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腔楚韵:何祚欢谈湖北评书 是一座城一门艺
一方案、一靠椅、一醒木、一折扇,一人可撑一台戏
记者周华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只见一先生昂然台上,着长袍,身前一方案,身后一靠椅,案上一醒木一折扇。醒木一响,观众顿时噤声,只等台上人的故事娓娓道来……这个说评书的场景,在武汉不多见了吧。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间,武汉以及周边地区,却常见类似的情景,台上先生说的,就是湖北评书。
源远流长的湖北评书,曾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虽然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面对如今多元化的文艺方式,却明显衰微,不过,湖北的评书大家何祚欢不悲观:“不管什么时候,愿意听故事的人总有,有人说故事就会有评书,就不会消亡。”
评书大家何祚欢
记者詹松摄
用湖北话讲出来的评书一度群星灿烂,而今艺人寥寥
传承不仅靠弟子,更靠观众
用湖北话讲出来的评书
评书,迄今几千年历史。说书的道具,主要是醒木和折扇。别小看这两样小玩意,不仅是表演时必备的,那也宣示了身份师承,旧时艺人非常讲究师承来历,醒木一般不自备,徒弟学成出师时,由师傅亲自授予,算是毕业证和从业证明。
门派不同,醒木尺寸也有差别。遇到同行相论,常从醒木开始,问“醒木一块为业,说书以作生涯,走遍江湖会名家,而今请问阁下”,艺人则应回答:“此木周祖留,文武分龙虎,我辈上场用,其名曰醒木”。说书过程中,醒木不可乱拍,初始一拍,提醒观众,终时一拍,留下余响,中间偶一拍,烘托气氛,都有讲究。
一般艺人用普通折扇,名家的扇子,则多有来头。一上了台,扇子就不只是扇子了,可以是刀枪武器,也可以是毛笔书籍,一把小小的扇子就把虚拟的场景人物等全演示出来。
湖北评书秉承着评书的一贯传统,但语言却有地方特色,全用湖北方言讲故事,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主要以汉口的武汉话来说书,形成一个独立的说书种类,成于明代盛于清代及至民国时期,至今已三百来年。其语言幽默酣畅,描绘景物时常用精致骈体,文气十足,叙述对话时则用生动口语,二者辉映成趣,雅俗共赏
而其内容,一为根据演义小说改编的“底子书”,如三国、水浒、西游、隋唐演义等,一类是艺人自编自演的"路子书”。新中国成立后,艺人们结合时代发展,创作了一些新书,如《挂牌成亲》、《双枪老太婆》等,其中《双枪老太婆》,何祚欢讲过多次,每次演出观众挤满场。
一度群星灿烂,而今艺人寥寥
清末民初时,湖北评书的艺人阵容达两百多人,活跃在汉口汉阳武昌以及周边一些地区,根据湖北省曲艺研究院万生鼎先生回忆文章介绍,湖北评书在汉口盛行几十年,艺人们在抗日战争期间也利用评书宣传抗日救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此过程里,湖北评书的表演者们也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早期有著名民间艺人童雪松、王丹普、刘维舟、夏秀峰,被称为评书“四杆旗”;而孝感何玉山、天门蒋春山、应城徐振山被称为评书“三大山“;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荣忠圣、陈树堂、江云卿为代表的荣、陈、江三大流派。李少霆吸取三派之长,声名远扬,沈邦寿则善于营造舞台效果,深受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湖北评书继续发展,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本地电台每周要播出三次评书之多,在街巷里走走,有时同时听到好几处传出评书声,若是条件稍差,就聚到有收音机的人家收听。除了由原来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底子书“之外,自编的路子书也逐渐增多,新编的评书也很受欢迎。师承李少霆的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则博采众长,不仅自己表演,还先后创作改编不少贴合新时代的评书,将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如今从事湖北评书的艺人却很是寥寥,想再看到听到湖北评书,机会也更少了,只是在偶尔的综艺晚会上或者非遗艺术节上,才能一饱眼福。
夏冬生先生是湖北评书的一位大师,眼看着湖北评书的衰微,很着急,2006年在解放公园专设了评书馆,坚持演出了一年多。可惜随着老先生去世,评书馆也成为历史。何祚欢先生也带有几位弟子,可讲评书的机会却不多,艺人不上台如何练出本事呢?2011年何祚欢先生在江滩举办了专场演出,终于让江城父老过了一次湖北评书的瘾。
近年来,每年的“非遗”艺术节,都会邀请湖北评书大家何祚欢来上一段,场边总挤得人山人海。
何祚欢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湖北建立了评书队,约有艺人五十多位,难得的是其中“容、陈、江”三大流派的弟子均有。那时说书艺人收入也相当不错,“即便是最屁(pì,差的意思)的艺人,每个月也能赚到百把块钱,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正科干部的收入。”何祚欢讲道,“所以说说书能不能养活人?能!能不能养活很多人,也能!”
