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抗先老伴 走近广东好医生骆抗先——与病人肝胆相照的“网红”骆老
“从医过半个世纪,在临诊中接触众多乙肝患者,对其健康和精神上所受的折磨感同身受。当前,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误导了许多患者,使其蒙受经济的损失、甚至延误了合理的治疗。我早过古稀之年,虽已力不从心,但责无旁贷。”
这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骆抗先(见右图),在2006年11月14日开通博客时写下的话。那一年,他75岁。为了服务广大乙肝病友,早已功成名就的他从零开始“触网”,写科普博客解疑释惑。10年来,博客访问量超过1100万,位居新浪博客健康总流量榜第17名,网友亲切地称他为“网红骆老”。
如今,85岁高龄的骆抗先仍坚持每周出三次门诊;坚持每周更新博客,为乙肝患者指点迷津;坚持了解乙肝临床科研的最新动向,带领学生团队开展科研攻坚。
肝胆相照,生命相托。为了尽早摘掉我国“乙肝大国”的帽子,为了帮助更多的病人,他一直默默奉献。他说:“我要把剩下的生命都留给病人。”在他的身上,体现着一名老党员、老军医的坚定信仰与宽广情怀。
每天早到晚退1小时
为病人“精抠细算”
每天上班早到1小时、晚走1小时,这是骆老几十年工作形成的习惯。凌晨2时许,骆老就早早起床,开始读文献、写博客。在自家书房伏案工作到6点多钟,他便打着手电筒出门上班了。
一些患者未到7点就来到诊室等候,看见骆老打招呼:“您这么早就来了?”没想到骆老却说:“医生是为患者服务的,应该比你们来得更早才对啊!”
慕名找骆抗先看病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为不让他们白跑一趟,他不仅早到还晚走,每次都要看完全部挂号病人,往往中午一两点才下班,全然不理会助手的提醒和家人的催促。
一天临近下班时,骆老无意间看到一对夫妇在诊室门口张望,却徘徊不前。原来他们来晚了,没挂上号,又估计骆抗先要下班吃饭了,于是就没敢进来多问,准备离开。
骆老看到后,二话没说把他们叫进来,当即开始诊治。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是今天看不上,又得花冤枉钱,说不定还延误病情,是不是?”一席话说得夫妇俩感动不已。
护士长告诉笔者,骆老早到晚退几十年如一日。如果按照每周三次门诊计算,早到、晚走1小时,62年里他比别人多工作17856个小时,相当于义务工作2232天,多工作了6.2年,多诊治病人10多万人次。
为病人省钱,是骆抗先最在意的事情。他是出了名的“精抠细算”,经常询问病人的花费,比如来广州的车费、住宿费等,认为花多了就会皱眉头。他选择的诊疗方案总是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从来不开一张大处方、大检查单。对家境贫寒的患者,他会告知复诊时不要挂专家号,普通号就行。
骆老不仅想方设法为患者省钱,还经常掏钱给困难患者。去年8月,住院部来了一位产后急性黄疸的病人。他去病房看到病人因为欠费用不上药时,二话不说带头捐出了身上所有的500块钱,还对医生们说:“人生在世,谁个没有困难的时候啊!”医生们被他的爱心感动了,纷纷解囊相助。病人终于及时用上药,老爷子才深深舒了一口气,清瘦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从医62年,骆抗先始终坚持患者至上、以诚待人,救治了数十万乙肝患者,从未发生医患矛盾和纠纷,被患者亲切地称呼为“骆爷爷”。
每看完一个病人,骆抗先都会起身将病人送出诊室,然后站在诊室门口招呼下一位病人。这成了骆老门诊区一道独特的风景,“我这样做,一来可以活动一下身子,二来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平缓一下大家等待时焦急的情绪。”他说。
仁心柔肠对患者
开出“爱心处方”
患者都说,骆老是一位值得以性命相托的好医生,有着一副悯人济世的仁心柔肠。
湖北武汉36岁的刘女士深有体会。三年前,她患有肝硬化,还对常规治疗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但她非常渴望能当上母亲。夫妇俩到多家知名医院求医,都说风险太大了。后来,他们找到了骆抗先,连续几周周六从武汉来广州,恳求骆老为他们圆梦。
“好,咱们一起来努力,试试吧!”看着刘女士期盼的眼神,骆抗先答应了。可刘女士并不知道,老专家承诺的背后是多大的担当。高龄肝硬化病人妊娠会加重肝脏负担,加速病情恶化,流产率、早产率、围生儿死亡率都会高于正常妊娠,更容易出现肝性脑病、腹腔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稍有不慎,性命难保。
为了节省经费,骆老建议刘女士在南方医院附近租间房子住下来,自己则当起了贴心的“保健医生”,密切关注她的生理反应,分析各项指标数据,不断调整药物剂量,边观察边治疗。
经过医患双方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刘女士创造了奇迹,终于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婴。她激动地拉着骆老的手恳求:骆老,请您做孩子的“干爷爷”吧!
