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中贡献是 郭大顺:红山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

2017-05-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世纪初期,日本人类学家.考古学者鸟居龙藏就注意到了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郊的那片褐红色山峦;1922年至1924年,法国自然科学博士桑志华多次

20世纪初期,日本人类学家、考古学者鸟居龙藏就注意到了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郊的那片褐红色山峦;1922年至1924年,法国自然科学博士桑志华多次到过赤峰,发现了2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30年,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永辗转到达赤峰,收集了一批新石器时期的石器和陶片;1955年,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尹达在他所著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里,首次将赤峰及周边地区发现的诸遗址称为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发现近百年来,随着东山嘴、牛河梁等一次次发现震惊世界,红山文化研究有哪些重大突破和进展?

日前,在辽宁师范大学召开的“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学术报告会”上,记者采访了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

牛河梁第二地点(未建保护工程前)。资料照片

郭大顺先后主持了东山嘴、牛河梁等红山文化重要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他对记者说:“1986年7月25日,《光明日报》率先刊发消息:‘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找到新线索,辽西发现5000年前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址。考古学界推断,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把中华古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而且将中华民族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如今29年过去了,以牛河梁规模宏大的坛庙冢遗址群为中心的红山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实证已经取得共识。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起源过程中,神权发达的红山文化是区域性的‘个例’,还是具有代表性和全局性的文化源头?是‘自消自灭’的‘断裂性文明’,还是与中华传统一脉相承、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连续性文明’?”一向出言谨慎的郭大顺特意告诉记者,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说:红山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

“直根系”之说

“直根系”是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在20世纪80年代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刚露头时,就明确提出的概念。所谓“直根系”,即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源头地位。它不仅具有初级文明诞生的基本要素,还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