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安访谈 访谈:笛安 用一生去接近我心中的那一点美
《南音》笛安 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
不久前,新生代作家笛安出版了其“龙城三部曲”之终结篇《南音》。从《西决》到《东霓》再到《南音》一路写下来,笛安得到了传统作家苏童、刘震云等人的赏识和热捧,展示了80后年轻作家的实力和崛起。同时,笛安的作品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南音》自年初上市以来一直高居全国图书畅销榜单。
苏童称笛安的叙述超出了他的预料和智商,而刘震云认为笛安流露出了大家风范。面对市场和传统作家的双重认可,以及读者对其作品的赞誉,笛安称她只想做“龙城三部曲”的写作者,执著于追求自己内心美的标准,外界的期许自然感激,但不是她首先会在意的东西。
写作就是构建一个“自成一体的世界”
笛安2008年开始动笔写《西决》,经过近4年时间完成《西决》、《东霓》、《南音》三部曲。笛安称这是她第一次尝试写作人物繁杂、结构缜密的系列小说,但是这个系列的写作起源却很自然,并非像其他作家那样构思多年才肯动笔。
笛安称,某一天她在学校的走廊里等着上课,外面的天空灰蒙蒙的,“郑南音”这个名字最先跳到她脑袋里,她觉得南音一定是个特别明媚的小女孩。紧跟着,“东霓”、“西决”几个名字也跳出来。“我想名字这么接近的人,一定得是有血缘关系的,这就成了‘龙城三部曲’最初的构思:一个关于血缘的故事。”
历经4年时间,从《西决》的平缓温暖,到《东霓》的酣畅尽兴,再到《南音》的毁灭和重建,笛安的小说的气场一直在变,给读者的阅读体验也在变。笛安称,小说叙述方式跟气场的改变是自然而然的,是三位主人公的性格和世界观决定的。
“一个作者一定要学会写不同的人、不同的口吻,这是我相信的事情。但是,我的风格一直在这三部小说里从头至尾地贯穿着。我写作所追求的东西很简单,就是构筑一个完整的世界出来,一个自成一体的、带着我的烙印的世界。”
其实,一旦一位作家终结了某个系列的小说,便会有读者和评论家出来作评价。而笛安却对这部被热捧的“龙城三部曲”保持平常心,认为它们只是写作的一次总结。“准确地讲应该是阶段性的总结,我在这三部小说里,尽兴地写了我一直以来擅长的东西,也尽兴地质疑了自己擅长的东西的合理性,我怀疑了自己的审美观,同时也把自己的探索记录了下来。”
笛安称,读者应该把这三部小说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她用4年时间写完的“龙城三部曲”让她可以有足够的信心再去写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因为自己内心那道屏障已经跨过去了。
《南音》是一场写作的革命
笛安在《南音》的后记中写道:“西决这个人就是我的理想。在《南音》里,我把理想砸碎了。”而对于读者来说,《南音》这部小说变得太苦、太悲伤,用词也太幻灭,因为笛安把前两部小说传递的深信不疑的信念毁掉了。为何会有这样的改变?
笛安称,4年可以改变很多事。对她而言《南音》是一场写作的革命,小说里的情节自然是虚构的,但是她厌倦了自己曾经一直在表达的那种温情主义,因为不能否认生活就是能残酷到所有温情都无力阐释的程度,所以她把《南音》写成一本荒芜的小说。
“但是我非常偏爱它。因为在这部小说里我尽我所能地书写了一种自己之前从没触及过的沉重的冲突,就是小说里西决和陈医生之间的冲突。对我而言,这其实代表了理想中的世界在现实中遭遇的种种破灭。”笛安觉得《南音》讲的就是一场两败俱伤的破灭,没有赢家,但是生命还在继续。同时,笛安深信所有小说都无非在写两件事——浩劫和劫后余生。
而这种破灭,表现在小说中,就是笛安让自己笔下最好、最有善意的人物西决去杀人。笛安称,作为小说中人物的同龄人,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在遇上坏事时,她心里的痛苦和体会一样多。
最大的压力来源于自己的内心
作为文坛名家李锐、蒋韵夫妇的女儿,笛安应该是一个“文二代”。而作为从传统文学刊物《收获》崭露头角的写作者,可以说笛安以青春文学作家的身份进入了严肃文化的范畴,甚至有人认为笛安打破了青春文学与严肃文学的壁垒。面对外界的这些评价,笛安称,她从来没有试过给自己“定位”,不管是青春文学作家还是严肃文学作家都没那么重要,两者之间也不应该有壁垒,她只希望读者记得她是《西决》、《东霓》还有《南音》的作者。
“记得这个,比什么都好。其实我最大的压力永远来源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期待和怀疑,比如现阶段,我最在意的是我要写出来那种我认为‘对’的小说,眼下我只是在模糊中接近它,还并没有完全抓住。”笛安称,无论外界怎么评价自己,在她执著于自己内心的标准的时候,外界的期许自然感激,但不是她首先会在意的东西。
“龙城三部曲”被市场认可,可能与笛安塑造的一个大家庭的理想生活有关,而这种理想正好契合了当下读者的追求。作为阅读市场的宠儿,笛安觉得有这样的环境是挺幸运的。“其实我觉得良性的市场应该是这样的,作者用心地自由地创作,出版方尽可能地为这个作品在市场上找到正确的路子。我并不是说市场和作者本人的诉求没有矛盾冲突的地方,肯定有,但是市场和‘纯文学’的关系也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一分为二的对立。”
被众口一词地颂扬才是真正有问题
笛安称,同龄作家的东西她看得不多,但是非常喜欢作家落落的散文。笛安认为,80后的作者特别看重个人的体验,他们的小说最基本的切入点是“个人”。“80后作者的小说的灵魂通常都是‘个人’,而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群体。这种放大了的‘个人’到底好不好,可能见仁见智,但是我觉得这也是很独特、很有价值的东西。”
正是因为这种创作中最大化地放大“个人”的情感和写作意图,笛安的作品也得到了一些读者的恶评,认为她的作品繁赘、像个人的呓语。笛安称,其实她对读者的评价早已免疫,读者对作品有恶评也是自然的。“在现在这个时代,一个人被众口一词、没有异议地颂扬的时候,才是真正有问题。
何况,就算是批评,绝大多数读者都是针对我的作品而言的,我觉得只要真的看过作品,哪怕是到网上去骂,只要不是很无聊地在骂我这个人,都可以视为交流方式的一种。”
笛安称,其实很多时候若是遇上恶评,她会惊讶原来人和人的思考方式和世界观这么不同,仅此而已。她不会一看到尖刻的评价就反思自己,若那样也不可能写这么久了。至于读者怎么理解作者的作品,那本来就不是一个作者能够控制的事情,误读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至于接下来的写作,笛安希望写一本跟之前不一样的小说,希望自己能竭尽全力地在小说中探察心灵的处境,希望用一生的时间去接近她心目中的“美”的标准。“热情偶尔会遇上困境,但是不会熄灭。生活的境遇肯定会有起伏变化,但我会一直写下去的。”
作家简介
笛安,原名李笛安,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生于山西太原,曾在法国留学。2003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姐姐的丛林》,2004年《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刊登了她的长篇《告别天堂》。代表作有:《芙蓉如面柳如眉》、《告别天堂》、《西决》、《东霓》、《南音》。
现在网读书在线阅读笛安所有作品:点此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