乙肝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种,不少乙肝患者饱受歧视,心理压力很大。对此,骆抗先采用自己的独特方法——开“爱心处方”。他说,医生的认真倾听和真诚鼓励,能消除初诊患者对乙肝的恐惧心理,这对他们战胜疾病非常重要。
两年前,在东莞打工的江西青年小蔡体检时发现患有乙肝。工友们怕被传染,都刻意与他保持距离,在工作中还排挤他。小蔡辞职后四处求医,只要看到“乙肝转阴”的广告都去尝试,两年下来,积蓄花完了,病情却一点没好转。小蔡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一次偶然机会,他在网上看到了骆抗先的介绍资料,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骆老。骆抗先花了20多分钟听了小伙子的倾诉,耐心地对他进行了乙肝的科普介绍,打消了他“有病乱投医”的念头,接着告诉他治疗慢性乙肝要有“长治久安”的思想准备——通过长期规范治疗,达到长久健康平安的效果。
小蔡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了。此后小蔡每次复诊,骆抗先都会问问他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鼓励他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乙肝。经过精心治疗,小蔡的病情得到很好控制,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骆老的仁心大爱也赢得了患者们的一致尊重,他的候诊区总是秩序最好的。看到骆老不能按时下班,一些患者会悄悄地为他送上一瓶矿泉水、一个苹果、一个盒饭……60多年里,骆老在数十万患者心中,筑起了一道“仁者大医”的丰碑。
75岁高龄开博客
成为“网红”专家
现在,越来越多患者从网络搜索疾病相关信息。然而,网络信息浩如烟海,难辨真假,不少求医者因此上当受骗,耽误治疗。在纷杂的信息世界里,有一股“清流”,那就是骆抗先10年来坚持更新的科普博客。
作为我国乙肝治疗领域的“泰斗级”人物,骆抗先的125万字专著《乙型肝炎基础与临床》是专科医生们不可或缺的“乙肝字典”,但普通病人却看不太懂。10年前,一位患者看到了这本书,向他建议:“您一天门诊只能看几十个号,如果能够利用网络开博客,就能帮助到更多病人。”那时,骆抗先已75岁高龄,但他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没学过拼音、不会打字的他,抱着“要为更多的病人服务”的念头,向学生求助,从零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开通了“骆抗先的乙肝频道”博客,成为最早的一批博客用户。
一开始让学生帮输入,后来考虑到年轻人工作忙,他硬是自己学会了用自然码录入。年纪大了,白内障越发严重,他还每天“钉”在电脑前,一干就是几小时。
大多数肝炎病属于慢性疾病,病程往往持续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在骆抗先看来,比看门诊更重要的是教会病人如何早期发现、预防、饮食、保养、服药,避免使用肝毒性的药物等,而他的博客正是乙肝患者心中的抗病宝典。
为了不误导患者,骆抗先每写好一篇博文,都要先“放一放”,确定观点无误、文字准确易懂才正式发布。为了解患者最关注的内容,他还坚持看门诊,并不时地引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他总是认真回复网友评论,每篇博客文章一般回复30条评论,回复内容全是“干货”。
他就这样坚持了10年——每周更新文章,电脑都用坏了两三台,因为老打字,常穿的旧毛衣肘部都磨出了大洞。10年来,他发表了近400篇文章,博客访问量超过1100万,在新浪博客健康总流量榜排名第17,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受益的患者不计其数。
有网友说:“每期他的博客必看,如果我早点认识骆抗先,一定会少走弯路,更不至于治疗那么久。”
骆抗先心里装着的,是所有的乙肝患者。想到一些患者无法接触网络,他3次将博客文章集结成书出版,还以科室的名义买下1000本书,寄往全国的偏远地区,让无法上网、没钱看病的农村患者也能了解相关知识。同事笑称,他是“互联网史上年龄最大的博客出书者”。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李秀婷 通讯员 李晓姗 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