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勋公示 陈建勋:浦东“二次创业”带来怎样的启示

2017-12-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其最终目标是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的探索,浦东所推出的每一项改革措施都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完善.综合配套改革不追求轰动效应.改革不可能一劳永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其最终目标是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的探索,浦东所推出的每一项改革措施都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完善。

综合配套改革不追求轰动效应。改革不可能一劳永逸,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将是一项长期的探索。

自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开始,浦东作为首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开始了以体制创新为核心内容的 “二次创业”。经过两年多的准备探索,从2008年开始,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开始全面发力。七年以来特别是近五年的改革实践表明,综合配套改革体现了“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浦东开发开放的精神实质。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是为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管理方式的改善所进行的改革,不仅仅是停留在放权让利阶段的浅层次改革,也不仅仅是出台一些支持金融贸易中心建设的支持性政策,而是要探索管理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城市的方法手段及体制机制,探索如何管理已经转型了的社会形态的方式方法及体制机制。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浦东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2007年4月26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 《关于促进和保障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成为浦东新区制度创新一个崭新的 “里程碑”。这一规定提供了使浦东新区在推进具体改革中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结合起来、把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结合起来、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结合起来的法制运作空间,使浦东新区获得的改革成果能以制度化和法规的形式加以表达,使得改革成果的推广具有法理基础,从而使浦东改革成果能做到 “浦东能突破、上海能推广、全国能借鉴”。

通过近五年的实践,具有浦东特征的科学改革观日益成型:改革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为了国家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健全;改革必须在法律框架内有序推进,改革的推进必须有法制作保障;改革是为了再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为了激发微观主体的创造力和实现全体人民的福祉;改革必须脚踏实地、务实有效、稳步推进,改革的步骤和措施必须符合 “国际背景、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总体要求,必须具有渐进性与可操作性。

从这一观念出发,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从一开始就确定,其基本目标是为了再造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实现经济、社会、行政管理体制转轨,充分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创造力。

五年以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紧紧围绕再造发展动力,实现经济、社会、行政管理体制转轨的核心目标,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浦东的发展体制构建正在从被动逐步转向主动,从专项突破变为整体创新。浦东的发展动力已不仅仅依靠外部资源,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资源的整合能力。

这种整合能力主要表现为:浦东正利用中国经济在全球份额中日益增大的权重,构建起适应和引领全球经济的国际经济信息发布平台和管理平台;浦东正在构建一批重大的功能性项目和相应的制度平台,正在迅速形成全球资源配置力。

如2010年8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上海综合保税区开展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后,试点企业数量逐渐扩大,推动结算中心外汇管理形成常态化运作机制,这将使上海综合保税区内的各类总部企业获得功能性提升,使企业身处保税区,能够非常便利地 “做全球生意”。

这些总部企业,实质性地推动了浦东从传统国际贸易集聚区,向建立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转变。

五年以来,浦东聚焦突破了一系列制约创新转型的制度瓶颈。按照服务经济、创新经济(310358,基金吧)、开放经济发展对制度环境提出的客观需求,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600895,股吧)技园区、上海综合保税区为主要载体,聚焦税制、管制、法制等关键环节的瓶颈制约,学习借鉴全球先进经验和国际通行规则,结合我国国情和浦东实际,在服务经济税制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总部经济发展、科技投融资体系、贸易便利化、土地二次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改革突破,形成了较为系统有效的制度安排。

通过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的切实有效推进,浦东已基本形成了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了有利于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开放型经济运行规则体系,基本形成了以张江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发展的制度环境,基本形成了制度创新的引领带动机制。

正如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指出的:综合配套改革不追求轰动效应。大家深深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劳永逸,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将是一项长期的探索,需要我们具有理性、毅力和对改革理念的不懈坚持,需要坚持 “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项目导向”的工作要求,不断适应发展需求、突破瓶颈制约、实现滚动推进。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其最终目标是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的探索,浦东所推出的每一项改革措施都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完善,而不是推倒重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也不是违反国家基本法规“闯红灯”,而是要通过改革创设新的管理 “信号系统”,完善国家经济与社会管理体制。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