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协会张继禹 张继禹: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2018-02-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继禹,汉文成留侯张良后裔.中国道教创始人,"嗣汉天师"张道陵第六十五代裔孙.1962年9月25日生于江西贵溪县上清镇天师府."嗣汉天师"张道陵第六十五代后裔,

张继禹,汉文成留侯张良后裔。中国道教创始人,“嗣汉天师”张道陵第六十五代裔孙。1962年9月25日生于江西贵溪县上清镇天师府。“嗣汉天师”张道陵第六十五代后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其祖父张祥之,为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之胞弟(排行老大),父张宝训,业缝纫。

张继禹幼年生长于上清镇,少年时期即随父劳作,同时在农村小学到中学时辍时读,勉强到初中毕业后便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69年“文革”中,因家庭背景关系,被下放到上清镇城门水南村农村劳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大力拨乱反正,全面、认真地落实政策,张继禹才得以重返上清镇,随父经营缝纫手工业维持生活。

1983年夏,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去贵溪上清镇参访天师府及古上清宫遗址,地方宗教工作干部引荐当时年仅20岁的张继禹给黎会长及随同人员见面交谈,黎会长觉其颇聪慧质朴,悟性极高,且为道教创始者张道陵之后裔,即有意栽培,勉励其学习文化,承继祖教。

不久,中国道协举办的“道教知识专修班”第二期招生,黎会长便荐其入学。

张继禹天赋慧根,对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拥有极大的兴趣和极高的悟性,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的勤学苦读,系统地掌握了道教知识,一年后结业,以品学兼优留中国道协研究室作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这一机会使他更好的有了学习空间,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典籍、文汇资料,加之其好学的天性,如鱼得水的学习机会终于使他成为博学圣达之士。

隔年,被选拨升入中国道协兴办的“道教知识进修班”深造,在近3年的学习期间,他又系统地学习了道教经典及我国传统的诸家流派的哲学思想,曾受到现代著名学者郭朋、王利器、苏晋仁、王家祐、潘雨廷及导师李养正的教诲,也深受道徒中的学者与前辈王沐、闵智亭、陈莲笙等的熏陶,更敬佩教内外学者的学识与风范,虚心学习,刻苦治学,素不以道教一家之见去对待知识,更不以门户之见对待长者,总是热情地、努力地学习知识。

在党和政府以及中国道协的关怀、培育下,他逐渐成长为一位爱国爱教的新型的道教徒;由于他是张道陵的第六十五代裔孙,为道教世家,又加之修养颇佳,道风严谨,而平时待人热情,随和自然,在道教界有较广泛而良好的影响,便逐渐成为一位受到海峡两岸及国际信道者们所器重的年轻的道教界代表性人物。

他成长于社会主义新中国,自幼在农村劳动,深知劳动人民的辛苦和伟大,因而对实行按劳取酬为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制度由衷拥护,生活也一直简朴无华,修学期间衣袜总是破了自己又补。

又因他是在1978年后党和政府拨乱返正,全面落实政策的春风下才得以恢复宗教信仰并得到关怀、培育的,故而他对党和政府怀有深厚的感激之情,衷心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倡导道教要努力为“两个文明”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986年5月间,中国道协会召开第四届全国道教徒代表大会,他受到与会代表们的爱护与重视,被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并担任副秘书长职务。

在负责岗位上,他仍保持“学生”态度,恭敬年长的工作人员,并虚心向他们学习工作经验,谦虚谨慎,团结友爱,颇获好评。

1988年被选拔为全国人大常委,参与国家大事的议政工作。同年又当选为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1990年当选为江西龙虎山道教协会会长,同年又当选为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理事。

1992年3月,中国道协召开第五次代表会议,张继禹被选为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并任《中国道教》主编。1998年在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会长,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近年来,又被选为中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江西省道教协会会长,江西南昌万寿宫主持等重要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