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个人资料 刘斌家产被马蓉闺蜜搬空 演员刘斌个人资料背景揭秘

2017-10-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最近演员刘斌因为年轻的妻子把家产搬空而上热搜,刘斌的妻子还是马蓉的闺蜜哟,刘斌离婚案,这还真和王宝强离婚案有极其相似之处,难怪网友会调侃说马

最近演员刘斌因为年轻的妻子把家产搬空而上热搜,刘斌的妻子还是马蓉的闺蜜哟,刘斌离婚案,这还真和王宝强离婚案有极其相似之处,难怪网友会调侃说马蓉应该去办个培训班。这事先说到这,我们先来了解下演员刘斌个人资料背景。

刘斌个人资料

中文名:刘斌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

星 座:白羊座

身 高:178CM

体 重:90KG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61年3月30日

职 业:演员

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

代表作品:海马歌舞厅、黑洞、大宅门、永不瞑目、危险进程

生 肖:牛

刘斌背景

1980年秋,刘斌就读中央戏剧学院。他没有想到,他所就读的"中戏80班"成为一个特殊群体,成为一个艺术现象,在中国文艺表演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戏80班"的故事可以写成一本书,实际上,已经有这样一本书了,这就是上文提到过的张仁里著的《启程》。

该书以"考场记事"、"表演四题"、"五在战役"、"姜文现象"、"我的心得"等内容为线索,配以五十余幅珍贵照片,详尽地回顾了班主任张仁里老师与这个人才济济的优秀班级共同"从零开始"走向辉煌的教学历程。

"中戏80班"有17位同学,其他16位分别是:姜文、丛珊、吕丽萍、岳红、江澄、刘晓宁、曹力、仇晓光、郝光、贾玉兰、高倩、王晓燕、余俊武、薛山、杨利山、李一哲等。

在这浓郁的艺术氛围中,刘斌除了认真学习基本功外,还随时随地观察生活,有一次,他在公园里看到一个患轻度脑血栓的人为了恢复健康而勤学苦练。他从中受到启发,自编自导自演创作了一个小品《晨练》,深受好评。刘斌还创作了一个小品《见面之后》,故事讲述的是,刘斌经人介绍去相亲,对女方非常满意,回到家母亲着急地问对对方的感受。

刘斌心里美滋滋的,但就是不愿意说出口。母亲越着急,刘斌越不愿意说。刘斌为了表达心里那种开心的感觉,特别设计了回家的路上专门走了一个横"S"形,表达了内心乐滋滋的心情,走"S"形也无疑延长回家的路,有利于感情的充分表达。

面对母亲的问,说好也不好,说不好更不行。而且,还不知道女方的意见呢。刘斌只能保持沉默。这个小品又受到了老师的肯定。

老师还认为一些戏剧片断联系无法充分发掘刘斌幽默的潜质。为此老师特地让刘斌练习演《司加班的诡计》中的西勒菲斯特一角。这人大智若愚,似拙实巧,每次都能在危险处化险为夷。刘斌一上台,就把大家逗得笑疼了肚子。老师惊呼:"这个角色非刘斌莫属,他就是有幽默潜质。"

1984年,小品《卖花生仁的姑娘》被选入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这也是小品首次进入电视。而像这样水准的小品,刘斌的班有200多个。他们还特地组织过一台小品晚会,在北京巡回演出,很受欢迎。我除了演出外,还负责外联,每场演出都要去看场地和灯光。

在排练《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片断的时候。大家都剃了头,穿上农民服装,个个都像农民。可我白白胖胖的怎么弄都不像。于是,我带着大家去了去公共浴室洗澡,结果浴客们都认为是我这个城里人带着一群农民来洗澡。刘斌豪爽仗义的性格在学生时代已经初露端倪。当时大家经常感觉吃不饱。刘斌就隔三岔五地带着同学回家加餐。而当时物质匮乏,当刘斌和几个同学饱餐一顿之后,留给父母的却所剩无几了。但父母一直赞许刘斌这样做。

中表80班组织了四台毕业大戏。《家庭大事》、《司加班的诡计》、《原野》和《饥饿海峡》等四台大戏。其中前三台一连演了20多场,场场爆满。而《饥饿海峡》则因其中涉及妓女不准公演,刘斌主演妓院老板。刘斌告诉记者:"当时电影有内参片,而《饥饿海峡》居然成了全国第一步内参戏。连演20场,场场爆满,许多人辗转托了关系向我要票。"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1984年,"中表80班"17位同学最终各奔东西。但形散神不散,"中表80班"永远存在。刘斌说:"我们现在还经常聚会,只要说老同学聚会,只要在北京,无论怎么忙,它们都会想方设法赶去。无论社会地位多高,架子多大的人,一进屋,关上门,马上都回到了20年前的中学时代。"

1984年,刘斌分配到了中央电视台,工作是文艺类主持人。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单位和职业。但对于刘斌来说,也许是在中戏一直受"拒绝触电"的教育,也许他觉得只有戏剧才是艺术的观念,刘斌很快就离开了中央电视台。

