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华湖北 湖北省工商业联合会杨玉华:进一步加大红顶中介清理规范力度

2017-05-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近年来,随着改革举措.社会转型的深入,中介组织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化解了政府和市场在某些公共领域内双失

    近年来,随着改革举措、社会转型的深入,中介组织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化解了政府和市场在某些公共领域内双失灵的尴尬局面,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基于现实需要行使公共管理权力的中介组织,在传统行政法框架下却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一些有着官方背影的“红顶”中介组织仍然通过形形色色的手续、关卡、资质、认证,蚕食着行政审批改革的红利。2016年,省工商联对我省涉企行政审批改革情况第三方评估显示,对《省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共128项)知晓度占20.1%,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改革感到满意的企业占25.9%。企业普遍认为,中介太少、瓜葛太深、利益太大、收费太高,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涉及到特定利益群体,改革推进阻力较大。反映的主要问题:

    1.变相指定中介服务。企业家反映,一些中介机构与审批部门利益瓜葛较深,审批时效和审批通过率与特定中介机构挂钩成为“潜规则”,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迫使企业只能接受指定的中介服务。大多数企业认为还不如交点钱给“红顶中介”,“钱到事办”。如,某企业申请消防验收时,消防部门提出要在钢结构厂房涂刷2厘米厚的防火涂料,按照现有技术标准根本无法达到,此事拖了两年时间,最后经人指点找中介机构花1万元就顺利通过验收了。如,某教育类企业反映必须加入全国的协会,在湖北投标还必须加入省级协会,每年都要缴纳不菲的会费。

    2.中介服务事项过多。在省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中,行政审批为73项,中介服务达128项,此外各级各类的中介服务,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企业认为,政府部门在审批过程中重流程,轻效果。一些部门把应尽的职责向中介机构“一推了之”,以此作为卸责的“挡风墙”;一些中介服务流于形式,甚至连现场都不去就出具报告。

    3.中介服务收费高。由于竞争不充分,中介服务收费标准过高。企业反映,利用房屋、土地进行抵押贷款时,中介机构按照评估资产总额的2%左右收费,且“年年评估、次次收费”。某农业产业化企业反映,企业的油茶基地申报国家产业发展基金(可享2000万元无息贷款),需要中介评估机构提交报告,其中环评机构开价10万元,最终谈定6.9万元;安全评估报告开价8万元,最终谈定5万元;环境检测所出具检测结果收费5万元,社会稳定评估报告5万元。同时,一些行业协会职能“变味”,某协会每年对行业内企业生产资质进行强制性年审备案,收取专家评审费、企业会费和高额的检测费。某行业协会强制销售生猪疫苗,由于没有接种效果,企业多数情况下自行销毁并重新采购。

    为进一步规范“红顶”中介组织运行秩序,我们建议:

    1.加大中介服务事项清理力度。对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除法律、法规规定的中介服务事项外,审批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申请人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服务,也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中介服务材料。现有或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不得转为中介服务。审批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主管的社会组织及其举办的企业,不得开展与本部门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需要开展的应转企改制或与主管部门脱钩。

    2.大力推进网上审批。建立湖北行政审批网,推行网上服务大厅模式,实现所有部门的权力事项集中进驻、数据资源集中共享、审批服务集中提供,省市县统一架构、多级联动,着力打造数据集中、服务集聚、管理集成的在线智慧审批平台,实现行政审批公开透明、便捷高效。

    3.推进中介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合理界定政府服务与市场中介服务的功能,取消无法律法规依据的中介服务项目,保证在改革过程中不再产生过多的中介服务需求,避免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转移或转嫁给中介机构。积极放宽准入、打破垄断,推动成果互认、规范市场,通过有序竞争,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4.提高监管的科学化水平。强化监管机构间的协调配合,统一监管的原则、标准、程序等,共享监管信息,实施联合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建立信用信息归集、市场主体年度报告、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综合运用大数据管理、信用体系管理等多种手段,提高监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