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普惠金融 潘功胜:发展普惠金融仍然是中国金融的薄弱环节

2018-01-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金融界网站讯 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但也要看到,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小微企业融资难融

金融界网站讯 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但也要看到,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资金周转,优化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为探索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之路径,3月15日,由人民政协报社主办第9期财经智库沙龙“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在京召开。会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业界人士围绕普惠金融为实体经济“输血供氧”的路径以及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李若谷,全国政协委员、时代集团公司总裁王小兰等百余名委员、专家和企业家参加了本次沙龙。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为社会各个阶层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平等,享受了现代金融服务的机会和权利。对于享受基本的金融服务的权利,与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一样,都是人的基本的权利。

发展普惠金融仍然是中国金融的薄弱环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期待差距较大,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常常成为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发展普惠金融提升了中国的微型金融服务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是中国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发展工作重点内容之一。

对于发展普惠金融如何发展的问题,潘功胜认为,第一,容易把普惠金融等同于政策性金融,过度强调社会性,忽视市场原则和可持续性;第二,容易把普惠金融等同于过高的融资满意度,对风险相对忽视;第三,衡量金融的普惠性,不仅仅是看它的融资需求是不是能够得到满足,也需要包括存储款、转帐、支付等等,贫困的人群和贫困的弱势群体,能不能享受到一些现代的金融服务;第四,市场上也存在一种过于政治化的观点——认为银行的经营者过于追逐利润,思想觉悟不高;第五,从一个更为广泛的视角看,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实际也是整个经济体制转型滞后的反映;第六,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教育,妥善处理金融消费纠纷,保护弱势群体,在金融服务过程中合法权益,加大金融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提高国民的金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