他的理想的火焰全部为戏剧而燃烧。

他想着去美国深造,学习戏剧。但老师告诉他:"美国不会有机会让你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留在这里,无论是戏剧还是影视,都会有一席之地。"

刘斌打消了去美国的念头,想在国内演戏。但此时内地戏剧陷入了低谷,剧院里几乎没有人看戏。继续演戏的梦想也破灭了。刘斌成了演艺个体户。他的组织关系起初存在中戏,后来就干脆放到人才市场。刘斌也许是最早的演艺个体户。那一段时间,刘斌骑着个自行车到处逛,他演过戏,学过摄影,学过画画。但一切都率性而为。虽然没有太多的经济收入,但他坐车用月票,骑自行车,没有太多的开销,倒也不太窘迫。

父母看到儿子没有一个正经工作,心里发慌,觉得这样下去总不是个事,但却也爱莫能助。而斌刘则甘之如饴,父母也不再操心。刘斌这段时间除了演戏之外,就是广交朋友,他会和同行在一个颇有情调的咖啡馆里聊天,也会和民工光着膀子在四合院里打牌。

刘斌所接拍的第一步电视剧时,中国的电视剧刚刚起步,但有渐成热门之势力。

这一年,中戏骨干教师林兆华、熊源伟联合执导了一部有关沧州武术故事的电视剧,请刘斌参演。

进入剧组之后,刘斌发现,他太适合在影视剧组"上班"了,没有太严明的纪律,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玩玩就把活干了。"接着我拍了很多电视剧,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挣的都是散碎的银两,因为电视还没有真正普及到千家万户。"

1988年,刘斌在谢飞执导的电影《本命年》饰演一位警察的角色。最初的剧情是,姜文是劳教释放人员,而警官刘斌无私地关心帮助他。如姜文在饭店酗酒闹事,刘斌把姜文劝回家,悉心教导,而且自己垫钱替姜文赔偿损失。总之,刘斌所演的警察是"雷锋式"的。

刘斌的戏份并不多没,但他却专门去找警察、法官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告诉刘斌:剧本中的故事现实生活中不太有,一个劳教释放人员还要惹事,这种人不给他送回去已经不错了,警察哪有闲心去管其他事情?该训斥就训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对这种人怎么能够有好脸呢?

那时的创作气氛非常好,姜文在刘斌家住了好多天,不分白天黑夜地研究角色。刘斌回到剧组,最终得以实现自己的想法,于是《本命年》中有一个真实、精彩的警官形象。1990年,《本命年》获第13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四十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本命年》初步展现刘斌的实力。1991年,电视剧《海马歌舞厅》依然请刘斌主演一名警察。穿上警服的刘斌形神兼备,连一些剧组的工作人员都误以为刘斌就是警察,以致休息时都不太愿意跟刘斌多说话,因为他们对警察有点敬畏和抵触。拍了10集之后,因种种原因,《海马歌舞厅》大换血,一切推倒重来,由刘斌和陈小艺主演"海马歌舞厅"老板和老板娘。

刘斌阴差阳错当上主演,没想到几乎成为该剧的代名词。1993年,《海马歌舞厅》发行到全国31个省,当年全国只有八个电视台,但那段时间,一打开电视,至少有三个台在播《海马歌舞厅》。有意思的,也许主题曲和片尾曲有"何不游戏人间"、"管它虚度多少岁月"等"不积极向上"的思想倾向,某电视台却无法割爱,决定只播出内容,不播出片头片尾。这种掐头去尾的播出方式当真空前绝后。

回顾此剧,刘斌说:"《海马歌舞厅》尽管许多人说该剧已经很不错了,但还是有许多自己的看法。编剧集中了王朔、莫言、余华、苏童等全国26名中青年作家,剧本写得不错。但是,缺乏一位专门的编剧来最后统稿,因此全剧风格不统一。如,梁天演的汪蒙,北方作家笔下是‘蒙子’,南方作家笔下则成了‘阿蒙’。像这类情况我们只好依靠边演边调整。"

接着,刘斌先后在《辩护律师》、《无雪的冬天》、《男人离婚》、等电视剧中有出色的表演,但最终没有走红。

许多人劝刘斌,你在演艺圈内外有那么多朋友,何不有话筒就说话,有电视剧就上,先混个脸熟再说。但刘斌给自己定了几个规矩:坚决不接烂片,也尽量不接不适合自己的角色。

中表80班17位同学中有不少早已走红了:姜文早已经走红了,丛珊也走红了,吕丽萍也走红了。还有许多刚出中戏校门的演员也很快走红了。面对同学早已经走红的情况,刘斌说:"没有什么感觉,我太容易知足了,一般情况不会着急上火。"

诚然,面对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文艺界,刘斌所能做的只有一个字:等。

他要等一个好剧本,他要等一个好角色,他要等一个好的创作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