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度的诗 周公度:北大里的泰顺人
泰顺县位于浙江最南端,与福建交界。这里群峦起伏,千峰叠翠,是典型的浙南山区。而她的名字却颇为安详平和,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建县时,寓“国泰民安,人心归顺”之意。
改革开放以来,泰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走生态富县之路,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可是,受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泰顺经济发展仍较为缓慢,特别是在旧社会,教育事业滞后,山村里能考上大学的学子更为凤毛麟角。而周公度就是当年从泰顺山野乡间走出,成为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授的。
周公度,原名周万引,1931年12月9日生于泰顺县泗溪头村(今泗溪镇西溪村)一个父亲为小学教师的家庭。9岁从当地小学毕业,11岁考上温州师范学校。1947年春考取南京励志中学高中。1950年考上华西大学化学系,1953年保送到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1992年退休。1992年秋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1993年访问美国普渡大学,此后继续在国内外讲学、著书。
长期以来,他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一路走来,认真专注地执鞭教坛,从事晶体结构和结构化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他发表的论文达100多篇,编著教材和专著26本。这些著作被许多大学采用做教材和参考书,并被国内外图书馆收藏。
美国国会图书馆已收藏他的著作十多本,他成为该馆中文科技图书著作最多的作者之一。他的《结构化学基础》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好评,被评为“91国优教材”,并被马来西亚大学陈晖教授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 在台湾出了繁体中文版, 该书现已出第4版, 成为国内最畅销的教材之一。
他与香港中文大学麦松威教授合著的《Crystallography in Modern Chemistry:A Resource Book of Crystal Structures》,1992年在纽约由Wiley-Interscience出版社出版后,倍受国际同行好评,还将该书誉为“珍宝盒子”、“一块宝石”、“最好的一本纲要”等。
他从1989年起为北大物理系开创了一门全新课程“结构与物性”,并为其编写了教材《结构与物性:化学原理的应用》。这本教材先后获得了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和麦松威及李伟基教授合著的《高等无机结构化学》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分别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和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出版, 国际晶体学会将它选作晶体学教材, 国内外许多大学和研究所用它作研究生教材。
他在化学领域被公认为学术著作最多的作者之一。1995年他获得国务院表彰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做出的突出贡献奖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1992年到2010年间, 被英国国际传记中心(IBC)和美国传记研究所(ABI)先后120多次提名为国际上有成就的名人。
泰顺县的廊桥很出名,溪水之上廊桥如同彩虹飞架,风姿绰约。在泗溪镇北涧桥桥头还有间廊桥文化展览厅,这是当地离休教师周万巩自费建立的,他是我们解读泰顺廊桥文化的活页书。我也是从周万巩老人口中知道他的弟弟周公度在北大当教授的。
酷暑的日子里,在北京大学的中关园我找到了周公度。今年喜迎八秩的周老师,身子骨硬朗,声音洪亮、笑容可掬,不要说一开口说话就是笑声,即使是不说话也是满脸春色。采访中,他送我他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化学是什么》, 在该书的后记和书签中写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他将先哲为鼓励读者勤奋刻苦学习所写的对联改了一个字,以“乐”字换“苦”字。此时我似乎读懂了他。他的乐,他的笑,表现的是他对人生和事业的豁达境界。
笑待人生,乐待人生。因此,退休了的他,仍不停地忙碌着,一直笔耕不辍。前些天刚从西安讲学归来。他告诉我,今年上半年的六个月,他连续出版了6本书,其中4本是教材重印,另一本是《化学辞典》再版,还有一本新书《化学是什么》,是他献给国际化学年(2011年)的礼物。
感激哥哥手足情
金:您离家多年了,但听您哥哥周万巩说,虽然你们都是耄耋老人了,仍是手足情深,恰似童年时。您最近一次回老家是什么时候?
周:那是2000年冬天,我看到家乡面貌今非昔比。我是原温州师范学院的兼职教授,她的前身是温州师范学校,是我的母校。如今母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对母校感恩之心没有变。在温州,我见到了仇炼翔,他是我在南京读高中时化学实验室仇雨祥老师的儿子,那时他年幼还未上学,现在从温州大学退休了,我们的相逢真是缘分。
金:听您说来,您是在南京读的高中,那您是什么时候离开泰顺的?当年从泰顺山野乡间走出来可真不容易啊。
周:是啊。1946年夏天,我从温州师范毕业,那时个子特矮,仅140厘米,看起来就像是小孩子,没有学校愿意聘请我当老师,因而只得回家砍柴、放牛。
当年秋天,父亲得知在南京国民政府做事的陶家伟托人回乡接亲属赴宁,便叫我随他们去南京。记得我是坐小木船沿着飞云江离开老家,经瑞安到温州,再坐船经上海去南京的。
我这个人得到了许多好人的帮助。在南京,没有地方居住,陶先生介绍我到他部下的宿舍打地铺。报考励志中学时,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但交不起学费,校长包鑑中爱才心切,把我的学杂费给免了。
为了解决我的伙食,校长还特地安排我在化学实验室整理药品、 清洗瓶罐,给我勤工俭学的机会,我在前面提到的仇雨祥老师就是实验室的负责人,他对我的帮助很大。记得冬天仇师母还给我做冬衣御寒。因而,我遇到仇炼翔时,还能叫出他的小名。
金:我听周万巩先生说,您当年报考温州师范学校时,是冒他之名去的,这是什么原因?有故事吗?