虽然文艺形式多样,但评书并不过时,照样可以吸引年轻人,他曾应邀到武汉大学电教室给学生们讲过一次,反响很好。
可为何却传承者很少呢?一则学说书要下苦功,难以坚持。曾有一首《西江月》写道:“世间生意甚多,惟有说书难习。评叙说表非容易,千言万语须记。一要声音洪亮,二要顿挫迟疾。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
二则外部环境的变化也造成了湖北评书的困境,何祚欢直率地指出:“演出机会太少,艺人们没机会锻炼,如何去发展提高呢?再则,赠票现象也得改改,不然大家不珍惜不看重这门艺术。同时,对湖北评书观众的培养也不能马虎。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也得有观众的传承。大家愿意去看,有地方去看,有书可听,艺人有经济效益,它就有路走。”
说起何祚欢,武汉几乎无人不晓,年过七旬的他,仍坚守着湖北评书的阵地,同时自己也写书创作,是湖北评书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师从评书大家李少霆,且访察苏州评话等外地曲艺,博采众长。二十来岁即登台演出,后创作《杨柳寨》、《挂牌成亲》等新书,屡次获奖,后受邀到央视演出,名满全国。
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电台每周播出他的评书,许多观众只闻其声未见其人,但粉丝遍布三镇。有一次他路过汉阳的一个副食店,店里正传出他说的评书,他就驻足细听,又习惯性地给自己挑挑刺,不由说道“这段没说好!”话音未落,店老板气吼吼地出来了,“你敢说他说得不好?”
至今,三十来岁以上曾在民众乐园听过他的书的武汉人,对何祚欢和他的作品大都记忆犹新。演出中,他还善于根据不同人物特点说不同地方的语言,生动有趣。
何祚欢不仅善书善写,还时刻关注新时代的文化现象和知识,结识了些年轻人,了解“甄嬛体”、“屌丝”、“高富帅白富美”热词新词,“我也要跟上时代变化,了解新知识啊!”何祚欢说。
如今,不少外地的评书都能在网上看到,但想找到何祚欢的评书,却很难,偶尔查到也是网友上传的少量视频,比如“军师府诸葛点兵”、“火烧博望坡”,片中,先生着长衫,时站时坐,语言风趣幽默,地道的武汉话,念白则如京戏一板一眼,有演有说,引人入胜。
他自己却不满意:“说这种长篇,得说到三分之一左右才进入状态,那几段我觉得说得都不算好。你看梅兰芳,大师吧,一辈子最好的戏也就那么几个。但一辈子能有那么几个好戏已很不错了。”
正是对自己要求很高,觉得很多作品都不满意,所以他就将一些音像资料保管起来,免得流传出去误人。
但从这难得一见的视频里,仍可一赏湖北评书的魅力,比如说三国,曹操大兵压境,刘备发愁,诸葛军师说视如浮草。刘备大有底气,回府后,见到诸位兄弟,也说了一番意气风发的牛气话。于是张飞就疑惑:“我的大哥怎地有点毛病样地,说话从来冒得这样泡过咧,今儿个咋这泡哇?”同僚答:“我们主公这两天伙食不好,早上其(吃)地欢喜坨,中午其地豆腐泡,晚上其地面筋泡,所以泡到一别去了!”
用武汉话读读这一段,读起来都有趣吧,何况是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