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为什么怕叶剑英 粟裕为什么最怕许世友的原因 许世友文革中为什么没被整因毛作保

2017-07-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粟裕大将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革命家.他不是元帅,却是毛主席极为倚重的方面军统帅,屡屡被委以征战重任,堪称与蒋介石争天下的"杀手锏

粟裕大将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革命家。他不是元帅,却是毛主席极为倚重的方面军统帅,屡屡被委以征战重任,堪称与蒋介石争天下的“杀手锏”,被誉为“当代白起”。连国民党悍将胡琏晚年都由衷感叹:“土木不及一粟”。

据杨尚昆回忆,在七战七捷之后,毛主席就称赞粟裕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而且对一些重要战役,“毛主席常说,发 电报征求一下粟裕的意见”。 1949年9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 安 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毛主席回身拉上朱 德,又越过许多党政领导,拉上了粟裕,加上贺龙一起为纪念碑铲土。1961年9月,毛主席接见蒙哥马利元帅。蒙哥马利称赞毛主席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 神,特别是淮海战役不可思议。毛主席很谦虚地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划时代的伟大人物,被世界称为“巨人中的巨人”,他如此倚重粟裕,可见粟裕的优秀和卓越。毛主席为啥一再“高看”粟裕?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一是“谋略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远谋自有深韬略”。粟裕同志堪 称这样的人物。他长期在一线指挥作战,善于独立思考,讲真理不讲面子,时常犯言直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对党中央提出南线我军外线出 击和华野一兵团跃进江南的战略方针提出异议,斗胆直陈,请求留在江北打大歼灭战,最终打出了七战七捷、豫东战役和后来的淮海战役。令人钦佩的是,当时粟裕 同志提出异议的两个战略方针,都是在战局转变的关键时刻,而且都是由毛主席亲自提出,五大书记一致同意,战区主要指挥员一致拥护的,已经转变为作战指令下 达。

在这样的情况下,粟裕同志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没有缜密独到的战略思想,没有力排众议、坚持真理的恢宏气魄是做不到的。

二是“歼敌多”,摧枯拉朽,所向披靡。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威名大震。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 会兵后,毛主席明示:“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负责。”粟裕不辱使命,相继成功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等战 役。

1948年5月,粟裕被任命为华野代司令员兼政委,实际上成为华东战区最高指挥员独当一面,旋即又指挥了豫东和济南战役。之后的淮海战役则是粟裕的巅 峰之作。据军史资料,在解放战争中,第三野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45余万人,而同期****领导的第四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为180余万人。

三是“担重任”,不避艰险,上演活剧。在解放战争中,陈、粟麾下的华野,面对的敌人数量最多,装备最为精良, 战斗力最强。粟裕不避艰险,勇当大任,纵横驰骋,精心运筹,不断寻找、创造战机,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叹为观止的活剧。

1947年,蒋介石对我山东根据地和解 放区实施重点进攻,双方在孟良崮展开争夺战,华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全歼国民党军“王牌中的王牌”整编74师3万余人。后来毛主席曾对粟裕说:“孟 良崮一役,全歼74师,击毙敌酋张灵甫,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第二个就是我。

”解放战争的第一年是我军最困难的一年,据当时延安总部公布的战绩 统计,1946年7月到1947年7月,解放军全军歼敌正规军46个完整师,其中华东歼灭了29个,占63%。

解放战争中,粟裕与叶剑英、许世友。面对敌人杀得性起,就不计后果袖子一卷扬起大刀就冲,或光起膀子端起枪就上,他自己的命都不当回事了,他还管其他战士的命?他这种身先士卒的行动在战场上能够起到振奋斗志的表率作用。

说许世友将军是一位优秀的战斗指挥员而不是战役指挥员,也许有人不服气。那么,我们看看,许世友将军经历的哪一场战斗是战役级别的?当然,许世友将军是经历了一些战役,但这些战役都不是许世友将军谋划指挥的。在一些许世友将军独当一面的“战役”中,如果没有战区指挥员的运筹帷幄,许世友将军不但没能取得胜利,还可能被敌军引诱吃掉了。有人对许世友将军在孟良固战役中的抗命和率电话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