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为什么主张投降 论张昭为什么当不了丞相

2017-11-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群雄并起.群英荟萃的三国人物中,张昭也算得上是一个重要人物,他辅佐孙策.孙权兄弟二人开创并巩固了东吴政权,是东吴的开国元勋和决策人物.孙策临终时曾经留下这样的话给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正说明张昭在东吴的威望,他能和名满天下的周郎相提并论,张昭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但自孙权登基当政之后,以为长史,待以师礼,张昭却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这倒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在东吴没设置丞相之初,大家就认为这职位非张昭莫属.后来,丞相职位出现空缺,百官再次推举他,孙权始终没有答应.拿张昭和荣登相位的顾

在群雄并起、群英荟萃的三国人物中,张昭也算得上是一个重要人物,他辅佐孙策、孙权兄弟二人开创并巩固了东吴政权,是东吴的开国元勋和决策人物。

孙策临终时曾经留下这样的话给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正说明张昭在东吴的威望,他能和名满天下的周郎相提并论,张昭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但自孙权登基当政之后,以为长史,待以师礼,张昭却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这倒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在东吴没设置丞相之初,大家就认为这职位非张昭莫属。后来,丞相职位出现空缺,百官再次推举他,孙权始终没有答应。

拿张昭和荣登相位的顾雍来做一番比较,也许对张昭为什么当不了丞相,能找出点儿原因来。顾雍的资历比张昭浅,他却能担任东吴丞相长达19年之久,系统最大的优点是沉默寡言,提干封侯就像没有这么回事,对家里人也不说一声,对于军国大事的是非得失,更是“自非见面,口未尚言”。

孙权曾经表扬他:“顾君要么不开口,一开口就必然说中”。也许是觉得自己受了托孤之重任吧!张昭一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哪怕是不成熟的意见,也急于发表,本意是想供主子决策时参考,然而言多必有失,固然就有说错的地方。

他曾经在背后议论鲁肃“年少粗疏”,甘宁建议孙权攻打黄祖,他也当面提出责难,怕战事不利引起内乱,结果一战而平,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样的失误一多,难免在主子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胸无成府,口无遮拦,是张昭做不成丞相的原因之一。

对上不恭,不善逢迎,是张昭做不成丞相的原因之二。顾雍有什么想法或建议,总是私下里和孙权说:被采纳了就归功于上级,不采纳也不透露半个字。孙权有事派人征求意见,他如果同意,就和来的人反复探讨并好酒好菜招待。

不同意则“默默无闻,无所施设”,来人回去一汇报,孙权就决定再考虑考虑。能处处注意维护领导的形象和尊严,这样识趣省事的部下,做领导的谁不喜欢?而张昭却很有点儿“倚老卖老”的臭架子,张口一个“老臣”,闭口一声“太后”,发表意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还经常当面顶孙权,有一次君臣二人在宫殿上争执了起来,张昭寸步不相让,过于执作,坚持自我、自负、自清、自大。

此时孙权觉得一国之君的面子上过不去,于是执手按剑柄说:我“尊敬你已经够可以的了,你却好几回在大伙面前扫我的面子,我老是害怕自己做错事”。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孙权虚伪的一面,死要面子,以权压人。“他说害怕自己做错事”,言下之意就是恨不能杀了你。张昭回家以后托病不出,孙权更是生气了,派人用土把他家的门堵上,张昭以土还土,在里面又封了一道。

几个月后孙权发现自己错了,就几次派人慰问张昭以表示自己的歉意,这一点可以说孙权是一个能屈能生的人,知错能认,但是张昭就是不肯借着梯子下楼,非得把臭架子摆够,就这一点可以充分说明张昭死心眼,自以为是,最后孙权用车子载以还宫,孙权并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张昭才算消气了。

脾气这么倔,别说是一言九鼎的皇帝老儿,就是换了现在,有哪一个领导吃得消呢?

为人矜持,过于清高、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上谏言不看方设法,以自我为中心,只有我的谏言才是真理……我个人认为这是张昭不能当丞相的原因之三。孙权在武昌临钓台饮酒喝得大醉,让人往全臣身上泼水,说今天只有醉倒在台上,才可以不喝。

张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孙权问:不过是找找乐子摆了,张公你为什么生气呢?张昭说:从前商纣造起糟酒池,从黄昏一直喝到天亮,当时他也引以为荣,不认为是什么坏事。此时孙权听了默默无言,面有惭色只好败兴地宣布罢宴。

如果张昭能随和一点,灵活一些、看方设法、在领导与民同乐时积极配合一些、只要领导放心开心、同事们快活称心,当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想来不会是一件难事。

总而言之,一个人的性格与他自身的前程是密切联系的。张昭当不了丞相就是他的性格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