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陈虹 陈虹央视 今夜想起央视陈虻
岁末年初,有很多事情该说,但我只想说一个人。很多人知道央视有白岩松、崔永元、柴静……但知道陈虻的要少多了,他是他们的老师。2008年12月24日零时21分陈虻去世,到现在整整4年了。在那个深冬的深夜,因为特殊关系,我去医院看了他第一眼也是最后一眼。我见过很多非亲非故的人走,但没谁像陈虻那样给我触动那么深。
之前听过很多关于他的传说,有人说他有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在央视还有这么奢侈的东西,不简单;有人说他审片时,听的人哪怕被骂也想多挨几句,因为他把所有能给你的都给了,不仅业务,还有记一辈子的道理;也有人说他审片是一道风景线,坐哪儿哪儿就是中心,然后人群边缘慢慢扩大,化为层层人墙;还有人说他最有理由拥抱理想的生活,他应该是远离闹市的隐者,调素琴,阅金经,高朋满座,谈笑鸿儒,饮茶诵书,不如意便散发乘舟,挥篙而去……
去世时才47岁,时任央视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的光辉道路从1993年夏开始,那年是后来常说的“央视改革黄金十年”的起点。33岁的陈虻一进《生活空间》办公室,就跟更年轻的人说:“(以后)还是要做服务的,但要服务人的精神。
”在这之前,《生活空间》栏目是教人做饭、做面膜的;之后,陈虻主导的《生活空间》讲述小人物的生活、情感、命运,用平等视角记录他们的欣喜以及在时代洪流里的挣扎。这就是陈虻说的服务人的精神,也可以说是服务当时正在觉醒的人民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很快,陈虻成为新闻评论部的魂。
一个学物理的人在人文领域闯出这片天地,当然称得上是天才。但反过来,又是央视当年的一批改革者,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尊重人的制度所致。那个制度让大家相信理想,相信理想实现了,个人价值会随之而来;相信个人对家国的希望可以顺流而至;相信专业主义能在市场上开疆辟土。因为相信,当年那批电视人都是相信理想的“疯子”。
陈虻活着的时候,大家出差回来不是先回家,而是希望到《生活空间》的办公室里坐坐,看有没有片审。有的话大家不用召集,会主动围坐,每个人诚实地说出想法,听的人从不为此责怪。相比柴静新书封面上的围坐,前一种围坐更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根基,没有这样的根基,就不会有陈虻为代表的理想主义者们的做大。
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创办,年底成立新闻评论部,来自全国各地热爱电视的编导、记者、摄像、技术人蜂拥而至……是,他们是为了理想。理想主义者们创办了《生活空间》,创办了《东方之子》《焦点时刻》,又有了《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新闻调查》,又有了《分家在十月》《大史记》,有了“央视春晚”,有了那句经典台词,“春不是叫出来的,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10年时间,一批电视人坚实崛起,而陈虻是那10年的线索和灵魂,被他们称为“老师”。
几天前,柴静新书《看见》举行了隆重发布会。当年新闻评论部的“老人”来了好几位,大多数我能叫得上名字,其中包括崔永元,白岩松。有人说聚会是曾经理想主义者们的相聚。其实,辉煌的过去,绝不是几个光鲜的面孔可以支撑的,要靠无数热爱电视的编导、记者、技术……而多年过去,相比光鲜的面孔,那些曾经的理想主义者大多已被现实生活弄得烟尘满面,甚至不敢轻谈理想,因为支撑理想的制度已不存在。
听央视朋友说起陈虻,就像《南方周末》人说起江艺平。但有时我会分不清,大家是在怀念那时候的他们,还是悼念已经不在的另一个曾有理想的自己?我觉得后者居多。所以我常想,我们,若不想把理想只当回忆,就只能从自己开始,创造条件,把理想拉回来,无论远还是近。这该是陈虻愿意看到的吧。
陈虻,生于1961年,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学工程专业。20世纪90年代初,曾在《观察与思考》做记者。1985年,在中央电视台任记者。1993年,任《东方时空·生活空间》制片人,提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广告语。1996年,获全国十佳制片人。2001年1月,担任新闻评论部副主任,主管《实话实说》《新闻调查》,2001年10月主管《东方时空》,并兼任该栏目总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