简称而后者则不能。

这里,笔者提出一个建议,在一个组织名称比较长的时候,应该做出统一简称,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多数简称为“工信部”,有的简称为“工化部”、“业化部”等,因此迫切需要有关组织做出统一:何时称简称,何时称全称,简称如何称。

“笔划”哪有“笔画”细 由“因病医治无效”再来谈谈“按姓氏笔划为序”。这两者都是习惯用语,多少年人们习以为常了。“按姓氏笔划为序”到了2005年3月发生了变化,只不过关注的人不多。请看新华网: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主席团名单 2005年3月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预备会议通过 主席团(173人,按姓名笔划为序)。

此处,“姓名笔划”取代了长此以来“姓氏笔划”。 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可知: 姓名:姓和名字。

姓氏:表明家庭的字。姓和氏本有分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后来说姓氏,专指姓。 我们知道,我们在排名单序列时,首先按姓的笔划由少到多排列,当遇到同姓或姓的笔划相同者,则要按“名”的笔划多少来进行排序。

因此,过去我们常说“按姓氏笔划为序”其实就是按“姓”的笔划为序,这是不准确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预备会议的工作同志知错就改,但响应者了了。 今年2月11日《大众日报》2版刊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山东省委员会增补委员名单时,附注内容为:“(2011年2月10日省政协十届十六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按姓名笔画为序)。

”其实早在2003年,政协第九届山东省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委员名单就采用了“按姓名笔画为序”的办法排序。

这里还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笔划”应改为“笔画”,时至2010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仍然采用“笔划”,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笔划”与“笔画”是一组异形词。请大家注意,异形词与异体字是有区别的。有关异体字使用注意事项详见《青年记者》2010年11月下旬刊刊登的《繁体字、异体字、俗字及其他》。 异形词是指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韵、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01年12月19日发布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以下简称《整理表》)。

根据“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分批整理”的工作方针,选取了普通话书面语中经常使用、公众的取舍倾向比较明显的338组(不含附录中的44组)异形词(包括词和固定短语),作为第一批进行整理,给出了每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

其中就有:笔画—笔划。 按照有关部门推荐意见,《整理表》中前面词条为推荐使用,后者也可使用但不被推荐,如“笔画”为推荐词形,“笔划”为非推荐词形。其意图很明确,就是希望人们在使用异形词时,尽最大努力选取推荐词形。

由于不是强制执行标准,因此推广起来很难。 9年过去了,第二批异形词整理表尚未问世,看来阻力和难度比较大。 不管咋说,“笔画”是推荐词形,我们在运用时就尽量避开“笔划”,要不然教育部、国家语委花那么多人力物力就不划算了。

如果手中没有《整理表》,如何判断推荐与非推荐呢?笔者给你介绍一个小窍门。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遇到异形词时,在处理上分为两种情况:(1)属于《整理表》范围内,以推荐词形立目并作注解,非推荐词形加括号附列于推荐词形之后;在同一大字头下的非推荐词形不再出条,不在同一大字头下的非推荐词形如果出条,只注明见推荐词形。

如【笔画】(笔划),“笔划”不再出条;又如【嘉宾】(佳宾),【佳宾】虽然出条,但只注为:见〖嘉宾〗。

(2)《整理表》范围之外,以推荐词形立目并作注解,注解后加“也作某”,如【辞藻】……也作词藻;【莫名其妙】……也作莫明其妙。

非推荐词形如果出条,只注同推荐词形,如【词藻】……同“辞藻”。 一句话,推荐词形作注解,非推荐词形以外加“()”或“见”、“也作”、“同”,不作注解。 说了“以姓名笔画为序”,再来谈谈“排名不分先后”。

经常看到报刊上刊载祝贺名单时,或者某个单位举行庆祝大会时念前来祝贺单位名单时,总会自然不自然加一句“排名不分先后”。其实这种说法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远不如“按姓名笔画为序”来得实在。 比较明智的做法,就是不提“排名不分先后”,按祝贺先来后到排序。

历史上哪来“今天” 对待“历史上的今天”此类俗语,笔者以为只好将错就错了。 按理说“今天”是所指说话的这天0时0分0秒到当日晚上11时59分59秒后的0时0分0秒,时间长度只有24小时,“今天”只是当日有效,“历史上的今天”说不通。

不过,现在人们强加给“历史上的今天”概念,时间一长,这概念就存在了。如2011年2月28日说“历史上的今天”,是在之前的任何一个年份的2月28日。目前看来,“历史上的今天”通常是指阳历,而且有些时候“今天”在有些年份是不存在的,如“2月29日”在今年就是不存在,在2007年也是不存在。

由“历史上的今天”派生出“某某上的今天”,如“党史上的今天”、“军史上的今天”等等。 对待“历史上的今天”此类俗语,我们要采取宽容、发展、与时俱进的态度去看待,既然不是原则性问题,就应该容其存在。只不过,下次在创造此类俗语时要思前想后,尽量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