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生:特朗普施政纲领中的“他山之石”
美国下一任总统特朗普及其团队近日发表并透露了执政以后的主要政策纲领,其中有一些好的设计,值得中国借鉴。海纳百川,方能成其大。中国的伟大复兴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要借鉴对我们有价值的东西。
在介绍我们可以学习的内容之前,笔者想先说说特朗普从中国发展过程中借鉴了哪些经验。特朗普的政策纲领,核心可以用他的竞选口号来概括:“使美国重新强大!”特朗普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吗?看样子真的有可能。为什么呢?因为特朗普抓住了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经济和军事。
在经济上,不知道特朗普是不是曾研究过邓小平思想,因为其本质上和邓小平的政策路线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全心全意谋求本国发展。一个国家要想强大,不搞好经济是完全没有希望的,经济是基础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因此,在政策纲领上对发展经济大着笔墨,成为特朗普政策的重中之重,这也算是发挥他的强项。
第一,要想富,先修路(这话听着是不是特别耳熟?)。特朗普总统要拿出大笔资金修筑美国的道路、桥梁,甚至是高速铁路等。据估算,用在这方面投资在5500亿美元以上。毫无疑问,特朗普的这个政策不仅将使美国现在的交通局面出现比较大的改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也将强力拉动美国经济的增长。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的老百姓倒是没找错总统人选。
第二,共和党的领导人,往往会在减税政策方面出大招,特朗普也不例外,他要把中产阶级两个孩子家庭的税率负担,从目前的35%,降到15%;税务种类从目前的7种,降到3种。除此以外,全民实行普遍降税,让税种更简单,增收幅度更低,以确保经济增长的目标。这将促使美国的海外资本的资金大量回流,弥补美国本土产业的空洞化,加大美国国内的投资量,促进美国国内的投资繁荣。
第三,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特朗普要增加美国过去十年里丢失的就业岗位,加强本土贸易保护政策,强力逼迫操纵汇率的国家改变汇率操纵政策,以促进其与美国实现贸易平衡。通过政策,促使企业愿意留在美国,以便增加美国的社会就业和政府的税收。
在汇率和关税方面,由于存在着国际机制和条约限制,特朗普不敢过于草率,这个方面的政策也会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慢慢展开,而不太可能刚一执政就同这些利益攸关的经济大国搞得剑拔弩张。同时,特朗普在贸易保护方面的政策也会有所收敛,因为美国的贸易逆差不单是汇率与关税的事情,也受美国经济自身因素影响。
特朗普如果强硬推行这些方面的政策肯定不完全占理,也将引起巨大的经济摩擦和经济动荡,对他自身的执政也没什么好处。
第四,在能源政策方面,大力利用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取消对页岩油页岩气开采的政策限制,为化石能源生产商提供港口、水域和土地租赁,取消对他们的生产限制。不仅要实现能源的完全自给自足,而且还要成为大规模净出口能源的国家,增加几百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也要大力保护环境,保持清洁空气,清洁水源。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以务实的经营与实干起家。他的经济政策也充满了务实的作风,中国发展也可以从中“取其精华”。
第一,中国要想保持经济适度快速的增长,势必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眼下,中国交通设施的改善,还有相当大的投资潜力。省会城市和一些人口多的地级市,交通设施还远未达到便利出行的程度,尤其是在还缺少地铁线路的城市。
另外,中国县城和农村下水道与自来水的普及率还很低,尤其是在下水道建设方面,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下水道设施几乎为零。如果能够把这一项惠民工程在全国普及的话,不仅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且也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惠及民生的一大善政。
对一些受西方经济学思想影响而鼓噪说“不可以长期依靠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说法,笔者并不赞同。在经济增长乏力的窘态下,再不加大投资力度无疑等死。投资依然是长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最有力的杠杆,不可以偏废。
第二,去产能不能简单粗暴。比如直接关闭掉过剩产能的企业,给职工一些补助打发下岗的做法,可能带来损害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长远的负面效果。地方政府在关闭过剩产能之前,一定要建立起新的产业、新的产能,以朝阳产业带动夕阳产业的转型。由政府和社会出面,通过对夕阳产业职工的培训,让他们在掌握新技能、新技术的情况下,实现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的平稳交接与转换。
第三,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税务负担太重,不实行大规模减税,中国的企业就没有经营出路,制造业就会日趋空洞化,国家的经济基础就会逐渐被架空。制造业依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好的制造业基础,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再发达,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很难经得起风雨。
2008年到2010年之间,美国遭遇严重的金融危机,与其本国制造业的空洞化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一定要避免重蹈美国的覆辙,坚决遏制制造业空洞化的趋势,在贷款和税收方面给制造业特殊的优惠政策,尤其需要鼓励那些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发展经济的根本,减少企业的负担,留住人才,留住企业,也才有利于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作者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博导,海外网专栏作者,文章转自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