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的故事 关于竺可桢的成长故事
竺可桢从小就十分喜爱学习。5岁时竺可桢已能识字千余,父亲把他送进了镇上唯一的一所小学——敬义小学,不久,又聘私塾先生在家启蒙。不到两年,"三字经""神童诗""千字文"之类的读本,已远远不能满足竺可桢的求知欲,于是他向同学和乡邻借各种线装书籍来读。
有一天晚上,哥哥竺可材教弟弟写作文,小可桢写了一遍,觉得不好,便重新再写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写,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了才停笔。待他们上床休息时,公鸡已经打鸣了。嫂子埋怨可材,弟弟还小,不应该对他要求这么严,累坏了身体可咋办!可材辩解说:"哪里是我逼他熬夜呀,是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写不好不肯睡觉。"
竺可桢不仅特别喜欢学习,还喜欢动脑筋。雨天,他喜欢趴在窗前或蹲在屋门口看下雨。
有一次,他聚精会神地蹲在门口数着从房檐上滴下的雨滴,数着数着,突然发现门口的石板上有一排小坑,水滴落下来的时候正好落在坑里。他觉得奇怪,立即跑去向母亲请教。"你问得好,这就叫‘水滴石穿’,那一个个小坑就是被雨水滴成的,你别看一滴水没有什么厉害的,可日久天长就能把石板滴出一个小坑来。
"母亲把话锋一转,又循循善诱地教导,"孩子,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成就的。"竺可桢点了点头,牢牢地记住了母亲的话,学习更加勤奋了。从此,"水滴石穿"这一格言成了竺可桢的座右铭,伴随着他从绍兴的家乡小镇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竺可桢小学毕业时,他的才学在同龄人中是一流的。然而,他的个子却又瘦又小。有一天,在教室的走廊里,迎面走过来几个同学,在经过竺可桢身边的时候,几个人嘻嘻哈哈、挤眉弄眼。
其中一个人大声挖苦道:"这副小身材,一遇台风就要被吹上天。"
另一个接着大声说:"好一个可笑的小矮子,我估计他活不过20岁。"
听到这些话,竺可桢十分气恼,真想走上前去狠狠地回敬他们几句,可转念一想:谁叫自己长了这么一副单薄的身子骨呢。要想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就得有一个好身体。
"对,男子汉想到就要做到。"
竺可桢连夜制定了一套详细的锻炼身体的计划,还写了六个大字:"言必行,行必果",贴在最明显的地方,时时地提醒自己。
从那以后,竺可桢便闻鸡起舞,每天天一亮就从床上爬起来,到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即使遇到大雨天,也从不间断。
小竺可桢凭着自己的勤奋与好学,凭着自己的意志与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敬业是谋生活的一大秘诀,工作即是磨练一个人的品性和能力的难一途径,实不一定要看到显着的成就,才算获益。
坚持不懈爱记日记的竺可桢
每天记日记,是他的嗜好,他一生记了厚厚的几十本日记。除了1935年以前写的日记在抗日战争期间丢失以外,从1936年1月1日到他去世的前一天——
1974年2月6日,共38年零37天,日记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全部完整地保存着。
翻开竺可桢的日记,可以看到,在每天的正文前,都记载着当天的天气情况,比如天气阴晴啦、风向风力啦。还记下花开花落啦、春去冬来啦,等等。这些日记竺可桢可不是随便记的,
他把这些是当作一项科学观察的工作来做的,非常认真、细致。
建国初期,竺可桢在科学院院部工作,家住北海公园北门附近。虽然当时他已年近花甲,但却拒绝了组织上派车接送他上下班的照顾。因为他需要用身躯去感受大自然的阴晴冷热。
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位老人早晨从公园的北门进来,南门出去;傍晚又从南门进来,北门出去。他就是竺可桢。
竺可桢上下班步行穿过公园,不是像游人那样悠闲自得地观赏公园里宜人的景色,而是对公园的景物做确切而又仔细的观察:
哪天柳絮飘飞、哪天北海结冰、哪天春燕回归、哪天丁香花开?回家后,就在日记上认真地记载下来。这一习惯,一直保持了几十个年头。
有时候,竺可桢因出差或有事耽误,就动员老伴、女儿,甚至邻居家的孩子帮他留心观察,详细记录。
这些平凡的科学观察工作,几十年来,竺可桢丝毫没有放弃过。就是这些平凡的记录,为竺可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为他的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去世的前一天,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到气象预报时,还躺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握住笔,记下:"晴转多云,东风一至二级?"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日记。
成功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平时不断积累的结果。竺可桢38年如一日,记下了几十本的气象笔记,他这种个性中的坚持性,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