周:首先纠正你的“冒名”之说,一是不准确,二是有点贬义,这完全是哥哥为我做出的牺牲,是哥哥的善举,我至今仍很感激哥哥。
事情是这样的。我的父亲是乡村里的小学教师,在地方上有点名望。我才3岁多他就让我去上小学,他到筱村任教时,带上哥哥和我住校学习。小学毕业时我才9岁半,毕业证书上写9岁。当毕业证书送去盖印时,县教育科以为学校写错了,不肯盖。
要我到办公室笔试和面试,结果我的成绩不错,于是他们领我去见县长,我受到了县长的嘉奖。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小学毕业辍学在家。1942年初,父亲送哥哥和我进泰顺简易师范(今泰顺中学前身)读书,当时我刚满10岁,成了学校里年龄最小的在校生。
1942年夏天,抗战中的温州师范从平阳郑楼迁到了泰顺莒江。这是一所好学校,不但不要学费,还提供伙食,哥哥和我都去报考。但在报名时一位老师看到我毕业证书上的年龄,而且人长得又矮又小,不同意我报名。
大我两岁的哥哥与我同班,我的成绩比他好,他便让我用他的毕业证书去报名,参加入学考试,我被录取了,而他却失去了报考升学的机会。这完全是为了照顾我而牺牲自己, 是一种深厚的兄弟情谊,是一种品格啊!
勤杂工与化学结缘
金:您一辈子从事化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可是当年生活在浙南偏僻山区的泰顺,没有可能接触到化学, 您是受谁的影响而走上研究化学之路的?
周:我在励志中学上高中时, 校长包鑑中教我们班的化学课, 我又在化学实验室勤工俭学, 对化学课特别认真学习。1949年夏,我中学毕业时已和老家失去了联系,跟随学校到了桂林。校长包鑑中介绍我到成都去,他写了介绍信, 一封给我随身携带, 另一封直接寄给他当年东吴大学化学系的老同学何伟发先生。
何先生当时担任成都华西大学理学院院长。到了成都,何先生到美国深造未回,是何师母接待了我,她带我去找化学系主任徐维理先生, 他是一位英国人, 教有机染料化学。他帮我安排到化学系刚举办的漂染训练班中当一名勤杂工, 这时是1949年9月。要说我与化学结缘,就是从这时真正开始的。
我在当勤杂工的同时, 努力坚持学习。1949年末, 成都迎来了和平解放。翌年我考上了华西大学化学系。后来因院系调整,我转入了四川大学化学系。1953年秋大学毕业,由于成绩优秀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读研究生, 师从唐有祺教授, 我在他的亲切指导和培育下, 在结构化学和晶体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7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直至1992年退休,在北大教坛教了35年。
学海无涯乐作舟
金: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从您的人生轨迹也可验证这一道理。北大是令人向往的高等学府,我去北大漫步校园时有一种朝圣的感觉。我想,您在北大读研究生时一定很用功吧?您最早的著作是什么时候问世的?
周:是的,我从穷乡僻壤出来,常有贵人相助,但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材,最根本的是靠自己的努力。我从小养成每堂课之后立马在座位上过“电影”的习惯,使我的读书效率较高, 我对问题常常认真进行思考, 使学习效果较好。
大学毕业后, 我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读研究生,这给我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我从内心里感谢党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 十分珍惜它。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政治运动,其中也涉及到我,例如肃反运动时曾停止我研究生的学习,等待组织的审查, 我只能去刻蜡版、做晶体结构的模型。在这种条件下,我没有沉沦,仍是一如既往地乐观生活着,努力地学习和工作。
我的第一本著作是《晶体结构测定》。这是我于上世纪70年代给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所用的讲义, 经过整理修改, 于1981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颇受读者欢迎,第一次印刷5000册,一年之后又增印了5000册。
我的另一本书《无机结构化学》也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先后两次共印了一万册。有意思的是上世纪90年代,我到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参观发现了这两本书,他们还特地带我到书库, 我的这两本平装书都已加了硬皮封面,保存得非常好, 管理员让我在书上签名留念, 令我十分感动。
耕耘不息出华章
金:您在北大已经生活了半个多世纪,而且退休之后仍笔耕不缀,确实是退而不休啊。听说上世纪90年代您提出开设“结构与物性”课,获得学术界的赞同。这一成果对于您来说是不是最重要的成果?
周:其实这不是我最重要的成果。第一重要的是《结构化学基础》一书,这是我为本系大学生编写的教材。它不仅受到国内读者的喜爱, 在国际上也受到重视, 现在巳累计发行总数达27万册。你说的“结构与物性”应该是第二吧。
“结构和物性”课的创立有一段发展历程。在北大1989年教务长召开的春节座谈会上,我讲了“物理”是一门既要讲“物”,又要讲“理”的学科,而“物”就涉及到了物质的性质与结构,和化学密切相关。
这引起了北大物理学院院长的重视和兴趣,他邀请我做专题报告, 1990年和1991年相继为物理系大学本科生开设“结构和物性”选修课和必修课。1991年底,国家教委发文确定“结构和物性”为物理系本科生必修课。1992年《结构和物性:化学原理的应用》成书出版,供全国各大学使用。尽管我开创了一门新课程,但这只是外系的一门小基础课。
金:今年恰逢您八十大寿,我以家乡读者的名义给您拜寿了,祝您老身体健康,寿比南山。八十春秋的岁月,您能给我们说说您的人生感悟吗?
周:在我看来,人生就是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前进的,遇到困难要乐观对待,才能心情愉快。客观环境会有变化的,关键是自强不息。
人生如四季,遇到好的机会,就像春天里的牡丹一样争艳,而有不测时,仿佛是冬天,仍像梅花吐芬芳。
我曾经写过一首诗:喜看牡丹荷菊梅,四季寒暑显芬芳。艰难曲折人生路,耕耘不息出华章。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