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地图 地图背后的秘密——伐商图成就西周大业

2017-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商朝灭亡禹夏王朝开始,帝辛和他的祖上不但迁九鼎于商都,完成王权的更迭,称雄于天下,而且立志图强,废除夏桀所有的暴政,给天下苍生以足够的希望与安康.之前,有人呈奉一幅亭台楼阁隐现云端.流水飞瀑穿行花木的图卷,帝辛决意按照图上所画的景致营造名为鹿台的皇苑.他要超越禹当年铸九鼎图而传世的豪情,用七丈之高的鹿台与神仙对话,和天地共寿,庇佑他永享王位.鹿台建造完成,天上的神仙并没有如约而至,天下的诸侯却不约而同造反,共同伐商.西伯姬昌攻城略地,把众多部落清扫干净.对外则招贤纳士,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

从商朝灭亡禹夏王朝开始,帝辛和他的祖上不但迁九鼎于商都,完成王权的更迭,称雄于天下,而且立志图强,废除夏桀所有的暴政,给天下苍生以足够的希望与安康。

之前,有人呈奉一幅亭台楼阁隐现云端、流水飞瀑穿行花木的图卷,帝辛决意按照图上所画的景致营造名为鹿台的皇苑。他要超越禹当年铸九鼎图而传世的豪情,用七丈之高的鹿台与神仙对话,和天地共寿,庇佑他永享王位。

鹿台建造完成,天上的神仙并没有如约而至,天下的诸侯却不约而同造反,共同伐商。西伯姬昌攻城略地,把众多部落清扫干净。对外则招贤纳士,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在姬昌部下称臣。

对内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使其领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并与后称武王的次子姬发在宝鸡蟠溪钓鱼台聘姜尚为军师,观星相断定商纣气数已尽,密切联盟诸侯,筹谋伐商大计。

帝辛恍然想到通晓地理天文的姬昌和心怀天下之图的禹何其相似。姬昌四处打问商都的地理物候,甚至有人看到他临地作图为戏,难道不正是窥探地形,利于他日攻伐之举吗?

但是,姬昌出师未捷身先死,姬昌的儿子姬发枕戈待旦,已为灭商纣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姬发伐商,意在全歼而胜,生擒帝辛,一战永逸。而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有一张攻伐商纣的地图。姬昌死前的确在搜集都城周边的地理河川,草绘成图,默记于心。

但姬昌的行走受制,所获取的信息有限,遗言给姬发伐商需有图。一张伐商图,既可实现全歼商纣的夙愿,又可减少伤亡,弘扬仁政的理念。武王姬发历时4年,收集情报,终于绘就伐商图。伐商大业的帷幕就此拉开。为得天帝相助,成就西周霸业,武王姬发先以凤鸣岐山为上天暗示伐商为由,召集天下诸侯,再以观测天象所知将发生日食,以天亡商纣为旗,发动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日食终于发生,黑翘翘的天幕蓦然无光。笃信上苍神灵的各路诸侯无不以武王姬发为首。姬发盟誓于天下,亲率战车三百乘,精锐武士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2月21日抵达孟津,与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部族会合,联军总数达4.

5万人,冒雨继续东进,从汜地渡黄河,兼程北上,至百泉折而东行。28日拂晓,联军进至牧野。《诗经》记载:“牧野洋洋,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

商纣大势己去,帝辛无奈之下只能返回朝歌,在无奈中登上那曾经幻想与天地齐寿的鹿台,裹满珠宝,点燃一把大火,自焚而亡,商朝正式灭亡。据说,姬发赶到鹿台时,还用“轻吕”击刺子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悬旗示众,西周王朝由此开始。

姬发赢了,所有人都相信,这是天意,这是凤鸣歧山的昭示。但姬发明白,赢得天下,是他父亲姬昌的苦心积业,多年准备;赢得此役,是那张伐商图知己知彼的奇功。尔后,他犒赏天下,依然以伐商图所标注的土地为底本,封赏群侯,并完善其图,用以歌颂伐商壮举。

1954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西周初青铜器底内刻铸的120字铭文中,发现了伐商图的记载。铭文有两处谈到地图,即“武王、成王伐商图”和“东国图”。

伐商图是中国历史有明确记载的军事所用地图,也是地图从远古时代的原始图形转向军事应用,并向土地、水利、工程拓展的重要标志。自此,地图以特殊的身份开始见证中华大地王朝更替、兴衰变迁的沧桑史。(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